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默斯多夫-佩拉赫
拉默斯多夫-佩拉赫 州府 慕尼黑 | |
---|---|
经纬度: | 48°6′10″N 11°37′30″E |
面积: | 19.8950km² |
人口: | 110099人 (2014年12月31日)[1] |
人口密度: | 5,534人/km² |
邮政编码: | 81539, 81549, 81669, 81671, 81735, 81737, 81739 |
电话区号: | 089 |
拉默斯多夫-佩拉赫 于慕尼黑的位置 | |
拉默斯多夫-佩拉赫(德語:)是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市辖第16区。它由两个原市镇拉默斯多夫(1864年1月1日并入)和佩拉赫(1930年1月1日并入)[2],以及两个位于原市镇佩拉赫的市分区森林佩拉赫和新佩拉赫所共同组成。而原佩拉赫的组成部分米夏埃利堡和雉鸡园如今基本上都归属市辖区特鲁德灵-里姆或上吉兴-雉鸡园管辖。
根据2013年12月31日的统计,该市辖区在其19.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录得108244居民[1]。其中外国人的比例达31.5%[3]。这里共开设有11所小学、三所初级中学、两所特殊学校、四所实用中学、两所文理中学、一所定向中学、两所职业学校、43所幼儿园、30所托儿所、两家日托中心、八所青年会、72个公园或绿地(150公顷)、44个游乐场、四个区立体育设施、两个分区图书馆、一个室内及室外游泳池。作为慕尼黑业余大学面向全市范围内招生的情况下,在新佩拉赫南还成了一个业余大学的分校区。在市辖区与吉兴的边界旁直至2011年都是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的所在地。慕尼黑交通公司在区内共设有75个站点(包括在市辖区范围内的五座地铁站和两座快铁站,以及在市辖区边界旁的三座地铁站和两座快铁站,外加十一条巴士或有轨电车线路)。区委会则由45名成员组成。
拉默斯多夫
拉默斯多夫最早是以“”之名,在1006年至1022年间的一份弗赖辛的契据副本中得到首次书面提及。然而以“(村庄)”则表明,在9世纪下半叶便可能存在有一个定居点,尤其是家族的各成员自8世纪起便出现在文献记载中。从13至16世纪,有各种不同的官员后裔和贵族家庭被任命为庄园主,这些庄园某一部分也会作为捐赠物被移交至教会,直至后者在1803年世俗化改革后又回归世俗化财产。从1818年至1864年被并入慕尼黑之前,拉默斯多夫曾是一个独立的市镇。在纳粹主义统治时期,通过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和兴建拉默斯多夫示范社区,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朝圣教堂拉默斯多夫圣玛利亚堂是历史地方中心的标志,地处如今已相当拥挤的中环公路和8号高速公路入口之间。拉默斯多夫的教堂自11世纪起便有文献明确记载,并很有可能是继阿尔特廷之后,巴伐利亚最古老的朝圣地之一。玛利亚形象的朝圣活动应该是自14世纪初开始,教堂在这一世纪还保有一个真十字架碎片。教堂于15和16世纪进行重建,并在17世纪加入了广泛的巴洛克元素。如今的塔楼建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初,对热情向敬奉致敬的许多还愿祭和其它表现形式均“以启蒙之名”被取消。在1907年成立为独立的堂区之后(原为佩拉赫圣米迦勒堂的分堂),圣玛利亚堂已进行了广泛的修复。但同时在教堂较旧的组成部分中仍保留了哥特式建筑的风格[5]。
史学家卡琳·霍施()评价教堂称:“除了传统的建筑和朝圣历史外还有高品质的装饰品,包括所收集的宝贵的真十字架碎片、以及拉默斯多夫的圣像和并非由伊拉斯谟·格拉泽最终完成的晚期哥特式雕塑,都表明拉默斯多夫的教堂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6]。
根据原始契据的地点,经过多个市分区在2005年的倡议和组织决定,拉默斯多夫于2006年举行了成立千年庆典[7]。
佩拉赫
佩拉赫最早是以“(pera=野猪,loh =稀疏林)”之名于790年左右被首次提及。老城区的中心,即原“下村()”,位于哈兴溪所流经的范策尔特广场连同巴洛克风格的圣米迦勒教堂(自1728年落成后取代了原本的罗曼式建筑),其保留了乡村特色的核心。在南部毗邻的原“上村()”则自1848年建有福音派教堂圣保罗堂,这是慕尼黑现存最古老的新教教堂建筑[10]。
在1818年成为独立的市镇以前,佩拉赫曾为不同的庄园主所分踞:这里最初是弗赖辛主教、特根湖和舍夫特拉尔恩修道院的领地,自13世纪起又加入了巴伐利亚公爵。在1686年至1790年间,佩拉赫有四处庄园被提升为贵族领地,即所谓的“”,它们均具备低级审判权[11]:
- 佩拉赫卫(,奥托布鲁纳街142/144号,1967年拆除)
- 佩拉赫坳(,施密德鲍尔街,佩拉赫医院的一部分)
- 佩拉赫雪(,佩拉赫雪城堡,雉鸡园街3号),佩拉赫雪城堡在1697年的主人为马克西米利安·埃马努埃尔选帝侯的执政官约翰·塞巴德·诺伊雪纳。
- 佩拉赫角(,普茨布鲁纳街3号),物理学家卡尔·奥古斯特·冯·斯泰因海尔的青年时光便是居住在霍夫马克佩拉赫角。
20世纪初在市镇范围内开发出了新的分区米夏埃利堡(现为市辖第15区特鲁德灵-里姆的一部分)和雉鸡园(今属市辖第17区上吉兴-雉鸡园)。新艺术风格建筑师汉斯·爱德华多·冯·贝勒普施-法伦达斯曾在1910年提出,将位于佩拉赫森林西南侧的一处旧地规划为“佩拉赫花园城”,然而并没有得到落实[12]。位于佩拉赫东部的原佩拉赫荒原自1967年起设立为新的市分区新佩拉赫。佩拉赫是在1930年1月1日被并入慕尼黑。
雉鸡园
该名称来源于佩拉赫附近的一个林务所,它自18世纪初至1805年曾附带雉鸡养殖。1920年代在这里首先建立了一个野外定居点,它于1937年10月1日被重新划入慕尼黑。雉鸡园的绝大部分地区如今都归市辖第17区(上吉兴)管辖。[13]
米夏埃利堡
米夏埃利堡()是以当地首位定居者——米夏埃尔·奥伯梅耶()而命名,并且是由于他在1898年建造的客栈有一个城堡特质的塔楼。在20世纪初兴起的定居点有一部分位于佩拉赫镇,另一部分则位于特鲁德灵镇境内,它们连同各自原市镇分别在1930年1月1日和1932年4月1日被并入慕尼黑市。米夏埃利堡的绝大部分地区如今都归市辖第15区(特鲁德灵)管辖。[14]
森林佩拉赫
围绕在约1910年成立和1911年6月落成的警卫之家及其所属的步兵警卫团周边,自1911年兴起了一个定居点。早在1912年当地居民便试图赋予其“森林-佩拉赫()”的地名,但相应的请求在1920年遭到佩拉赫镇议会的一致反对。直至1928年,巴伐利亚内政部才批准了这个当时已有700位居民的森林移民区的新名称。[13]森林佩拉赫设有一所小学(鹅妈妈学校,自1952年5月起办学)[15]、一座天主教堂(克劳斯弟兄教堂)、一座福音派教堂(欢庆教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定居者将水塔改造为钟楼)、两个志愿消防局(消防站于2006年新建)和两个体育俱乐部。德国卡巴莱艺术家兼演员迪特·希尔德布兰生前亦居住于森林佩拉赫郊外。
人口统计
(截至每年12月31日)
年份 | 人口 | 外国人(比例) | 面积 (km²) | 人口密度 (每km²) | 来源及其它数据[20] |
---|---|---|---|---|---|
2000 | 100,002 | 25,607 (25.6 %) | 19.8932 | 5,027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1 | 100,387 | 25,868 (25.8 %) | 19.8932 | 5,046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2 | 100,129 | 25,939 (25.9 %) | 19.8932 | 5,033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3 | 100,724 | 26,330 (26.1 %) | 19.8964 | 5,062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4 | 100,845 | 26,613 (26.4 %) | 19.8988 | 5,068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5 | 100,820 | 27,367 (26.9 %) | 19.8988 | 5,067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6 | 102,689 | 27,689 (27.0 %) | 19.9008 | 5,160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7 | 103,447 | 28,005 (27.1 %) | 19.9009 | 5,198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8 | 104,089 | 28,602 (27.5 %) | 19.8950 | 5,232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09 | 103,732 | 28,340 (27.3 %) | 19.8950 | 5,214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10 | 104,737 | 29,308 (28.0 %) | 19.8950 | 5,264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11 | 105,900 | 30,494 (28.8 %) | 19.8950 | 5,323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12 | 107,164 | 31,778 (29.7 %) | 19.8950 | 5,386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13 | 108,244 | 32,946 (30.4 %) | 19.8950 | 5,441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2014 | 110,099 | 34,699 (31.5 %) | 19.8950 | 5,534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
政治
拉默斯多夫-佩拉赫上一次的区议会选举是在2014年3月16日。其议席分配如下:基社盟18席、社民党17席、绿党6席、大卫党/生民党2席、自民党1席以及自选协1席[21]。在拉默斯多夫-佩拉赫共73706名符合投票资格的居民中,有28492人行使了自己的表决权,选民投票率约为38.7%。
参考资料
- Die Bevölkerung in den Stadtbezirken nach der Einwohnerdichte am 31.12.2014 (PDF; 424 kB). Statistisches Amt der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1. November 2015.
- Wilhelm Volkert (Hrsg.), Handbuch der bayerischen Ämter, Gemeinden und Gerichte 1799–1980, München: C.H.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83, ISBN 3-406-09669-7 (德文) Seite 601
- Die Bevölkerung in den Stadtbezirken nach dem Migrationshintergrund am 31.12.20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425 kB). Statistisches Amt der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1. November 2015.
- Ursula Henn: Die Mustersiedlung Ramersdorf in München: Ein Siedlungskonzept zwischen Tradition und Moderne. München 1987 (Miscellanea Bavarica Monacensia, 138 / Neue Schriftenreihe des Stadtarchivs München), 432 S.
- Karlheinz Hemmeter: Das Ensemble „Ramersdorf-Dorfkern“. Gedanken zur Physiognomie, historischen Aussage und Integration in die Großstadt sowie zu aktuellen stadtplanerischen Veränderungen. In: Beiträge zur Heimatforschung. Wilhelm Neu zum 70. Geburtstag (Arbeitshefte Bayerisches Landesamt für Denkmalpflege, Nr. 54), S. 74–86, München 1991.
- Karin Hösch, Gregor Peda: Pfarr- und Wallfahrtskirche Maria Ramersdorf – München. Passau 1996, 40 S. ISBN 3-89643-033-5.
- Franz Kerscher (Programmwerkstatt im Kulturhaus Ramersdorf-Perlach, Hg.): Verstecktes Kulturgut. 1000 Jahre Ramersdorf. München 2006, 94 S.
- . [2016-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Axel Jost (Festausschuß Ramersdorf): 125 Jahre Ramersdorf bei München. München 1989, 155 S.
- Geographisches Institut der Technischen Hochschule München (Hrsg.): Dörfliche Strukturen am Stadtrand. Eine sozialwissenschaftliche Analyse des alten Stadtteils Perlach. München 1968 (Beiträge zur Stadtentwicklung, Nr. 2)
- Georg Mooseder, Adolf Hackenberg (Hrsg.): 1200 Jahre Perlach: 790–1990. Entstehungs- und Entwicklungsgeschichte eines Münchner Stadtteils mit den Ortsteilen Perlach, Fasangarten, Michaeliburg, Waldperlach und Neuperlach. 2 Bände, München 1990/1992, Bd. 1: 956 S./Bd. 2: 336 S.
- Hans Eduard von Berlepsch-Valendàs: Die Garten-Stadt München-Perlach. München 1910, 96 S.
- Mooseder, Georg und Hackenberg, Adolf: 1200 Jahre Perlach - Entstehungs- und Entwicklungsgeschichte eines Münchner Stadtteils mit den Ortsteilen Perlach, Fasanengarten, Michaeliburg, Waldperlach und Neuperlach (Band I), München 1990
- Helmuth Stahleder, Von Allach bis Zamilapark. Namen und historische Grunddaten zur Geschichte Münchens und seiner eingemeindeten Vororte. Hrsg. v. Stadtarchiv München, München: Buchendorfer Verlag. 2001, ISBN 3-934036-46-5 (德文)
- Recherche zur Gänselieselschu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Datei; 3,75 MB)
- Petra Dorsch: Eine neue Heimat in Perlach. Das Einleben als Kommunikationsprozess. Diss. Univ. München, München 1972, 198 S.
- Neue Heimat Bayern (Hg.): Entlastungsstadt Perlach in München. München 1967, 92 S.
- Christian Hartard: Neuperlach. Utopie des Urbanen. Leitbilder und Stadtbilder eines Experimentes der 1960er-Jahre. Mag.-Arb. Univ. München, München 2003, 145 S. (Volltext)
- Amrei Mosbauer, Christoph Valentien: Die kommunale Grünentwicklung in München. In: Oberbayerisches Archiv, Band 115 (1991), S. 205–282, 239 f.
- Archiv Stadtteilinformationen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2-11.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21. Juni 2014.
- Wahl des Bezirksausschusses – Stadtbezirk 16 – Ramersdorf-Perla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5. Juni 2014.
外部链接
- 州府慕尼黑-拉默斯多夫市分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州府慕尼黑-佩拉赫市分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州府慕尼黑-拉默斯多夫-佩拉赫第16市辖区及区议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