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撫臺街洋樓
撫臺街洋樓,暱稱石頭厝(臺羅拼音:Tsio̍h-thâu-tshù),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城內商圈的市定古蹟,1910年落成後,最初作為日本營造商的事務所,後陸續作為商會、報社、國防部宿舍等,今為展覽場所。
撫臺街洋樓 | |
---|---|
延平南路古宅 | |
位置 |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25.046746°N 121.510845°E |
建成时间 | 1910年 |
官方名称 | 臺北撫臺街洋樓 |
類型 |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其他設施 |
评定时间 | 1997年11月21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Taipei Futai Street Mansion | |
成立日期 | 2009年4月19日 |
---|---|
地址 | 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
類型 | 博物館 |
公共交通 | 松山新店線北門站 |
網站 | Taipei Futai Street Mansion |
建築
撫臺街洋樓占地約逾四十七坪,仿歐洲文藝復興式樣建築,採用木石混合構造。一樓為唭哩岸石條疊砌,構成古典式四柱三間石造拱廊騎樓,拱圈與拱圈交接處設置觀音山石之柱帽石構件,作為承接石柱構造。騎樓保有木材拼組而成菱形幾何圖案的天花板。二樓及屋架均為木造,覆以馬薩式屋頂,屋頂開三扇老虎窗,使立面有變化且可通風。內牆以石灰粉刷,天花板原本是印花鐵皮天花,2000年火災修復後改用臺檜、杉木。[1]
歷史
早期使用
日本政府為拆除臺北城舊有清朝官舍建新房闢新路,吸引日本營造商順應時勢所需進駐臺灣[2]。1895年,福岡人高石忠慥至臺灣擔任大倉組分部主任,六年後自立門戶高石組,於輔臺街(今忠孝西路、武昌街、中華路、博愛路所圍區域[3])一丁目興建辦公室,於1910年7月竣工[4]。此建物是日治時期台北都市更新計畫的第一批建築物,在落成時就較為顯目,臺灣人稱之為「石頭厝 」[3]。此樓所在街道是從大稻埕進城的要道[1],日人在此興建多棟西式店舖[5]。1922年,臺北市街廓全改為日式町名,撫臺街改稱「大和町」,劃分為四丁目,地址遂變成大和町四丁目八番地[1]。
1930年代後期,洋樓轉為佐土原吉雄的店舖[1]。1946年到1947年作為《人民導報》社址[3]。二二八事件時,社長宋斐如、王添灯遭國民黨處死[6]。1947年因路改名,門牌改成延平南路26號[1]。次年1948年到1950年,建物作天利水電行使用,不久所有權轉移警備總部[3],改成軍法處人員宿舍,居者均有軍職,共有六戶人家居住。[1]。
洋樓修護
至1997年報導時,撫臺街洋樓已屋頂剝落、開窗破損,一樓有一家已歇業的中醫診所。該年10月20日上午,繼紫藤廬、東和禪寺鐘樓、寶藏巖後,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將撫台街洋樓以「延平南路古宅」之名列為臺北市第四處市定古蹟。[7]
1998年5月21日,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主任秘書王西崇、學者李乾朗一行人會勘此宅等九處古老建物[8]。1999年3月18日,民政局局長林正修前往查看受損情況,當時屋內尚有六戶人家使用[5]。2000年2月26日凌晨,中華路一段一棟木造布料服飾店大火,大批易燃布料助長火勢,悶燒近二小時才撲滅,火勢波及緊鄰的這棟洋樓[9]。
2003年冬,國防部為籌措眷舍改建基金,便拿此洋樓拍賣求現[10][11]。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第二科科長王逸群表示,《文化資產保存法》對私有古蹟的轉手有所規定,對公有古蹟部分卻隻字未提,很可能是當初沒預料到公家機關也會標售古蹟[10]。拍賣二度流標,直到立法委員發現此行為違反《土地法》第十四條規定,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才通知古蹟管理人國防部,終止這項臺灣首開先河的公有古蹟拍賣事件[11]。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斥資新臺幣一千六百九十九萬元修繕[12],由胡宗雄建築團隊負責[13]。2007年2月6日,文化局局長李永萍主持修護上梁典禮,該年中竣工[14]。
文資活化
由於撫臺街洋樓鄰近博愛路、漢口街相機商圈,當地相機業者鼓吹成為攝影沙龍[15]。
2009年4月19日下午,洋樓重新開幕,交由2003年贊助成立台北故事館的前台積電法務長陳國慈經營三年[16]。之前龍應台任文化局局長時為了找人維護,還曾打算將此洋樓出租給外國駐臺灣外交人員[17]。陳國慈在2010年3月透過中華民國外交部福岡辦事處請託《西日本新聞》[18],由《西日本新聞》台北支局長佐伯浩之幫助[19]。福岡柳川的鰻魚店老闆工藤徹讀到報導後,輾轉聯絡當地文史工作者古賀茂作,終於聯繫上高石忠慥弟弟的孫女高石京子[18]。2012年3月,陳國慈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決定不再繼續經營[20]。
2012年11月,撫臺街洋樓委由世界公民文化協會創辦人呂學海經營,並獲文化局新臺幣三百萬元補助;可是該館僅於2013年1月開幕,此後閒置,補助也遭挪用,故被文化局於7月終止契約[12]。陳國慈經營台北故事館結束時,莊永明提到有許多「文化騙子」藉由招標文化古蹟牟利,望不要再發生撫臺街洋樓經營擺爛之事[21]。文化局改規畫成台北攝影中心,委交臺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於2014年4月19日重新開幕、經營[22]。
原先潤泰建設計畫在洋樓旁興建兩棟近五十公尺高、共五十六戶、基地為L型的高樓,2014年5月15日由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審議該都更案[23]。市府為維護古蹟,便於2015年5月打回票,要求建築降低為十樓、提出施工工程保存計畫[24]。
參考資料
- 林禕庭. . 人間福報. 2010-01-03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臺灣)).
- 林佳儀. . 聯合報. 2011-07-16 (中文(臺灣)).
- 丹青. . 人間福報. 2018-05-31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臺灣)).
- 陳柔縉. . 中國時報. 2008-06-25 (中文(臺灣)).
- 張仁豪. . 聯合報. 1999-03-19 (中文(臺灣)).
- 張凱翔. . 自由時報. 2017-03-28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中文(臺灣)).
- 王嘉陵. . 聯合晚報. 1997-10-21 (中文(臺灣)).
- 董孟郎. . 中國時報. 1998-05-22 (中文(臺灣)).
- 張企群. . 中國時報. 2000-02-27 (中文(臺灣)).
- 陳盈珊. . 中國時報. 2003-10-21 (中文(臺灣)).
- 陳盈珊. . 中國時報. 2003-11-10 (中文(臺灣)).
- 郭安家. . 自由時報. 2013-09-03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臺灣)).
- 蔡依蒨. . 中國時報. 2007-11-05 (中文(臺灣)).
- 楊正敏. . 聯合報. 2007-02-07 (中文(臺灣)).
- 陳志豪. . 聯合報. 2006-03-29 (中文(臺灣)).
- 邱瓊玉. . 聯合報. 2009-04-20 (中文(臺灣)).
- 董孟郎. . 中國時報. 2002-04-13 (中文(臺灣)).
- 莊琇閔. . 聯合報. 2010-07-27 (中文(臺灣)).
- 張進安. . 聯合報. 2012-12-05 (中文(臺灣)).
- 邱紹雯. . 自由時報. 2012-03-21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中文(臺灣)).
- 黃文鈴. . 聯合報. 2015-03-03 (中文(臺灣)).
- 江慧珺. . 中國時報. 2014-03-25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中文(臺灣)).
- 郭安家. . 自由時報. 2014-05-16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中文(臺灣)).
- 游蓓茹. . 自由時報. 2015-06-10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