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华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日本(大日本帝國日本國)驻中國(清朝中華民國滿洲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历任大使名录。

日本驻华大使
現任
金杉宪治

2023年12月19日就任
官邸中国 北京市
提名者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
首任小川平四郎
设立1973年4月3日
网站中文版 / 日文版

历任日本驻华大使

日本驻清朝公使(1873年-1911年)

1871年9月13日,中日簽訂《中日修好條規》,約定雙方互派外交使節。1873年,日本派遣外務卿副島種臣為特命全權大使,來華辦理換約事宜,同時恭賀同治帝親政和大婚。6月28日,副島種臣致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因日本尚未設置駐京使臣,暫時委託俄國公使倭良嘎哩代辦日本在華交涉。6月29日,副島種臣在北京與各國駐華公使一同覲見同治帝,這是中國皇帝近代首次接見各國公使。[1][2]

姓名
(中文)
姓名
(日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免职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山田顯義 1873年11月24日 未到任 1874年2月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柳原前光 1874年2月 1874年5月28日 1874年11月25日[1][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森有禮 1875年1月6日[2] 1878年4月24日[2](一說3月10日[1]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鄭永寧 1878年4月24日[2](一說3月10日[1] 1879年4月25日[2](一說3月8日[1] 書記官 临时代办
宍戶璣 1879年4月25日[2](一說3月8日[1] 1881年1月10日[1](一說1月11日[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田邊太一 1881年1月10日[1](一說1月11日[2] 1882年10月25日[1][2] 外務大書記官 临时代办
榎本武扬 1882年10月25日[2](一說8月12日[1] 1885年9月11日[1][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島田胤則 1885年9月11日[1][2] 1886年5月2日[1][2] 外務省書記官 临时代办
鹽田三郎 1886年5月2日[2](一說3月11日[1] 1889年5月12日[1][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北京于任上去世
大鳥圭介 1889年6月3日 1894年11月10日 1893年6月1日[1][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橋口直右衛門 1893年6月1日[1][2] 1893年11月20日[1](一說11月22日[2] 公使館書記官 临时代办
小村壽太郎 1893年11月20日[1](一說11月22日[2] 1894年8月1日[1](一說1895年5月24日[2] 一等書記官 临时代办
林董 1895年5月21日 1895年6月22日[1](一說1895年5月24日[2] 1897年3月4日 1896年11月3日[1](一說11月2日[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內田康哉 1896年11月3日[1](一說11月2日[2] 1897年6月12日[1][2] 一等書記官 临时代办
矢野文雄 1897年3月11日 1897年6月12日[1][2] 1899年12月27日 1899年11月27日[1][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西德二郎 1899年10月11日 1899年11月27日[1][2] 1901年1月25日 1901年1月6日[1][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小村壽太郎 1900年12月19日 1901年1月6日[1][2] 1901年9月21日 1901年11月14日[1][2]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內田康哉 1901年9月21日 1901年11月14日 1902年1月22日 1906年6月9日 1906年5月7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林權助 1906年6月9日 1906年7月17日 1906年8月21日 1908年6月6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伊集院彥吉 1908年6月6日 1908年10月26日 1913年6月22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日本驻中华民国公使(1912年-1935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日本继续派遣驻华公使。1935年,两国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改派驻华大使。

姓名
(中文)
姓名
(日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免职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伊集院彥吉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1913年6月22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原驻大清国公使
山座圓次郎 1913年6月22日 1913年7月27日 1913年11月17日[3] 1914年5月28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北京任上去世
日置益 1914年8月20日[1] 1914年8月26日[4] 1916年7月16日[1]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林權助 1916年7月4日 1916年8月14日[1] 1916年8月19日[5] 1918年12月5日[1]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小幡酉吉 1918年12月5日[1] 1918年12月27日[6] 1923年[1]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芳澤謙吉 1923年5月31日 1923年7月16日[7] 1929年6月3日[8] 1929年8月20日[1]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向国民政府递交国书
佐分利貞男 1929年8月29日 1929年10月7日[9] 1929年11月29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1929年11月29日在日本箱根自杀
堀內謙介 1929年12月11日[1] 參事官 临时代办
重光葵 1931年6月6日[1] 1931年8月6日[1] 临时代办 升任公使
重光葵 1931年8月6日 1931年8月6日[1] 1931年9月14日[10] 1932年6月17日[1]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有吉明 1932年7月26日 1932年9月4日[1] 1932年9月28日[11] 1935年5月17日[1]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升任大使

日本驻中华民国大使(1935年-1940年)

1935年5月17日,中日两国晉升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國即以驻日公使蔣作賓為駐日大使,日本即以驻华公使有吉明為駐華大使。1938年1月,日本不再承认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表中国,但仍然保留驻华大使馆在日本占领区活动。1940年,日本承认汪精卫政权代表中国,并向该政权派遣大使。

姓名
(中文)
姓名
(日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免职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有吉明 1935年5月17日 1935年5月17日[1] 1935年6月14日[12] 1936年2月7日 1936年2月7日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有田八郎 1936年2月7日 1936年2月26日 1936年3月6日[13] 1936年3月24日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川越茂 1936年4月17日 1936年6月22日[1] 1936年7月3日[14] 1938年1月18日 1938年1月28日[15]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森島守人 1938年1月18日[1] 1940年1月25日[1] 參事官 临时代办
藤井啟之助 1940年1月25日[1] 1940年4月1日[1] 參事官 临时代办

附:日本驻满洲国大使(1932年-1945年)

1932年3月1日,日本的傀儡国满洲国成立。9月15日,双方签订《日满议定书》,建立外交关系。12月1日,日本驻满洲国大使馆正式开馆[16]。历任关东军司令官、总司令官兼任驻满洲国大使。

姓名
(中文)
姓名
(日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免职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武藤信義 1932年11月30日[17] 1932年12月23日[18] 1933年7月27日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任内去世
菱刈隆 1933年7月28日[19] 1933年8月25日[20] 1934年12月10日[21]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南次郎 1934年12月10日[21] 1934年12月27日[22] 1936年3月6日[23]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植田謙吉 1936年3月6日[24] 1936年3月30日[25] 1939年9月7日[26]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梅津美治郎 1939年9月7日[26] 1939年9月19日[27] 1944年7月18日[28]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山田乙三 1944年7月18日[28] 1944年7月31日[29] 1945年8月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日本驻中华民国(汪精卫政权)大使(1940年-1945年)

1940年3月30日,日本的傀儡政權——汪精衛政權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之名義在南京成立。1940年4月1日日本任命阿部信行為駐南京大使。

姓名
(中文)
姓名
(日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免职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阿部信行 1940年4月1日[30] 1940年4月23日 1940年12月26日[31]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本多熊太郎 1940年12月7日[32] 1940年12月28日[33][34] 1941年12月19日[35]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重光葵 1941年12月19日[36] 1942年1月12日[37] 1943年4月20日[38]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谷正之 1943年4月28日[39] 1943年5月17日 1945年8月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日本驻中华民国大使(1952年-1972年)

1952年4月28日,中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署《中日和平条约》,恢复外交关系。8月5日,条约生效,日本裁撤日本驻台北海外事务所,改设驻华大使馆,派遣驻华大使。1972年9月29日,中华民国政府与日本断交。11月30日,日本大使离境回国。

姓名
(中文)
姓名
(日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免职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芳澤謙吉 1952年8月25日 1952年10月1日 1952年10月6日[40] 1954年12月19日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堀內謙介 1955年11月17日 1955年12月21日 1955年12月27日[41] 1959年3月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井口貞夫 1959年4月7日 1959年4月14日[42] 1962年11月25日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木村四郎七 1962年 1963年1月10日 1963年1月18日[43] 1966年2月5日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島津久大 1966年9月22日 1966年9月27日[44] 1969年6月10日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板垣修 1969年6月20日 1969年6月26日[45] 1972年1月30日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宇山厚 1972年3月11日 1972年3月18日[46] 1972年11月30日[47]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附: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北京联络处首席代表(1965年-1973年)

1964年4月,廖承志办事处和高碕办事处达成互设联络事务所的协议,1965年1月,高碕办事处驻北京联络事务所成立。1968年,更名为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北京联络处。1973年12月,联络处关闭。

姓名
(中文)
姓名
(日文)
任命 到任 免职 离任 职务 备注
相马常敏 1965年1月26日[48] 1966年 首席代表
宫本治男 1971年 代理首席代表
安田佳三 1971年 1974年1月2日[49] 首席代表

日本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1973年至今)

1972年9月25日至9月30日,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請訪問中华人民共和国。1972年9月29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双方决定自即日起邦交正常化。1973年1月设立日本驻华大使馆,2月设立中国驻日本大使馆,3月中国首任驻日大使陈楚及日本首任驻华大使小川平四郎均到任。[50][51]

姓名
(中文)
姓名
(日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免职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林祐一 1973年1月10日[52] 1973年3月 公使 临时代办 筹备开馆
小川平四郎 1973年2月8日[53] 1973年3月31日[54] 1973年4月3日[55] 1977年7月4日[56]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佐藤正二 1977年8月10日[57] 1977年8月22日[58] 1979年5月[59]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吉田健三 1979年6月15日 1979年6月20日[60] 1981年10月[61]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鹿取泰卫 1981年10月 1981年10月24日[62] 1984年7月[63]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中江要介 1984年8月4日 1984年8月11日[64] 1987年10月[65]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中岛敏次郎 1987年11月10日 1987年11月17日[66] 1989年9月[67]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桥本恕 1989年11月1日 1989年11月9日[68] 1992年11月[69]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国广道彦 1992年12月28日 1993年3月1日[70] 1995年3月[71]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佐藤嘉恭 1995年3月29日 1995年4月8日[72] 1998年5月[73]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谷野作太郎 1998年5月12日 1998年5月15日[74] 2001年3月[75]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阿南惟茂 2001年3月2日 2001年3月20日[76] 2006年4月1日[77]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宫本雄二 2006年4月10日 2006年6月10日[78] 2010年7月21日[79]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丹羽宇一郎 2010年6月17日[80] 2010年7月31日[81] 2010年9月3日[82] 2012年11月28日[83]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西宮伸一 2012年9月11日[84] 未到任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赴任前去世[85]
木寺昌人 2012年10月5日[86] 2012年12月25日[87] 2013年1月17日[88] 2016年5月10日[89]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橫井裕 2016年3月25日[90] 2016年5月15日[91] 2016年5月17日[92] 2020年11月15日[93]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垂秀夫 2020年9月11日[94] 2020年11月25日[95] 2021年4月14日[96] 2023年12月6日[97]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金杉憲治 2023年12月19日[98][99] 2024年1月30日[100] 现任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长(1972年至今)

注释

  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编). (PDF).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7).
  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 (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3.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1: 579.
  4.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2: 303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09).
  5.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2: 492.
  6.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2: 763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7. 新日使芳泽抵京.《申报》1923年7月20日第2版
  8.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6: 283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9.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9: 242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31).
  10.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91: 407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11.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7: 516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12.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7: 568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13.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7: 518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14.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8: 46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15.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9: 140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16. . 1932-12-01: 4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17. . 1932-12-01: 8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18. . 1932-11: 247.
  19. . 1933-07-29: 799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20. 政协吉林省委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 . 大连: 大连出版社. 1990: 38.
  21. . 1934-12-11: 295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22. 赵继敏; 张立宪 (编). .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2: 107.
  23. . 1936-03-07: 145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24. . 1936-03-07: 146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25. 沈燕.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 338.
  26. . 1939-09-08: 265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27. 伪皇宫陈列馆 (编). .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 273.
  28. . 1944-07-19: 286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29. 伪皇宫陈列馆 (编). .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 445.
  30. : 122. 1940-04-02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31. . 1940-12-27: 1040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32. . 1940-12-09: 294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33. 汪精卫政权《外交公报》第22期,第22页,<日驻华大使本多熊太郎呈递国书纪略>
  34.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94: 930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35. : 703. 1941-12-20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36. : 704. 1941-12-20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37. 汪精卫政权《外交公报》第59期,第35页,<日本重光大使呈递国书志盛>
  38. : 553. 1943-04-20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39. . 1943-05-01: 18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40.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96: 333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41.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90: 1254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9-27).
  42.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99: 628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9-27).
  43.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99: 61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9-27).
  44.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91: 559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45.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2001: 886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46.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0: 837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47.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1983: 384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31).
  48. 日本高碕办事处负责人冈崎等到京.《人民日报》1965年1月27日第2版
  49. 外事往来.《人民日报》1974年1月3日第4版
  5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5).
  51. . 日本驻华大使馆. 2023-02-08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9).
  52. 日本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林祐一到京.《人民日报》1973年1月11日第3版
  53. . 参考消息. 1973-02-10: 4. 政府在八日上午的传阅文件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以外务省研修所所长小川平四郎充任首任驻中国大使,并于当天加委
  54. 日本首任驻华大使小川平四郎到京.《人民日报》1973年4月1日第4版
  55. 日本国首任驻华大使小川平四郎向董必武代主席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73年4月4日第4版
  56. 小川平四郎大使离任回国.《人民日报》1977年7月5日第4版
  57. 黄华外长会见日本新任驻中国大使.《人民日报》1977年8月13日第4版
  58. 日本国新任驻华大使向乌兰夫副委员长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77年8月24日第6版
  59. 邓小平副总理邓颖超副委员长会见佐藤大使.《人民日报》1979年5月25日第1版
  60. 日本大使向乌兰夫副委员长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79年6月21日第5版
  61. 黄华会见日本大使吉田健三.《人民日报》1981年10月9日第4版
  62. 日本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81年10月25日第4版
  63. 日中协会迎送日前任和新任驻华大使.《人民日报》1984年8月1日第6版
  64. 日本新任驻华大使向李先念主席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84年8月12日第4版
  65. 赵总理会见中江大使强调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感谢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贷款 要尽快解决光华寮等政治问题.《人民日报》1987年10月7日第1版
  66. 日本国新大使向乌兰夫递交国书.《人民日报》1987年11月18日第4版
  67. 李鹏会见即将离任的日本大使时重申中国重视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人民日报》1989年9月26日第1版
  68. 杨尚昆接受日本新大使国书.《人民日报》1989年11月10日第3版
  69. 李鹏会见四国离到任大使.《人民日报》1992年11月27日第4版
  70. 杨尚昆主席接受三国新任驻华大使国书.《人民日报》1993年3月2日第4版
  71. 外事简讯.《人民日报》1995年3月14日第4版
  72. 江泽民接受五国大使国书.《人民日报》1995年4月9日第4版
  73. 朱镕基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第1版
  74. . 新华网. 2000-12-31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3-26).
  75. 朱镕基会见14国离、到任大使.《人民日报》2001年2月27日第4版
  76. 江泽民接受四国大使国书.《人民日报》2001年3月21日第4版
  77. . 新浪新闻. 2006-04-11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78. . 中国政府网. 2006-06-10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79. . 腾讯新闻. 2010-07-21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80. . 日本经济新闻. 2010-06-15 [201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81. . 凤凰网. 2010-07-31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1).
  82. . 新华网. 2010-09-03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6).
  83. . 人民网. 2012-11-27 [2012-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84. . 中国新闻网. 2012-09-11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7).
  85. . NHK. 2012-09-16 [2012-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8).
  86. . 人民网. 2012-10-05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87. . 中国新闻网. 2012-12-25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88. . 新华网. 2013-01-17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1).
  89. . 封面新闻. 2016-05-09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90. . 新华网. 2016-03-25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91. . 人民网. 2016-05-16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92. . 新华网. 2016-05-17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0).
  9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0-11-13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94. . NHK. 2020-09-11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日语).
  9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0-12-11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96. . 新华网. 2021-04-14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6).
  97. . 日经中文网. 2023-12-05 [2023-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98. . 日本駐華大使館. 2023-12-19 [202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9).
  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3-12-22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2).
  100. . 新华网. 2024-01-30 [2024-01-30].

參考資料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编). (PDF).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7).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 (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