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方
探方(代号为T)为田野考古发掘的一种基本发掘单位,将发掘区分割为若干相等的方格,以此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方格即探方,此类发掘方法称为探方法或探方(沟)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1]。
探方由主体、隔梁和关键柱三部分组成,为便于测量和后续发掘,探方方向一般取正方向(即磁针指向北),并以西南角为测量的坐标基点,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米的隔梁,东北角两个隔梁的相交处即关键柱(1米×1米)[2],隔梁主要用于记录和分析地层信息,并可兼顾方便运输,在清理过程中可能会被打掉(如较为重要的遗迹现象位于或部分位于隔梁之下时),关键柱则通常会作为坐标点保留[3]。
探方的面积大小依据发掘区规模、地层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4],通常为5米×5米,最小不小于2米×2米,最大不超过10米×10米[1],亦可将探方分作更小的探方进行发掘,如将10米×10米(除去隔梁为9米×9米)的大探方分为4米×4米的4个小探方,中间仍留出宽1米的隔梁。
探方的编号方法有顺序法和坐标法等,图中所示为坐标法,由四位数组成,分别用两位数表示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的座标顺序[5],其编号能够体现出探方在遗址中的位置,且空间分布具有连贯性,适用于大型遗址的规划[6]。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12年版),最终的发掘记录中每个探方的资料汇总包括探方总记录、探方日记、探方总平面图、四壁剖面图,各层下开口遗迹平面图,单位地层关系系络图,影像、测绘、采样登记表及其他形式的记录等[4]。
历史
19世纪,英国的将军皮特·里弗斯将他的军事方法、调查经验引入了他对英格兰南部庄园的发掘工作中。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惠勒继承了皮特·里弗斯的工作方法,同样将军事上的精确性引入到了他的发掘中,发明了探方发掘法。[9]其学生瑟琳·凯里扬在50年代进一步发展为今天考古工地最常见的标准5×5 米探方,保留1 米宽的隔梁和1×1 米的关键柱。因此,探方被称为“惠勒-凯里扬系统”、“惠勒的方格”等。[10]
探方法便于考古学家监督民工,在中国、南亚等地方现在仍很流行。而在欧美如英国等地,现在大面积揭露法(open-area excavation)已经替代探方法成为一种新的考古规范。[9]
参见
- 探沟(发掘中开的狭长的沟,用途同探方)
参考文献
- 陈国强、石奕龙.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 . 北京市文物局.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山西新闻网.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2).
-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6).
- . 天门市政府.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赵辉、秦岭、张海、孙波. . 南方文物. 2009年3月.
- . 考古图书网.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考古图书网.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伦福儒, 科林; 巴恩, 保罗; 陈, 淳. 第一版.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15–16、87、91 [2012]. ISBN 978-7-5325-7429-2. OCLC 893641265.
- 何文竞. . 中国文物报. 2017-08-11 [2021-02-12]. doi:10.28145/n.cnki.ncwwb.2017.0009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