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宝城郭列表
日本国宝城郭列表记录所有现存登记为国宝的城郭。獲國寶認定的現存城楼建筑共有19栋,分别登记在9件国宝名称下,属于5座不同的城堡。这些城堡始建于17世纪,原本用于日本各地军事领主居住和办公,兼有军事、起居和政治功用。明治维新后,大部分城堡被废弃,直到20世纪,政府重新对这些建筑加以保护和修缮。日本政府將这些建筑登记为日本国宝,其中更有部分得以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这些建筑都已被开放,成为当地的热门旅游景点之一。
日本城堡历史
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的日本战国时代,称为大名的强大的军事领主,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等,纷纷力图以武力统一日本[2]。割据势力的存在使得军事冲突持续不断。出于战争需要,各领主建造了许多防御工事和城堡。现存日本城堡的建筑多为安土桃山时代和早期江户时代风格[2]。
从1576年到1579年,大名织田信长建造了安土城,由此开启了日本城堡建造的新时代[3]。从平安到室町时代早期的日本城堡都只是建在山顶用于军事的木制据点,风格朴素[4];而安土城之后的城堡多以其为范本,具有高大的建筑和美观的装饰[5][6]。安土城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城堡在功能上的转变,从原本仅仅是堡垒或军事要塞变成一个地区的政治象征以及文化和经济中心[7]。新风格的城堡从此成为大名及其家人和家臣们的居所。由于建造这样一座奢华的建筑花费巨大,安土城风格的城堡也起到了突出大名的权力和威望的作用[2][8]。
这些新式城堡以木头和灰泥建造于石质地基之上。一般来说,主楼或称天守阁位于城堡的最高点,周围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外郭,包括有小天守阁、橹[lower-alpha 1]和渡橹[lower-alpha 2]等形成城郭[12]。
在1596年至1615年期间日本各地陆续建造了大约100座城堡[6]。城堡修建的鼎盛时期出现在1600年到1615年间[13]。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打败了丰臣氏,丰臣氏剩余的部队最终在1615年的大阪之役中被消灭,从而开启了江户幕府时代[2][14]。江户幕府颁布了《一国一城令》,仅允许大名们在各令制国内保留一座自己居住的城堡,其余的全都拆除[15][16],并在1620年完全禁止新城的建造[17]。到了19世纪末的明治维新时代,绝大部分城堡已经处于被废弃的状态。一些城堡被视为上一个时代统治精英的象征,被拆除后作为木材和铁件出售[18]。部分城堡则被大火、地震或台风摧毁[10]。只有十二座城堡仍旧保有被认为是原始设计的天守(现存天守)[5]。
日本国宝城楼
自1897年开始,日本一直使用“国宝”一词来表示文化财产[19]。这一术语的定义和标准自问世以来已经有所变化。当前这些城堡建筑符合目前的定义,并在1951年6月9日《文化财产保护法》实施时被指定为国宝。这些文物是由文部科学省根据其“具有特别高的历史或艺术价值”所选定的[20][21]。这其中,姬路城整体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1]。
特点
![日本国宝城郭列表在日本的位置](../I/Japan_location_map_with_side_map_of_the_Ryukyu_Islands.svg.png.webp)
![松本城](../I/Red_pog.svg.png.webp)
![姬路城](../I/Red_pog.svg.png.webp)
![彦根城](../I/Red_pog.svg.png.webp)
![松江城](../I/Red_pog.svg.png.webp)
![犬山城](../I/Red_pog.svg.png.webp)
这份名单列出了文部科学省认定的9件国宝建筑物,分别来自从安土桃山时代晚期到江户时代早期建造的5座城堡。然而,国宝城楼的数量实际上更多,在文部科学省文化厅网站上,多栋城楼建筑被合并成一件国宝[註 1][註 2]。名单列出的建筑包括主城(天守)、瞭望塔(橹)和连接走廊(渡橹)[21]。
现有的19栋日本国宝城楼建筑分布在5座城堡中:姬路城有8栋[22],松本城有5栋国宝建筑,彦根城和松江城分别有3栋和2栋。通常来说,城堡被依照其所在地的地形分成三类:依山而建的“山城”;在平原兴建的“平城”,例如松本城;在平原山丘上修筑的“平山城”,如姬路城、犬山城和松江城等[23][lower-alpha 3]。城堡的天守以两种方式来建造。在“望楼型”风格中,天守的顶部是由一种称为“望楼”的瞭望塔式建筑组成。这种望楼建筑在一阶或多阶高大的入母屋顶上[25][26],望楼与下面的入母屋造在结构上相互独立[27]。彦根城、姬路城、犬山城和松江城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以松本城为代表的“层塔型()”[27]建造在正方形的石头基座上[28],每一层在保持几乎相同的形状下都比下面一层略小[29],各层之间以柱子贯通支撑[27]。
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主楼(天守阁)才能独立于其他结构(称为“独立式”[27])。一般来说,天守会通过“渡橹”(称为“连结式”[27])或者直接(称为“复合式”[27])与作为入口的“橹”[lower-alpha 4]或者小天守相连[31][32]。松本城则是同时拥有两种形式的复合连结式,北面经渡橹与乾小天守相接,东面经辰巳附橹与月见橹相接[33]。姬路城的大天守与三座小天守经四栋渡橹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庭院[29][34],这种入口位于中庭的样式则称为“连立式”[27]。一座典型的天守从外观看有三到七层,但它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地上层数可能与外观不同[35]。姬路城、犬山城[36]、松江城[37]和松本城[38]的大天守内部比从外面看到的要多一层。
用法
表的列(图像除外)可以按箭头符号进行排序。下面概述了表中包含的内容以及排序方式。
国宝名录
注释
备注
- 彦根城的多栋国宝城楼在文部科学省网站上被登记在一个名称下,仅在本列表中为了便于阅读而将单栋国宝城楼分拆出来。
- 松本城的多栋国宝城楼在文部科学省网站上被登记在一个名称下,仅在本列表中为了便于阅读而将单栋国宝城楼分拆出来。
- 姬路城的四条渡橹分别被标为“伊”、“吕”、“波”、“仁”,分别对应着“A”、“B”、“C”、“D”。
- 松江城的多栋国宝城楼在文部科学省网站上被登记在一个编号下整体作为单一国宝,仅在本列表中为了便于阅读而将单栋国宝城楼分拆出来。
解说
- 一座城堡有多个天守阁时,最大的称之为大天守阁,其余为小天守阁。天守阁一般四面都有窗,有超过四层屋顶[9]。橹比小天守阁规模更小[10],一般只有两层屋顶且面向城内的一侧没有狭间和窗户[9]。
- “渡橹”是连接天守阁或者橹,方便士兵移动的带墙通道。平时作为仓库,战时移除内部的隔板可供武士对外进行攻击的也叫“多闻橹”。[11]
- 有些来源也会包含另一种类型,“水城”,指临水而建的城堡。[24]
- 瞭望台,战时用作士兵瞭望和射箭,平时用于存贮粮食或者兵器。[30]
- 本瓦葺:由平坦的宽凹瓦和覆盖前者接缝的半圆柱形凸瓦组成的瓦屋顶。[42]
- 切妻破风:切妻式屋顶山面的三角形部分。[43]
- 千鸟破风:附加在屋顶斜面上的三角形部分,用来额外增加采光通风等。[43]
- 入屋母破风:入母屋式屋顶与屋脊垂直相交山面突出的三角部分。[43]
- 火灯窗:上部呈曲形如火焰状的窗户。[43][44]
- 另有来源描述为2重3阶。[46]
- 另有来源描述为2重3阶。[46]
- 另有来源描述为2重3阶。[46]
- 另有来源描述为2重2阶。[46]
- 另有来源描述为5层6阶。[37]
- 另有来源指1950年重建。[66]
- 掌权者,如将军到家臣的家里进行拜访的活动。[72]
- 船底天井:一种天花板样式,像倒扣的船底一样中间高两侧低。[69]
- 舞良户:一种日式窗,以绵板镶嵌在窗框间,再在表面密集的覆上称为“舞良子”的细木条。[69]
- 狭间:天守、橹等建筑墙面上用于对外防御的开口,有三角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可以从此对外进行射击。[11][73]
参考资料
- Turnbull & Dennis 2003,第52頁
- Deal 2007,第315頁
- Coaldrake 1996,第104頁
- 日本武士战争史,第79頁
- Nishi & Hozumi 1996,第93頁
- Coaldrake 1996,第106頁
- 日本建筑史序说,第139-141頁
- Coaldrake 1996,第105-106頁
- 日本名所解剖书,第66頁
- 穷游锦囊:日本,细说日本
- 日本名所解剖书,第67頁
- Turnbull & Dennis 2003,第21頁
- 探寻中世和近世日本文明,第454頁
- Coaldrake 1996,第105頁
- 图说日本美术史,第248-249頁
- 日本近世史,第45頁
- 探寻中世和近世日本文明,第455頁
- 美丽英文,第209頁
- Coaldrake 1996,第248頁
- (PDF). 文化厅, Cultural Properties Department. 2017-03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16) (日语).
- . 文化厅.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2) (日语).
- 图说世界著名建筑,第130頁
- Deal 2007,第316頁
- 日本建筑的艺术,第100頁
- . JAANUS –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Art Net User System.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世界绝美建筑,第82頁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10頁
- . JAANUS –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Art Net User System.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jcastle.info.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 战国日本 1 时间的滋味,第244頁
- . JAANUS –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Art Net User System.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JAANUS –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Art Net User System.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 畅游日本,第99頁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56頁
- Turnbull & Dennis 2003,第10頁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70頁
- 日本百科辞典,第832頁
- 日本名所解剖书,第126頁
- . jcastle.info.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66頁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67頁
- . JAANUS –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Art Net User System.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英语).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11頁
- 内外的美学 窗设计的32个创意法则,第12頁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日语).
- 时代建筑. 1994年03期,第54頁
- . 姬路市. [200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4) (日语).
- 建筑文化与职业素养,第68頁
- . 姬路市. [200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6) (日语).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59頁
- 战国日本 1 时间的滋味,第243-244頁
- . 姬路市. [200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4) (日语).
- . 姬路市. [200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4) (日语).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日语).
- . 姬路市. [200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8) (日语).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日语).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日语).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日语).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日语).
- . Japanese 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 [201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71頁
- 室内设计风格详解,第33頁
- . jcastle.info.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 . 松江市.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日语).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日语).
- 世界名胜词典,第623頁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日语).
- 日本名所解剖书,第127頁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64頁
- 战国日本 1 时间的滋味,第250頁
- . kunishitei.bunka.go.jp. [2020-12-21] (日语).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62頁
- 日本名城解剖书,第54頁
参考书目
- Cluzel, Jean-Sébastien. illustrated. Editions Faton. 2008 [2011-07-20]. ISBN 978-2-87844-107-9 (法语).
- Coaldrake, William Howard. . Nissan Institute/Routledge Japanese studies illustrated. Routledge. 1996 [2009-11-22]. ISBN 978-0-415-05754-7 (英语).
- Deal, William E. illustrated, revis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73] [2009-11-10]. ISBN 978-0-19-53312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1) (英语).
- Nishi, Kazuo; Hozumi, Kazuo. illustrated.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96 [1983] [2009-11-11]. ISBN 978-4-7700-19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4) (英语).
- Turnbull, Stephen; Dennis, Peter. . Fortress Series 5. Osprey Publishing. 2003 [2009-11-11]. ISBN 978-1-84176-42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英语).
- (日)二阶幸惠 著; 章绮雯 译. . 第1版. 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8-08. ISBN 978-7-5514-2166-9. OCLC 1083149469 (中文(中国大陆)).
- 魏新 编著. 第1版.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5-11. ISBN 978-7-5639-4432-3. OCLC 994247004 (中文(中国大陆)).
- (日)茂吕美耶. . . 茂吕美耶作品历史系列 第1版.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06. ISBN 978-7-5633-9894-2. OCLC 886173154 (中文(中国大陆)).
- (日)米泽贵纪 著; (日)中川武 监修; 史诗 译. 第1版. 海口: 南海出版社. 2016-10. ISBN 978-7-5442-8491-2. OCLC 995052248 (中文(中国大陆)).
- 太田博太郎; 路秉杰; 包慕萍. 第1版.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10. ISBN 978-7-5608-6525-6. OCLC 1020363290 (中文(中国大陆)).
- 日本STUDIOWORK工作室; 史诗 译. 第1版. 海口: 南海出版社. 2016-06. ISBN 978-7-5442-6278-1. OCLC 1020365552 (中文(中国大陆)).
- 蔡景晖 编著; 张轶. . 穷游锦囊 第1版. 海口: 南海出版社. 2016-01. ISBN 978-7-5442-6281-1. OCLC 994287123 (中文(中国大陆)).
- (日)中山繁信 著. 第1版.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7-06. ISBN 978-7-5680-2765-6 (中文(中国大陆)).
- 凯风. 第1版. 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9-01. ISBN 978-7-80221-697-6 (中文(中国大陆)).
- 《亲历者》编辑部 编著. 第1版.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5-07. ISBN 978-7-113-20271-2 (中文(中国大陆)).
- 凤凰空间·华南编辑部 (编). 第1版.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4. ISBN 978-7-5713-0147-7 (中文(中国大陆)).
- 高书全 等主编. 第1版.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0-05. ISBN 7-206-00734-1 (中文(中国大陆)).
- 新华社国际资料编辑组编. 第1版.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6-04. CSBN 17203·023 (中文(中国大陆)).
- 孙志春 总主编; 苏晓华; 孙超; 杨清; 孔珊珊; 王玉; 杨芳; 张燕. .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05. ISBN 978-7-5682-5604-9 (中文(中国大陆)).
- (日)辻惟雄 著, 1932-; 蔡敦达, 1957-; 邬利明 译. . 阅读日本书系 第1版.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10. ISBN 978-7-108-05460-9. OCLC 965145204 (中文(中国大陆)).
- 龙升. . . 悦读日本 第1版.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08. ISBN 978-7-313-19399-5. OCLC 1097897543 (中文(中国大陆)).
- 余莉; 王婉俊. . . 紫云文心·魁文馆 第1版.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4-11. ISBN 978-7-5500-0848-9. OCLC 913317708 (中文(中国大陆)).
- 王子午. 第1版.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8-09. ISBN 978-7-5472-5385-4. OCLC 1097970542 (中文(中国大陆)).
- 迪尔 W. E.; 刘曙野. . 探寻古文明丛书 第1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10. ISBN 978-7-100-07145-1. OCLC 886160543 (中文(中国大陆)).
- 李卓; 许译兮; 郭丽. . 东方文化集成 第1版. 北京: 昆仑出版社. 2016-10. ISBN 978-7-80239-218-2. OCLC 1050889157 (中文(中国大陆)).
- (加)大卫·扬; (加)美智子·扬; 王冲 译. 第1版.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6. ISBN 978-7-5680-5085-2. OCLC 1124720504 (中文(中国大陆)).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National Treasure cast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