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世界遺產列表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72年制訂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自然價值的遺產項目。[1]

摩洛哥於1975年10月28日批准該公約後,其文化和自然遺產才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22年 (202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在摩洛哥指定了9個世界遺產,9個均為文化遺產。另外,有13項遺產列入預備名單,遺產入選為《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入選預備名單。摩洛哥非斯的阿拉伯人聚居區在1981年入選世界遺產;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在1985年入選;阿伊特·本·哈杜築壘村在1987年入選;歷史名城梅克內斯在1996年入選;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締頭萬城在1997年入選;索維拉城(原摩加多爾)在2001年入選;馬紮甘葡萄牙城在2004年入選;拉巴特、現代首都和歷史名城:共同的遺產在2012年入選。[2]

世界遺產

以下表格中列出摩洛哥9項世界遺產的資訊,其中名稱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所訂名稱;圖片為該遺產的代表圖片;地點為該遺產所在的省分或城市;入選年份為遺產入選世界遺產的年份;編碼為世界遺產官網上的編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10項標準收錄世界遺產,入選的每個世界遺產必須符合至少1項標準,其中第一項(i)至第六項(vi)為文化遺產,第七項(vii)至第十項(x)則為自然遺產,同時符合文化及自然遺產標準的為複合遺產;簡介為該遺產之簡介。順序按世界遺產編號排列。[3]

另外代表文化遺產,代表自然遺產,代表雙重遺產。

名稱 圖片 地點 入選年份 UNESCO 資料編碼 簡介
非斯的阿拉伯人聚居區[註 1] 非斯-梅克内斯大区 1981 170
(ii), (v)
非斯城建於公元9世紀,13至14世紀時,非斯取代马拉喀什成為马林苏丹国的首都,迎來此地的鼎盛時期。非斯阿拉伯人聚居區的建築,包括伊斯蘭學校、集市、宮殿、民居、清真寺、噴泉等均有悠久的歷史。雖然1912年摩洛哥首都遷至拉巴特,非斯仍是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中心。[4]
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註 2] 马拉喀什-萨菲大区 1985 331
(i), (ii), (iv), (v)
馬拉喀什城由穆拉比特王朝於1071至1072年建立,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馬拉喀什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該城的影響力甚至遍及非洲北部與安達盧西亞。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有眾多遺跡,包括库图比亚清真寺本優素福伊斯蘭學院薩第安陵墓杰馬艾夫納廣場,以及民居、城牆、城門、花園等。[5]
阿伊特·本·哈杜築壘村 德拉-塔菲拉勒特大區 1987 444
(iv), (v)
阿伊特·本·哈杜築壘村為摩洛哥中部偏南、阿特拉斯山脈中的一座克薩,這是一處典型的撒哈拉邊緣地區居民聚居區。村落外圍有連續的圍牆,四周還有箭塔進行輔助防禦。[6]
索維拉城(原摩加多爾) 马拉喀什-萨菲大区 2001 753rev
(ii), (iv)
索維拉舊城區(Medina of Essaouira)為18世紀後期興建的港口要塞,此地以同時期歐洲城堡要塞為藍本,並加上北非地方特色。此地自建成後,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海港,並連接摩洛哥、撒哈拉內陸地區,與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7]
歷史名城梅克內斯 非斯-梅克内斯大区 1996 793
(iv)
梅克內斯在11世紀興起,為穆拉比特王朝建造的一處軍事據點。在穆萊·伊斯梅爾蘇丹統治時期(1672—1727),梅克內斯成為阿拉维王朝的首都。伊斯梅爾將梅克內斯建設成為一座雄偉的西班牙—爾風格城市,四周有高牆和巨大的門。其為17世紀馬格里布地區伊斯蘭風格與歐洲風格融合的典範。[8]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非斯-梅克内斯大区 1997 836bis
(iv)
瓦盧比利斯古城建於公元前3世紀,為茅利塔尼亞古國的首都,羅馬帝國的一個重要前哨。在伊德里斯·本·阿卜杜拉在位時期,瓦盧比利斯為伊德里斯王朝的首都。該考古遺址位於富饒的農業區,出土許多重要遺跡和文物。[9]
締頭萬城 丹吉尔-得土安-胡塞马大区 1997 837
(ii), (iv), (v)
締頭萬城為連接摩洛哥和安達盧西亞的重要通道。15世紀末格拉纳达战争後,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穆斯林王國滅亡,大批穆斯林與猶太人逃離安达卢斯到此地重建家園。締頭萬城的建築和藝術風格深受安達魯西亞影響,此地雖然是摩洛哥最小的阿拉伯人聚居區之一,但為最完整而且沒有受到後期外部影響的城市。[10]
馬紮甘葡萄牙城 卡薩布蘭卡-塞塔特大區 2004 1058rev
(ii), (iv)
馬紮甘位於卡萨布兰卡西南方90公里處,為葡萄牙人在16世紀初期建立的軍事要塞,1769年被摩洛哥人奪取,現為杰迪代市的一部分。馬紮甘的防禦工事、城牆、堡壘具有早期文藝復興軍事設計的風格。保留下的建築包括蓄水池、教堂,為帶有晚期哥特式建筑曼努埃爾風格,為歐洲與摩洛哥文化相互影響的例證。[11]
拉巴特、現代首都和歷史名城:共同的遺產 拉巴特-塞拉-盖尼特拉大区 2012 1401
(ii), (iv)
拉巴特位於摩洛哥西北的大西洋沿岸,是阿拉伯文化和西方現代主義之間交流的產物。列入遺產名錄包括新城與舊城。新城為1912至1930年代建造的新城區,為20世紀非洲最大和最具雄心的現代化城市建設項目,包含行政區域、住宅、商業區,以及拉巴特植物園。舊城區的歷史可追溯到12世紀,包括哈桑塔巴布魯阿門等遺跡。[12]

分布圖

預備名單

除已入選名錄的遺產外,接受《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成員國還可以把遺產項目列入預備名單,任何遺產在提名《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經過入選預備名單的過程,方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3]截至2022年 (202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摩洛哥預備名單有13項遺產,順序按世界遺產編號排列[2]

名稱 圖片 地點 入選年份 編碼與入選標準 簡介
穆萊·伊德里斯·澤洪 非斯-梅克内斯大区 1995 450
(ii), (iv), (vi)
穆萊·伊德里斯·澤洪(阿拉伯语:羅馬化Mūlāy Idrīs Zarhūn)是摩洛哥北部非斯-梅克内斯大区的一個小鎮,在梅克内斯瓦卢比利斯附近,由伊德里斯·本·阿卜杜拉在8世紀晚期建立。這個小鎮有精美的伊斯蘭建築,其中最重要的是伊德里斯一世陵墓,此地建築的風格與當地的文化、環境完美融合。[14]
塔扎塔扎大清真寺 非斯-梅克内斯大区 1995 451
(ii)
塔扎位於一個狹窄的山口上,為摩洛哥東部與西部之間的要衝,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塔扎的歷史可追溯12世紀的穆瓦希德王朝,當時在此地建造了一些防禦性建築(城牆和堡壘),以及大清真寺。塔扎大清真寺內一個重要的吊燈是公元1195年阿拉爾科斯戰役後從安達盧西亞進口的。此地有豐富的歷史與遺跡。[15]
丁馬爾清真寺 马拉喀什-萨菲大区 1995 452
(ii), (v)
丁馬爾清真寺(施卢赫语:ⵜⵉⵎⵣⴳⵉⴷ ⵏ ⵜⵉⵏⵎⵍ)建於高阿特拉斯山脈地區,為紀念穆瓦希德王朝的創立者伊本·图马特。這座清真寺融合安達盧西亞馬格里布的建築技術,並與當地環境結合。[16]
利克薩斯古城 丹吉尔-得土安-胡塞马大区 1995 456
(ii), (iii), (iv)
利克薩斯(Lixus)為地中海西部最早的城市之一,位於盧科斯河河口,現屬於拉臘什。根據考古挖掘的發現,當地遺跡的年代跨越數個世紀,從公元前8世紀到14世紀。前後經歷腓尼基時期、古迦太基時期、茅利塔尼亞古國時期、羅馬帝國時期、後羅馬帝國時期,以及伊斯蘭時期。[17]
古爾 非斯-梅克内斯大区 1995 458
古爾(El Gour)遺址有一座被稱為「Bazina」的古墓,其年代可以追溯公元前4世紀。推估此陵墓內安葬一位重要人士,但其身分尚不可知。陵墓由切割好的石塊,以圓形一層層堆疊組成。[18]
塔福拉特洞穴 東部大區 1995 459
塔福拉特洞穴(阿拉伯语:羅馬化Maġārat Tāfūġālt)深約55公尺,內有旧石器时代的遺址,年代約為距今2.2萬年。洞穴內出土了數十具的人類祖先遺骸,推測為一座大墓地[19]
塔拉瑟姆塔訥國家公園 丹吉尔-得土安-胡塞马大区 1998 1179
(x)
塔拉瑟姆塔訥國家公園在舍夫沙萬附近,擁有壯麗的景色(石灰石山峰、懸崖、峽谷、洞穴),以及地中海森林生態系統。公園有豐富的地方性植物,如摩洛哥冷杉(學名:Abies pinsapo var. marocana)。[20]
龙血树植物保護區 蘇斯-馬塞大區 1998 1180
(vii), (viii), (ix), (x)
此保護區有特有的草原過渡至森林的生態系統、美麗的景觀,以及稀有的特有植物物種,如摩洛哥龍血樹(學名:Abies pinsapo var. marocana)和摩洛哥坚果[21]
海尼菲斯潟湖 蓋勒敏-農河大區 1998 1182
(vii), (x)
海尼菲斯潟湖位於塔尔法亚東北方,面積600平方公里。此地周圍為荒涼的沙漠,而在潟湖中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重要的鳥類築巢地,已列入湿地公约的保護地。[22]
達赫拉國家公園 達赫拉-黃金谷地大區 1998 1183
(x)
達赫拉國家公園(柏柏爾語)面積為14,160平方公里,約為摩洛哥最南部達赫拉-黃金谷地大區面積的十分之一。此地有豐富的動植物群,特別是在布朗角(Cap Blanc)至阿蓋爾(Aguerguer)半島生活的地中海僧海豹,為珍稀的瀕危物種[23]
菲吉格綠洲 東部大區 2011 5625
(iii), (iv), (v)
菲吉格(阿拉伯语:羅馬化Fijīj)位於摩洛哥東方、阿尔及利亚邊境附近,距阿爾及利亞的貝尼烏尼夫鎮約7公里,為撒哈拉沙漠中的一處綠洲。菲吉格北、東、南三面被阿爾及利亞包圍,僅西面與摩洛哥接壤。此地因應綠洲環境發展出特殊的和社會、文化和宗教習俗,有豐富的建築遺跡包括城牆、瞭望塔、清真寺、陵墓、灌溉渠等。[24]
卡萨布兰卡,20世紀的城市,各種影響的交匯點 卡薩布蘭卡-塞塔特大區 2013 5848
(iii), (iv)
卡薩布蘭卡是20世紀建築和城市規劃的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反應了新的建築思維與城市規劃。與摩洛哥其他城市相比,卡薩布蘭卡融合了北非、歐洲、美洲的文化,成為各種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25]
泰默特綠洲帶的花冠,農河的撒哈拉過渡地區 蓋勒敏-農河大區 2013 6159
(iii), (iv)
泰默特(阿拉伯语:柏柏爾語)綠洲帶上有蓋勒敏-農河大區的主要城鎮,16世紀前為撒哈拉西北部的重要城市,有大量的考古遺跡散落在棕櫚樹叢裏面和周圍。[26]

參見

注釋

  1. 原文為「Medina of Fez」,「Medina」(Medina quarter)為北非歷史古城中常見的地名,這個詞來自阿拉伯語,意思是城市或城鎮。另一種稱法為「非斯舊城區」。
  2. 原文為「Medina of Marrakesh」。另一種稱法為「馬拉喀什舊城區」。

參考資料

  1.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10-25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英语).
  2.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英语).
  3.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英语).
  4.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英语).
  5.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英语).
  6.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英语).
  7.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英语).
  8.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英语).
  9.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7) (英语).
  10.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英语).
  11.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英语).
  12.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1) (英语).
  13.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10-25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0) (英语).
  14.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法语).
  15.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法语).
  16.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法语).
  17.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4) (法语).
  18.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1) (法语).
  19.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1) (法语).
  20.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法语).
  21.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法语).
  22.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法语).
  23.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法语).
  24.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法语).
  25.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法语).
  26.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法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