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星嶺海傍村
海傍村位於五零年代的域多利道。
歷史
在1950年代,沿着域多利道,在近堅尼地城段,在山的一邊,建有一平房區,名叫公民村[1] ,村屋以水泥建成,分為一區、二區至五區。在三區對面的海傍,零星的散佈着二三十間木屋,居民都互相認識,無水無電,生活簡樸。小孩在山邊捉荔枝蟬,捉金絲貓(一種小蜘蛛),在海邊游水、鈎魚、捉蟹,倒也多采多姿。1960年初,大東倉失火,政府在三區海傍,找到一塊地,讓十八伙的火災居民,分兩面,以排屋型式,建成了十八間木屋,當時就命名十八間,十八間連接了三區及四區的木屋區。接着在各區僭建木屋的人越來越多,在三區木屋中,有人開了一間士多,取名永正,在四區亦有一間,名叫松記,都是賣日用品,汽水飮品及零食,當時居民仍未有水電供應,士多的冰櫃是燒火水的,相信見過這種不用電的冰櫃的人不多。士多成了居民聚集及交流的地方,有感於居民得不到郵遞服務,或可能由於生意上的需要,永正士多的東主,在域多利道的路傍,樹立了一個信箱,寫上海傍村信箱,自此以後,居民用海傍村及自己本屋的門牌號碼,就可以經海傍村信箱接收信件,信件是由永正士多的東主收取,放在士多一掛箱中,居民自己要到士多查看是否有寄給自己的信件。此後,區內居民集體向電力公司申請供電,向電話公司申請接線,及與政府部門的接觸,都用上海傍村之名。漸漸地海傍村之名就被確認了。
香港醫學博物館[2]有資料記載,香港自1894年起,鼠疫(黑死病)為患十多年,死了很多人。當時疫區中心在上環的太平山街。政府派人四出搜查病患者,將他們送到西區的病院,又或是海中心的一隻病船隔離(沒法醫治,只是等待死亡)。待人死後就掉到摩星嶺山邊埋葬,相信是一處亂葬岡。在海傍村通往海邊的通道中,有一個很大面積的平台,平台週圍,以花岡石砌成,沒有人知道為什麽在這海傍山邊,建造這一平台。但有一居住在平台傍老街坊常埋怨大雨過後,會有人骨從臺內被沖出來。以此推論,亂葬岡很有可能就在海傍村內。 在海傍村對下,有一個小灘,灘內有兩塊一大一小相鄰的岩石突岀水面,石面頗為平整,是海傍村的孩子及年青人的跳水臺及釣魚臺,現在這小灘被「泳廬冬泳團」和「金鐘冬泳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採用為自資興建和管理的泳棚。泳棚建了一伸延到海邊供泳客下水的木橋,不少攝影發燒友在這橋上影日落或拍婚紗照。這橋在海中的橋躉,正是當年海傍村孩子的大跳水石,泳屋名「泳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建在當年海傍村十八間的位置。
村中全是勞苦大衆,除了大部份於西環的魚欄,菜欄或工廠工作外,亦有在家中作小型工業如製煉花生油和製造打包用的鐵碼的,做小販的如賣生菓,賣雞,賣晨早白粥,賣午間糖水等,後來亦有大聖擘掛門的國術師傅,在村中惟一的石屋,設館授徒。早期村中孩子受教育的機會不多,有些在鐘聲慈善社的小學讀夜學,大部份都是小學畢業後就當童工幫補家計,到六零年尾,七零年初,社會生活程度,普遍提高,有些幸運的,可以上中學,但能完成中學的,為數仍然不多。然亦有例外的,村內有一家,有兩個孩子上了大學。
一九八三年颱風愛倫襲港,摩星嶺的另一條村發生嚴重的山泥傾瀉,一位消防隊長因為救人而失去了一條腿,他就是後來的傷健劍擊金牌運動員張偉良。那場災難之後,政府清拆了整個木屋區,海傍村就成了歴史。
環境
域多利道由堅尼地城近電車總站,在卑路乍街及加多近街交界開始,沿着海岸線,途經大口環,鋼線灣等地,直到近華富村的薄抉扶林道。在五零年代,在堅尼地城的起點,最著名的地標在左面是永別亭[3],右面是菜欄及魚蝦欄,永別亭相信是東華三院物業,是親友送葬,與死者道別的地方,沿着域多利道,有東華義庒及華人永遠墳塲。永別亭在五零年代尾拆卸,改建為唐樓,在街角的地舖,名亞洲士多,還有一間梁松記士多,在那年代,絕大部分西環尾及摩星嶺的居民,都曾光顧亞洲及梁松記士多。這裏就是堅尼地城電車終站,在電車終站傍就是菜欄及魚蝦欄,是港島蔬菜及魚蝦批發市場。向摩星嶺方向走不遠,左面是加惠民道,在兩路交界處,是八達中學,是西環尾唯一的中學,呂明才小學及及警察宿舍,在那年代還未在加惠民道岀現。
繼續向摩星嶺向走約一百公尺,右面靠海的有兩間朩廠,約在現時的賽馬會診所及聖路家堂對面,其中一間名叫茂盛朩廠,另一間名昌隆木廠,當時摩星嶺的木屋居民,到兩間朩廠買朩頭木尾,用作煮飯的柴。茂盛朩廠的隔鄰,是鐘聲慈善社游泳棚[4],在游泳棚的建築物內,曾經有一個戲棚,可上演粵劇,也是播放電映的地方,在當年是堅尼地城及摩星嶺區內唯一的電影院。游泳棚的對面是鐘聲慈善社小學,日間分上下午班,是收費學校,夜學是免費,造福西區的貧家子弟。鐘聲慈善社小學是香港白花油創辦人顏玉瑩籌款興建[5],,故在校舍外牆,有「顏玉瑩樓」的提字。小學的左面是聖路家堂,是一基督教傳道所,右面是道慈佛社[6],香火倒很鼎盛。沿着域多利道再向上走,就是金銀貿易場泳棚[4],馬路的對面,是摩星嶺街坊福利會的會址。這裏就是域多利道的第一區,公民村在山邊,即馬路的左面,木屋在馬路的右面,即海邊。金銀貿易場泳棚在域多道的出口,有一粥檔,在馬路的對面,有一小咖啡檔,老板曾是補鞋匠,所以人人都稱「補鞋佬的咖啡檔」。金銀貿易場泳棚的右鄰,有一倉庫,名叫大東倉,裏面也住有不少人。在泳棚對開的海面,每年端年節,都有龍舟競渡。
再向上走就是二區、三區至五區,在六零年代中,政府進行擴闊域多利道的工程,那時域多利道多了很多築路工人,有一家姓郭的在三區後來的海傍村在域多利道的出口,每朝擺一小檔,賣白粥,油器(油炸鬼,牛脷酥等)及豬脹粉,當時的價錢是白粥五仙一碗,油炸鬼五仙一條,這小小的粥檔,為附近街坊及築路工人提供方便及廉價的早餐。 在五區的山邊有一區天主教的潔心修院,經常向附近的朩屋居民派發救濟奶粉、麥米粉、麺條和麵包,潔心修院後來曾發展為地區名幼稚園[7]。在馬路的另一邊有膠鞋廠及染布廠,膠鞋廠名叫步安,提供不少工作職位。在五區有一條長長的斜路從馬路申延到海邊。這裏居住的人很有點隱士的味道。雖同是木屋,但建得較為精緻,門前種的花樹也特別美。有些屋子會在十月時懸掛青天白日旗。據知五零年代政府將住在一區、二區山邊的國民黨滞港軍人遷往九龍調景嶺,相信這些隱士可能是不願搬遷的人,在第五區另建居所,隱居起來。
在1960年代,當時每年的環島競步[8],必定路經域多利道,沿路有不少居民,觀看競步健兒的英姿,為健兒們喝啋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