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山
政府山(英語:)是香港的一個山丘,位於香港島中環南部,自香港開埠以來直至2011年,一直是香港政府的心臟地帶,是香港名副其實的政治權力中心。然而,這個地名較為少用,一般以中環作為統稱。

歷史
「政府山」可溯源自英國於1841年管治香港後,將花園道、上亞厘畢道、己連拿利、雪廠街及炮台里所圍繞的山坡劃為行政及管治中心,稱為「政府山」。
遊行集會

在2011年前,中區政府合署因作為政府總部,成為香港遊行、集會的主要場地。
1997年香港回歸後,政府當局在1997年11月以保安理由,在中區政府合署周圍築起高鐵欄,由保安員把守,而市民從此不能任意從炮台里或下亞厘畢道進出中區政府合署[1][2]。
1999年12月3日,約2,000名聲稱自己及子女擁有居港權的示威者,因不滿香港終審法院宣判結果,在中區政府合署正門外聚集,兩度與警方發生衝突﹐期間有人投擲花盆﹑石塊及擴音器等雜物,警方出動胡椒噴霧鎮壓,最後需由手持盾牌、全副武裝的機動部隊清場,亦是政府總部首次進行清場行動[3]。
因應遊行集會數字上升,政府在2002年起劃定西閘作為示威區,而中座正門外的示威區則在周二早上開放,供示威者向行政會議請願,但在工作日在中座及西座之間進行集會申請,一般不獲批准;周日及公眾假期在中區政府合署範圍內進行集會請願,則由行政署個別審批,集會人數逾50人或遊行人數逾30人,更需通知警方[4],而當局規定中區政府合署範圍內最多只能同時容納3000人[5]。
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逾50萬名市民上街遊行,以中區政府合署為遊行終點,當年因人潮太多主辦單位在遊行尾聲改以雪廠街為終點,其後七一遊行均以中區政府合署為終點,直至2011年。
2011年,隨着香港政府總部遷往金鐘添馬艦,主辦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在2012年,改以新政府總部東翼廣場為終點。其後遊行的終點站多次轉變,如中環遮打道、金鐘添馬公園及添美道等。
範圍
政府山具體範圍東至花園道,南至上亞厘畢道,西至己連拿利,北至皇后大道中。在這個範圍的政府建築計有中區政府合署(舊政府總部)、禮賓府(香港行政長官官邸)、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前香港終審法院)等等。非政府建築則主要包括香港聖公會聖約翰座堂、會督府及香港動植物公園。
保育政府山
参考文献
- 新聞公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政府新聞公報:新聞資料庫,1997年11月27日(星期四)
- :89:127
- 「警胡椒噴霧驅請願者」《明報》A02,1999年12月4日
- 立法會四題:中區政府合署外的請願活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2年11月27日
- 警方協助所有合法及和平的公眾集會及遊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