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貿易障礙
技術性貿易障礙(英語:,縮寫:TBTs),一類非關稅貿易壁壘,是各國用來規範市場、保護消費者或保護自然資源(以及其他目標)的截然不同的措施,但它們也可能被用來(或被外國認為)歧視禁止進口,保護國內產業。
国际贸易 |
---|
由八個國際組織組成的工作小組——多機構支持小組 (MAST) 制定了2012年非關稅措施 (NTM) 分類,將TBT歸類為16個非關稅措施 (NTM) 章節之一。 在該分類中,TBT被歸類為B章,定義為「涉及技術法規的措施以及技術法規和標準符合性評估程序,但不包括WTO 《SPS協定》涵蓋的措施」。這裡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標籤要求、技術規格和品質標準標準以及其他保護環境的措施。B章也包括與技術要求相關的所有合格評定措施,例如認證、測試和檢驗[1]。TBT的其他範例包括產品重量、尺寸或包裝的規則;成分或身份標準; 保存期限限制; 以及進口測試和認證程序。
《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規定了此類障礙的使用規則。然而,貿易專家普遍認為,技術性貿易壁壘很可能被進口國濫用為不透明(隱藏或不明確)的貿易障礙。 (參見透明度。)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ITC's Market Access Ma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teractive portal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customs tariffs and market requirements.
- ITC's Non-Tariff Measures Business Surve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database, including regulatory and procedural obstacles that trading companies fac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