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線

新店線台北捷運營運中的路線,屬於高運量系統,全線皆為地下路線;行經路線與已經廢止的原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店線相近。路線北起中正紀念堂站,沿羅斯福路、北新路,到終點新店站[1],全長9.3公里。在通車初期原本與淡水線直通營運,後於2014年11月15日改為與松山線和小南門線直通,合稱松山新店線[3](又稱「綠線」)。另有小碧潭支線於七張站分出。

新店線
()
概覽
營運地點 臺灣
臺北市
新北市
服務類型高運量大眾捷運系統
所屬系統台北捷運
目前狀況營運中
起點站中正紀念堂
終點站新店[1]
主要車站古亭
公館[2]
技術數據
路線結構地下
高架小碧潭支線
路線長度9.3公里
最高速度80km/h
車站數目10
平均站距1.03公里
軌距1,435毫米標準軌)(標準軌
電氣化方式750V,第三軌
車輛基地新店機廠
使用车型川崎重工371型381型
列車编组三節車廂為一組,
兩組共六節車廂為一列
開通營運1998年12月24日
首班车由數個站點同時於6點發車
末班车新店 24:00
松山 24:00
南京復興 24:38
中山 24:43
營運者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www.metro.taipei

簡介

新店線「中正紀念堂-古亭」段最初在1998年通車時與中和線一同直通淡水線,營運模式為「淡水-南勢角」,直到1999年11月11日在全線正式通車至新店站後,改為「淡水-新店」列車。新店線列車於2014年11月15日起與松山線小南門線直通運行,由新店站與台電大樓站發車往松山站。同屬綠線的小南門線在2000年通車後,為不影響「淡水-新店」營運模式的正常運作,暫以「西門-中正紀念堂」列車獨立運行於中正紀念堂站西門站,2013年隨信義線通車後,小南門線延駛至台電大樓站,與新店線直通營運,於2014年11月15日起正式與新店線及松山線合併為松山新店線,同時間捷運公司也在捷運站內標示的「淡水線」[註 1]與「小南門線」[註 2]改為松山新店線。

本線另有小碧潭支線自七張站分出,以單線雙向方式行駛(新店線交匯處至七張站除外,該段為免影響新店線,故以雙線雙向行駛),並利用大坪林站與七張站間的袋狀軌調度。

本線於2013年7月31日起採用列車入站廣播提示,僅用於「北投-台電大樓」營運模式,信義線通車後所有列車都開始採用,2014年中「公館-新店區公所」段才開始採用。[註 3]

歷史

  • 本线原于台電大樓站公館站间设有台灣大學站。该站因与相邻两站过近,而于1985年之TTC版本规划中取消设置,并将公館站北移至现址[4][5]
  • 1991年1月:新店線開工。
  • 1998年12月24日:「中正紀念堂-古亭」段正式通車啟用(直通淡水線、中和線,列車行駛區間為「淡水-南勢角」)。
  • 1999年11月11日:「古亭-新店」段隨新店線全線完工而正式通車啟用,新增營運區間「淡水-新店」。
  • 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侵襲台灣,新店線古亭站至中正紀念堂站淹水,台北捷運所有路線停駛,9月19日起新店線採「新店-古亭」模式行車;而因為行控中心無法運作,營運部分只能降低車速及拉長班距。
  • 2001年12月:全線恢復正常營運。
  • 2004年9月29日:隨著小碧潭支線正式通車,新增「七張-小碧潭」營運模式,但由於小碧潭站月台只有三節車廂的空間,在3節單組列車正式上路前先以正線列車支援,直到2006年7月22日為止。
  • 2012年9月30日:隨東門站通車,原「北投-南勢角」區間取消,改為「北投-台電大樓」營運區間。
  • 2013年11月23日:因應信義線完工通車,「北投-台電大樓」營運模式開行最後列車。
  • 2013年11月24日:隨信義線通車,原「北投-台電大樓」區間車取消,改為「西門-台電大樓」營運區間。
  • 2014年3月30日:由於反服貿遊行的關係,中正紀念堂站與淡水線台大醫院站一度湧入大量人潮,於當日下午2點至2點40分啟動列車過站不停模式,運行於中正紀念堂站的淡水線有八班列車過站不停,已恢復正常營運。[6]
  • 2014年4月8日:台北市政府公布松山線通車後的營運模式,松山線將與小南門線、新店線直通運行,營運模式分為「松山-新店」全程車與「松山-台電大樓」區間車。新店線不再與淡水線直通運行,屆時運行15年的「淡水-新店」列車將正式走入歷史。另外,原「西門-台電大樓」小南門線列車也將隨松山線通車後取消,併入綠線直通營運。[7]
  • 2014年10月18日:松山線進行系統試運轉,西門站、小南門站回歸原始設計,固定月臺發車方向,到2014年11月14日止。
  • 2014年11月9日:台電大樓站往新店方向因袋狀軌號誌異常,所有列車都必須經過袋狀軌才能進入主線,惟「西門-台電大樓」小南門線列車必須實施過站不停,於萬隆站的橫渡線掉頭進入第1月台再開至台電大樓站繼續載客。
  • 2014年11月14日:「淡水-新店」營運模式最後一天運行,於凌晨12時於新店站開行最後列車(淡水→新店最後列車:037/038、新店→淡水最後列車:027/028)。
  • 2014年11月15日:松山線通車,採原本規劃的營運模式,分別為「松山-新店」全程車與「松山-台電大樓」區間車,新店線正式與小南門線、松山線接軌直通營運。

列車運行方式

目前營運模式:

  • 「松山-新店」列車:2014年11月15日松山線通車後,新店線已經不再與淡水線直通營運,改經由小南門線與松山線直通營運,此為全程車模式。[7]
  • 「松山-台電大樓」列車:由原「西門-台電大樓」從西門站延駛至松山站,為綠線的區間車。23時以後不開行。

營運時間與班距

  • 營運時間:05:50~01:07
  • 平均班距
    • 平常日(週一至週五)
      • 尖峰時段(07:00~09:00,17:00~19:30):約4~6分鐘,重疊區間[註 4]約3分鐘。
      • 離峰時段(06:00~07:00,09:00~17:00):約6~8分鐘。
      • 23:00以後:約12分鐘(僅行駛【松山-新店】模式)。
    • 例假日(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
      • 06:00~09:00:約8~12分鐘(僅行駛【松山-新店】模式)
      • 09:00~23:00:約6~8分鐘。
      • 23:00以後:約12分鐘(僅行駛【松山-新店】模式)。[8]

車站

車站編號 車站名稱 交會路線 站體型式 所在地
中文 英文
新店線
(上接小南門線
G10 中正紀念堂
南門
  淡水信義線
  萬大-中和-樹林線
地下

中正區
G09 古亭   中和新蘆線
G08 台電大樓 中正區
大安區
G07 公館
台灣大學
G06 萬隆 文山區
G05 景美
G04 大坪林   環狀線

新店區
G03 七張   小潭支線
G02 新店區公所
G01 新店
碧潭

紀念章

本線於2015年2月11日開始採用「車站專屬紀念章戳」,各站的紀念章如下[9]

以「中正紀念堂主體」為主圖。
紀州庵師範大學為主題。
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位於本站與公館站中間的台電大樓為主題。
國立台灣大學自來水博物館為主題。
以台北花木批發市場、景美運動公園與義芳居古厝為主題。
以當地的仙跡岩與步道上的涼亭為主題。
以本站的共構大樓與劉氏文記堂為主題。
以本站的共構大樓、農作時代的犁田與鄰近的原野公園為主題。
以大香山慈音巖與具有楓香大道美稱的中華路為主題。
碧潭大橋與天鵝船為主題。
以本站大廳、月台與遠方的陽光橋為主題。

參考資料

註釋

  1. 新店線的古亭站在松山線通車前,站內標示皆暫時以淡水線的名義稱呼。
  2. 原標示於西門站、小南門站、中正紀念堂站綠線月台。
  3. 除新店站外,各站與重疊區間的廣播提示為「1月台列車往松山」、「2月台列車往新店(台電大樓)」(除中正紀念堂站、古亭站與台電大樓站外),台電大樓站為區間車的端點站,列車抵達該站第二月台後會變更為「2月台列車不載客,請改搭下一班列車」。
  4. 重疊區間係指「中正紀念堂-台電大樓」區間

參考文獻

  1. 新店線路線說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8-08-28
  2. .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2021-07-15 [202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3. .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4-10-11 [2014-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2).
  4. 交通部;運輸計劃委員會. . 台北市: 台北市;交通部運輸計劃委員會. 1983 (中文).
  5. 台北市捷運局東區工程處. . 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09 (中文).
  6. 北捷首度因遊行 機動過站不停.聯合新聞網.2014-03-31 存檔,存档日期2014-04-13.
  7. .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4-04-08 [2014-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8. .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9. 台北捷運公司. (PDF). 台北捷運公司.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