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
概述
汉初,社会经济薄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採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2]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文帝与景帝,实际上,孝文竇皇后也在當時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對內方面,文帝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是租率最终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更全免田租。
文帝生活節儉,宮室內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國家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人民負擔,這些都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對外方面,對周邊敌国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文帝去世,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国之乱,之後专心朝政。据说景帝樸素、仁厚、爱民。平定七国之乱後,再沒有大规模用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规模内,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文帝的皇后竇皇后尊崇道家,因此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景帝崇尚黃老之說,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農業,要求重審人心不服的案子,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大量财富,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景象。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漢書·食貨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汉王朝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为后来武帝征伐匈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參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