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朝天宮
新化朝天宮位於臺灣臺南市新化區,主祀天上聖母,為當地公廟[註 1][2]。該廟原稱「大穆降媽祖廟」,與宗教活動大目降十八嬈有著密切關係[1]。
新化朝天宮 | |
---|---|
基本 | |
位置 | 臺灣(中华民国)臺南市新化區太平里中正路534號[1] |
主神 | 天上聖母 |
建立时间 | 明永曆廿年(1666年)或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 |
地圖 | |
沿革
建廟年代
關於朝天宮的由來,有一些是鄭成功來臺後,有漢人進入大目降定居下來,之後於明永曆廿年(1666年)建媽祖廟[註 2][2][1]。而《臺南州祠廟名鑑》則記載朝天宮是在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才創建[2][1],此外另有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的說法[3]。目前在各種說法中,以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有較多學者支持[3]。
發展
朝天宮最初是建在「下港」[註 3],同治元年(1862年)發生大地震後,當地居民在同治六年(1867年)於大目降街中心(三角湧仔)重建朝天宮,並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落成[2][1][3]。
到了日治時期,由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的街道改正措施,朝天宮被以阻礙交通的理由遭到拆毀[2][1]。後來因為新化太子宮的信徒捐獻廟地,朝天宮才於現址重建(1926年─1927年)[2][1][3]。
二次大戰後,因為民國卅五年(1946年)的地震,導致朝天宮前殿倒塌,只剩下後殿[2][1][3]。到了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才在境民倡議下修建,於兩年後(1974年)完工,並舉行甲寅科落成祈安清醮[2][1][3]。
傳說
傳說過去新化有著「八卦蜘蛛穴」,其中心在中山路與中正路交會處,裡頭有蜘蛛精會出來作亂[2][3]。而在同治元年(1862年)的大地震過後,當地廟宇屋舍損害慘重,相傳蜘蛛精作亂而使當地婦女在元宵節後行為怪異,放蕩浪漫[2]。後來在媽祖指示之下,居民乃在「三角湧仔」一帶重建朝天宮,並且集結八保角頭廟宇一同遶境[2][3]。此一繞境活動,後來便發展成當地著名的「大目降十八嬈」[2][3]。
此外朝天宮媽祖也有在二次大戰中接美軍炸彈的傳說,據說由於新化的知母義地區有一座小型機場,所以使得新化地區也成為轟炸目標之一[3]。而在某次轟炸中,天上忽然出現媽祖的形影,用肚兜接住了炸彈[4],將之丟到現在的山腳里山區[3]。
又朝天宮內同祀的神農大帝有「食肉土地公、曝日五穀王」的俗稱[1]。據說在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因為旱災影響到一期水稻的種植,當地居民乃在廟埕搭祈雨壇,請五穀王來祈雨[1]。當時的鎮長、民代與地方耆老等人皆穿上麻衣跪地祈求,經過三天兩夜之後終於下起雨來[1]。不過五谷王的金身則因曝曬在烈日下而受損,日後每逢農曆四月廿六日聖誕,當地農民會虔誠地備置牲禮、水果報恩[1]。
文物
朝天宮內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大穆降移建朝天宮碑記」、昭和二年(1927年)「重修朝天宮碑記」[1]。此外有「水德揚靈」(1813年)、「「降爾遐福」、「恩覃海宇」(1867年)三面古匾[1]。
其中在昭和二年(1927年)「重修朝天宮碑記」上,於捐款者姓名中罕見出現日人姓名[5]。捐款者金子昌太郎是大目降糖業試驗所所長,據說在西來庵事件中經當地名人梁道與區長鍾天德請託下,向日軍說明該事件與新化當地人無關,讓日軍逮捕槍殺16歲以上壯丁的範圍從許縣溪以東改為菜寮溪以東[5]。
註釋及參考來源
註釋
參考來源
- 范勝雄 等著. . 臺南市: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2012-12: 頁182、183. ISBN 978-986-84830-7-1.
- 張耘書.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頁210─215. ISBN 978-986-03-9415-3.
- 許書銘、簡辰全、洪郁程. . 臺南縣政府. 2010-06: 頁211─216. ISBN 978-986-02-3581-4.
- 21–2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2004: 258页.
- 吳淑玲. . 《聯合報》. 2004-11-27: C5 區里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