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酬遞減
報酬遞減(英語:)又名收益遞減、報酬遞減法則、收益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1]、產量遞減原則(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ivity)[2],邊際報酬遞減、邊際收益遞減(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邊際報酬遞減法則、邊際回報遞減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3]以及邊際產量遞減法則(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ivity)等,在經濟學中,指在投入生產要素後,每單位生產要素隨著所能提供的產量增加發生遞減的現象。
经济学 |
---|
经济学主题首页 |
早期的經濟學家,忽略了科學與技術的進步可以增加產量,認為在人口的增加下,隨著邊際報酬遞減的影響,會發生人均產出持續下降,造成人類生活在痛苦的水平中,類似的理論在也應用在托馬斯·馬爾薩斯的著作《人口論》中。然而科學與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類沒有發生生產停滯的情況,甚至還抵過人口增加的影響,使人類的生活水平提高。[4]
歷史
最早提出時間為1768年,古典經濟學家安妮·羅伯特·雅克·杜爾哥(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認為,在符合古典經濟學認為的最高產量條件(生產要素比例最適:不管增或減任一的生產要素都會導致產量的下降)的情況下,會有三階段的變化。[5]
- 階段一:邊際產量上升,平均產量上升;
- 階段二:邊際產量遞減,平均產量上升;
- 階段三:平均產量遞減。
經濟學家約翰‧海因里希、馮·杜能、托馬斯·馬爾薩斯及大衛·李嘉圖等人也對此也有所討論,然而其中開始引起關注的是大衛·李嘉圖與托馬斯·馬爾薩斯間的討論:[6]
- 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因此生產線由原點開始。
- 生產要素初始投入時邊際報酬最高。
- 邊際報酬持續遞減。
而同樣的概念也應用在托馬斯·馬爾薩斯其著作《人口論》提出的人口鐵律(Iron Law of Population)中。[7]
分析
邊際報酬遞減現象,在經濟學的產量分析中出現,在此分析中,可分為發生於長期與短期兩種不同的假設,而邊際報酬遞減則常出現於產量的短期分析中,長期分析則因科學與技術進步使生產效率改變,邊際報酬也因此發生變化,無法確知影響。
然而在短期也因為生產技術的特性及配合資本投入量的多寡,很難有一個定論,僅能就實證慣律(empirical regularity)顯示[8]。短期產量受到固定的生產要素以及變動的生產要素影響而發生變化,由於一開始時就有固定要素的存在,增加變動的生產要素會增加對固定的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因此邊際產量增加。然而增加到一定量後,由於受限於固定的生產要素的數量,再增加生產要素反而出現不效率,造成邊際報酬遞減。以左圖的短期生產函數為例,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在Α點達到最高點,然後開始遞減(diminish),顯示變動生產要素(variable factors)增加,但固定生產因素(fixed factors)所帶來的產量增長因受限而下降。
参考文献
-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 楊雲明. . 智勝出版社.
-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 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 . 1768.
- David Ricardo. . 1815.
- Thomas Robert Malthus. . London, England: J. Johnson. 1798.
- 張寶塔、蔡攀龍. : 333-3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