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戲

南戲中國戲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戲劇類型,元朝流行於中國南方,為區別同時代的「北曲雜劇」,後人稱之為南曲戲文溫州南戲戲文

歷史

南戲誕生於北宋南宋交接年間的浙江溫州,故稱為「溫州雜劇」或「永嘉戲曲」。元朝末年發展到巔峰,中葉後逐漸被新興的崑山腔所替代,並演化為的主要戲劇——傳奇

起源

據明代祝允明的《猥談》記載:「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而徐渭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完成的《南詞敘錄》一書中記載:「南戲始於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兩種實首之……其盛則自南渡,號曰『永嘉雜劇』,又曰『鶻伶聲嗽』。」

北宋時的溫州是繁榮的港口城市,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後商品經濟更加活躍。原本流行於農村民間的歌舞小戲和俚巷歌謠進入城市,業餘戲班也成為職業劇團。在吸取了市民中流行的民歌小調或諸宮調、雜劇的長處後,形成了一種新的戲曲形式。

發展

早期南戲的創作者多為民間的「書會才人」,文字比較俚俗,保留了不少坊巷舊名和方言土語。在宋代,南戲流行於民間,不為士大夫所重視,甚至遭到禁止。理學朱熹漳州知府時,也曾禁止當地戲曲演出。現存的南戲劇本大多已經過明代文人的修改。

元代,南戲已走出溫州等東部地區,流行於中國各地。南曲北上與北劇南下,南北交流的機會大大增加。北方作家參與了南戲聲腔的改造和劇本的編寫,雜劇演員也加入了南戲的演出,南北戲文的交流,為南戲和雜劇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南戲也在這個時期得到了高度發展,現存二百多種南戲劇目,絕大部分是元代的作品。

尾聲

由元末至明嘉靖末年,南戲開始運用北曲角色種類漸增,而文人雅士介入,最終使南戲轉型,成為傳奇

自元末《琵琶記》後,南戲開始由民間的傳唱文學逐漸變為文人的創作。明代流行的南戲聲腔有海鹽腔餘姚腔崑山腔弋陽腔,其中海鹽腔在明中葉前勢力最盛,弋陽腔長期流行於民間,直至清代;崑山腔在嘉靖間經過魏良輔改革後,成為文人士大夫的最愛。明代中葉以後,由崑山腔演唱的「傳奇」興盛,南戲在戲曲史上逐漸為傳奇所取代。

體制

「南曲戲文」跟的「北曲雜劇」有很大的不同,它在表演的體制與結構上都要比雜劇來得自由,可以根據劇情需要作不同選擇,具備了戲劇的特徵。

  • 南戲的民間氣息較強烈,而文人的氣息較淡,多為反映家庭倫理問題的劇本。戲文的語言通俗,口語化,對出場人物的介紹方式有濃厚的話本小說痕跡。
  • 劇本結構上,南戲沒有固定模式,時間和空間靠唱、念和舞蹈進行轉換,以人物的上下場為界,稱「齣」,可長可短,一個劇目可以是十幾「齣」,也可以多達四、五十「齣」,接連演上幾天。
  • 曲調配合上,南戲沒有嚴密的宮調組織,可以由主角主唱,也可以由配角演唱,再結合幫唱、接唱、對唱及合唱等形式的唱法與賓白、科介等手段將矛盾衝突貫串整個劇情中心。
  • 南戲的舞臺上,出現了「」、「」、「」、「」、「」、「」、「」等角色分制。全劇圍繞「生」、「旦」正劇的表演展開故事情節,輔以「丑」、「淨」、「末」的插科打諢,這是中國戲曲史上最早且完備的行當分配制度。

劇目

自宋元以來,有名目留存的南戲共238種,有殘文佚曲流傳的約為130多種,但現有完整劇本流傳的僅19種。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中的《張協狀元》是現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戲劇本,創於八百年前南宋時期的溫州「九山書會」,其開場的《滿庭芳》詞中寫道:「這番書會,要奪魁名。占斷東甌盛事,諸宮調唱出來因」。

元末明初流行的《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和《殺狗記》合稱「四大南戲」,是南戲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琵琶記》是南戲發展的頂峰,由溫州瑞安高則誠於元朝至正年間,依南宋流傳的《趙貞女蔡二郎》戲文編撰而成。《琵琶記》在中國戲劇史上被稱為「詞曲之祖」,是南戲時代與傳奇時代間的橋樑,對明代戲曲創作的影響非常深遠。

其餘有完整留本的南戲:《東窗記》、《破窯記》、《劉希必金釵記》。

重現於世

1920年代,當時在西歐遊學的中國學者葉恭綽倫敦古玩店中發現了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散失國外的《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包括《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小孫屠》三劇),是目前保存的最早、最為完整的南戲劇本。《永樂大典戲文三種》現存嘉靖重抄本,藏於台北國家圖書館

參考書目

  •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跨文化視野下的古代戲曲——以南戲和傳奇為例〉,頁51-12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