批判社區心理學
批判社區心理學 (英文:Critical Community Psychology)是一個新的領域,主要為「批判心理學」(Critical Psychology)與「社區心理學」(Community Psychology)的結合體。換言之,從而開啟社區心理學家獻身於基進(radical)與解放(liberation)相關實際行動。[1][2]
批判社區心理學的發展背景
- 從社區心理學相關文獻回顧來看,目前已非常少關注在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倡導(advocacy)、社會改變運動(social change movements)、貧窮與反貧窮組織(anti-poverty organizations)、草根社區組織(community organizing)、人權(human rights)、永續社區(sustainable community)經濟發展與社會政策(social policy)等,尤其是政治面向與相關動力方面。[2]
批判社區心理學的重要元素
元素 | 實務意涵 |
---|---|
一個公正社會與其基本價值 | 公正的社會包含正義、社區與組織工作(stewardship)等三個基本價值,社區心理學的實務取向應具備這些條件。 |
生態隱喻(metaphor) | 當社區心理學家看到人們對社會經驗與解決的相關解釋,同時又能洞察出其背後所隱含的動機與目的。 |
全系統(whole systems)觀點 | 社區心理學只要能辨識出系統觀點的內在矛盾,就可能提昇系統的一些支持作用,以利協助人們找出被壓制(oppression)的原因。 |
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 基進(radical)的社區心理學實務工作應致力於科際間的整合,以瞭解有關壓制(oppression)是如何產生與維持,並提供做為一個適當行動的依據。 |
人與系統之間的辯證(dialectic)關係 | 社區心理學或許可以提供機會去人們的創造力與判斷的潛能。 |
人的意識(consciousness) | 社區心理學必須盡可能地深入人群,並且與其共同參與,以挑戰現況與實現社會改變。 |
批判社區心理學的介入策略
介入策略 | 內容說明 |
---|---|
透過教育推展批判意識(critical consciousness) | 社區心理學家能夠致力於發展辯證(dialectic)關係,使提昇團體的覺察(意識化)(conscientization),並產生改變的可能性。社區心理學家必須願意分享他們的「專家」的想法,且保持開放的學習態度。 |
創造新的社會關係形式(新的社會情境) | 社區心理學家能促使有共同利益的人結盟在一起並協助其連結到其他更多的改變力量。 |
結盟與與反對系統(counter systems)的發展 | 社區心理學家可以致力於發展結盟,以挑戰目前現況,並建立反對系統,使成為廣泛的解放(emancipation)社會運動中之一部份。 |
導引心理學到另一個方向 | 社區心理學家有機會將心理學的知識與專業運用在解放的方式之中,例如使相關概念與實務能容易獲得,並且發展成參與式的工作關係。 |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批判社區心理學 |
- 批判心理學 (critical psychology)
- 批判社會心理學 (critical social psychology)
- 基進心理學 (radical psychology)
- 解放心理學 (liberation psychology)
- 社區心理學 (community psychology)
參考文獻
- Lewis, Judith A.; Michael D. Lewis, Judy A. Daniels, Michael J. D’Andrea. .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2003. ISBN 0-534-50626-7.
- Kagan, Carolyn; Mark Burton. .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 Glasgow. 2001-March.
- Orford, Jim. .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8. ISBN 978-0-470-85593-5.
延伸閱讀
- 經濟蕭條時代的陷落與掘起:社區心理學的批判觀點
- 校園憂鬱與自傷防治工作是政治思維或專業考量?
- Fryer, David; Paul Duckett;Rebekah Pratt. .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38: 39–43.
- Davidson, Heather; Scot Evans;Cynthia Ganote;Jorie Henrickson;Lynette Jacobs-Priebe;Diana L. Jones;Isaac Prilleltensky;Manuel Riemer. .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6, 38: 35–49. doi:10.1007/s10464-006-9061-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