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列表 (瀋王系)
本頁面列出明朝自明太祖分封的瀋國藩王。
瀋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永樂六年(1408年)封于山西潞州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瀋簡王 | 朱模 | 朱元璋、庶二十一子 | 1391年─1431年 | 洪武十三年八月初二生,母赵贵妃。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封,封国选为辽东都司沈阳中卫,因年幼留京。永乐六年五月初二封于山西潞州。宣德六年薨,在位四十一年,寿五十二。葬潞州东兴县。妃张氏,指挥使张杰之女,永乐四年薨,葬南京聚宝门外石子岗。 |
瀋康王 | 朱佶焞 | 朱模、庶一子 | 1432年─1457年 | 永樂二十二年封武鄉王,宣德七年襲封。天順元年薨,在位二十六年,寿五十一。 |
瀋莊王 | 朱幼㙾 | 朱佶焞、嫡二子[1] | 1459年─1516年 | 天順三年襲封。正德十一年薨,在位五十八年,寿八十六。 |
瀋恭王 | 朱詮鉦 | 朱幼㙾、庶一子 | 1518年─1527年 | 成化十五年封西陽王。正德三年封世子。十三年襲封。嘉靖六年薨,在位十年,寿五十九。 |
瀋靖王 | 朱勛𣴣 | 朱詮鉦、庶一子 | 追封 | 嘉靖元年封福山王,四年先薨。一子未名,卒。二子未封,卒。以從侄胤栘嗣封,追封王,諡曰靖。 |
瀋懷王 | 朱胤榿 | 朱勛𣴣、嫡二子 | 追封 | 嘉靖六年管理府事。九年薨。無子。以再從弟胤栘嗣封。追封王,諡曰懷。 |
瀋安王 | 朱詮鉌 | 朱幼㙾、庶二子 | 追封 | 成化十九年封靈川王。正德四年薨。嘉靖十年以孫嗣封瀋王,追諡安王。 |
瀋惠王 | 朱勛潪 | 朱詮鉌、嫡一子 | 追封 | 正德八年襲封靈川王。嘉靖三年薨。十年以子嗣封瀋王,追諡惠王。 |
瀋憲王 | 朱胤栘 | 朱勛潪、嫡一子 | 1531年─1549年 | 嘉靖五年襲封靈川王。九年,以懷王絕嗣,管理府事。十年嗣封。二十八年薨,在位十九年,寿四十二。 |
瀋宣王 | 朱恬烄 | 朱胤栘、嫡二子 | 1552年─1582年 | 嘉靖三十一年襲封。萬曆十年薨。 |
瀋定王 | 朱珵堯 | 朱恬烄、嫡一子 | 1584年─1633年 | 嘉靖三十七年封世子。萬曆十二年襲封。崇禎六年薨。 |
瀋裕王 | 朱效鏞 | 朱珵堯、嫡一子 | 1636年─1639年 | 萬曆八年封世孫。十三年改封世子。崇禎九年襲封。十二年薨。 |
瀋王 | 朱迥洪 | 朱效鏞、嫡一子 | 1639年─1644年 | 崇禎中封世子。崇禎十二年襲封。十七年李自成部陷長治後被俘。不知所終。 |
參考文獻 | ||||
|
明太祖朱元璋 | |||||||||||||||||||
21 | |||||||||||||||||||
朱模 1380-1431 瀋簡王 1 1391-1431 | |||||||||||||||||||
1 | |||||||||||||||||||
朱佶焞 1407-1457 瀋康王 2 1432-1457 | |||||||||||||||||||
2 | |||||||||||||||||||
朱幼㙾 1431-1516 瀋莊王 3 1459-1516 | |||||||||||||||||||
1 | 2 | ||||||||||||||||||
朱詮鉦 1469-1527 瀋恭王 4 1518-1527 | 朱詮鉌 1474-1509 靈川榮懿王 1 1483-1509 瀋安王 (追封) | ||||||||||||||||||
1 | 1 | ||||||||||||||||||
朱勛𣴣 1492-1525 福山恭和王1 1522-1525 瀋靖王 (追封) | 朱勛潪 1490-1524 靈川恭裕王2 1513-1524 瀋惠王 (追封) | ||||||||||||||||||
2 | 1 | ||||||||||||||||||
朱胤榿 1522-1530 瀋懷王 (追封) | 朱胤栘 1508-1549 靈川王3 1526-1531 瀋憲王5 1531-1549 | ||||||||||||||||||
2 | |||||||||||||||||||
朱恬烄 -1582 瀋宣王 6 1552-1582 | |||||||||||||||||||
1 | |||||||||||||||||||
朱珵堯 -1633 瀋定王 7 1584-1633 | |||||||||||||||||||
1 | |||||||||||||||||||
朱效鏞 -1639 瀋裕王 8 1636-1639 | |||||||||||||||||||
1 | |||||||||||||||||||
朱迥洪 瀋王 9 1639-1644 | |||||||||||||||||||
陵川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陵川康肅王 | 朱佶煃 | 朱模、庶二子 | 1424年—1474年 | 永樂二十二年封。成化十年薨。妃韩氏 |
陵川懷懿王 | 朱幼𡐖 | 朱佶煃、嫡一子 | 追封 | 正統十三年封長子。成化八年卒。以子詮𨮒襲封。追封諡懷懿王。妃王氏 |
陵川康簡王 | 朱诠𨮒 | 朱幼𡐖、庶一子 | 1477年—1531年 | 成化十三年襲封。嘉靖十年薨。妃韩氏 |
陵川悼康王 | 朱勛瀼 | 朱詮𨮒、嫡一子 | 追封 | 弘治三年封長子。嘉靖九年卒。以子胤杲襲封。追封諡悼康王。 |
陵川莊安王 | 朱胤杲 | 朱勛瀼、嫡一子 | 1535年—1560年 | 嘉靖十四年襲封。三十九年薨。妃李氏 |
陵川溫穆王 | 朱恬燆 | 朱胤杲、嫡一子 | 1567年—1599年 | 隆慶元年襲封。萬曆二十七年薨。 |
陵川王 | 朱珵墉 | 朱恬燆、庶一子 | 1602年—1612年 | 萬曆二十一年封長子。三十年襲封。四十年薨。 |
陵川王 | 朱效鏈 | 朱珵墉、嫡一子 | 1620年—?年 | 泰昌元年襲封。妃崔氏 |
平遙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平遙僖靖王 | 朱佶煟 | 朱模、庶三子 | 1424年—1446年 | 永樂二十二年封。正統十一年薨。妃王氏 |
平遙惠恭王,一作懿安王 | 朱幼𡑆 | 朱佶煟、嫡一子 | 1447年—1472年 | 正統十二年襲封。成化八年薨。無子,除。妃曹氏 |
附平遙國奉祀宗室 | ||||
平遙鎮國將軍 | 朱詮鎣 | 朱幼墧、子 | ?年 | 唐山悼僖王朱幼墧子。不知何年承平遙王祀。薨。[1] |
平遙府宗理 | 朱勛渰 | 朱詮鎣、嫡一子 | 1531年—?年 | 初封輔國將軍,嘉靖十年十一月兼理平遙府事。薨。[1] |
以後不詳 | ||||
平遙府宗理 | 朱珵垌 | 朱恬?、子 | 1585年—?年 | 初封輔國中尉,萬曆十三年十一月兼理平遙府事。薨。[1] |
以後不詳 | ||||
參考文獻 | ||||
|
黎城國
宣德三年(1428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黎城昭僖王 | 朱佶燏 | 朱模、庶四子 | 1428年—1444年 | 宣德三年封。正統九年薨。妃陈氏 |
黎城莊惠王 | 朱幼 | 朱佶燏、嫡二子 | 1447年—1477年 | 正統十二年襲封。成化十三年薨。無子,除。妃李氏 |
附黎城國奉祀宗室 | ||||
黎城鎮國將軍 | 朱詮鏴 | 朱幼㘧、嫡四子 | 1477年—1496年 | 過繼為朱幼之嗣子。成化十三年承黎城王祀。後以朱幼㘧三子俱卒,奏准歸宗。 |
黎城鎮國將軍 | 朱勛洺 | 朱詮鏴、庶三子 | 1505年—?年 | 弘治十八年四月承黎城王祀。薨。[1] |
以後不詳 | ||||
附黎城國宗理 | ||||
黎城府宗理 | 朱恬煉 | 朱胤?、子 | 1585年—?年 | 初封奉國將軍,萬曆十三年十一月管理府事。薨。[1] |
以後不詳 | ||||
參考文獻 | ||||
|
稷山國
宣德三年(1428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稷山悼靖王 | 朱佶焆 | 朱模、庶五子 | 1428年—1442年 | 宣德三年封,正統七年薨。 |
稷山莊靖王 | 朱幼垬 | 朱佶焆、嫡一子 | 1447年—1462年 | 正統十二年襲封。天順六年薨。 |
稷山榮和王 | 朱詮鋈 | 朱幼垬、庶一子 | 1469年—1514年 | 成化五年襲封。正德九年薨。 |
稷山端簡王 | 朱勛㳋 | 朱詮鋈、嫡一子 | 1518年—1541年 | 正德十三年襲封。嘉靖二十年薨。 |
稷山昭靖王 | 朱胤柯 | 朱勛㳋、嫡一子 | 1545年—1566年 | 嘉靖二十四年襲封。四十五年薨。 |
稷山康和王 | 朱恬炠 | 朱胤柯、庶一子 | 1570年—1586年 | 隆慶四年襲封。萬曆十四年薨。 |
稷山王 | 朱珵埍 | 朱恬炠、嫡一子 | ?年 | 萬曆間襲封,薨。 |
稷山王 | 朱效鈦 | 朱珵埍、庶一子 | 1622年—?年 | 萬曆三十四年封長子。天啟二年襲封。 |
沁水國
宣德三年(1428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沁水悼懷王 | 朱佶熅 | 朱模、庶六子 | 1428年—1439年 | 宣德三年封。正統四年薨。 |
沁水安惠王 | 朱幼塐 | 朱佶熅、嫡一子 | 1448年—1471年 | 正統十三年襲封。成化七年薨。 |
沁水端懿王 | 朱詮鐕 | 朱幼塐、嫡一子 | 1476年—1506年 | 成化十二年襲封。正德元年薨。 |
沁水榮穆王 | 朱勛瀶 | 朱詮鐕、嫡一子 | 1508年—1517年 | 正德三年襲封。十二年薨。 |
沁水莊和王 | 朱胤欀 | 朱勛瀶、嫡一子 | 1522年—1542年 | 嘉靖元年襲封。二十一年薨。 |
沁水昭定王 | 朱恬烆 | 朱胤欀、嫡一子 | 1546年—1561年 | 嘉靖二十五年襲封。四十年薨。 |
沁水康僖王 | 朱珵堦 | 朱恬烆、嫡一子 | 1567年—1601年 | 隆慶元年襲封。萬曆二十九年薨。 |
沁水王 | 朱效鋞 | 朱珵堦、庶一子 | 1605年—?年 | 萬曆十四年封長子。三十三年襲封。 |
沁源國
宣德三年(1428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沁源恭定王 | 朱佶㷆 | 朱模、庶八子 | 1428年—1449年 | 宣德三年封。正統十四年薨。 |
沁源端憲王 | 朱幼埼 | 朱佶㷆、嫡一子 | 1453年—1475年 | 景泰四年襲封。成化十一年薨。 |
沁源榮靖王 | 朱詮鍾 | 朱幼埼、嫡一子 | 1477年—1514年 | 成化十三年襲封。正德九年薨。 |
沁源康僖王 | 朱勛溱 | 朱詮鍾、嫡一子 | 1516年—1532年 | 正德十一年襲封。嘉靖十一年薨。 |
沁源悼和王 | 朱胤楊 | 朱勛溱、嫡一子 | 追封 | 正德十三年封長子。嘉靖九年卒。以子恬煒襲封。追封諡悼和王。 |
沁源康裕王 | 朱恬煒 | 朱胤楊、嫡一子 | 1536年—1582年 | 嘉靖十五年襲封。萬曆十年薨。 |
沁水長子 | 朱珵場 | 朱恬煒、嫡一子 | 不知何年封長子,罪發高牆。 | |
沁源憲肅王 | 朱珵墀 | 朱恬煒、嫡二子 | 1585年—1607年 | 萬曆五年以鎮國將軍改封長子。十三年襲封。三十五年薨。 |
沁源長孫 | 朱效鎍 | 朱珵墀、庶一子 | 萬曆九年以輔國將軍改封長孫。十五年,罪降為庶人。 | |
沁源王 | 朱效𨧆 | 朱珵墀、庶二子 | 1615年—?年 | 萬曆四十三年襲封。 |
清源國
正統十二年(1447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清源莊簡王 | 朱幼㘧 | 朱佶焞、嫡三子 | 1447年—1501年 | 正統十二年封。弘治十四年薨。 |
清源榮僖王 | 朱詮鏴 | 朱幼㘧、嫡四子 | 1504年—1515年 | 初封鎮國將軍,成化十三年繼黎城莊惠王朱幼嗣。後以幼㘧三子俱卒,奏准歸宗。弘治十七年襲封。正德十年薨。 |
清源端和王 | 朱勛瀳 | 朱詮鏴、嫡一子 | 1521年—1558年 | 正德十六年襲封。嘉靖三十七年薨。 |
清源恭裕王 | 朱胤㭁 | 朱勛瀳、庶一子 | 1561年—1580年 | 嘉靖四十年襲封。萬曆八年薨。 |
清源王 | 朱恬苂 | 朱胤㭁、庶一子 | 1583年—1611年 | 萬曆十一年襲封。三十九年薨。 |
清源王 | 朱珵 | 朱恬苂、庶一子 | 1611年後—1632年 | 萬曆中襲封。崇禎五年十二月薨。 |
清源王 | 朱效䤾[1] | 朱珵、子 | 1632年後—1646年 | 不知何年襲封。隆武二年八月降清。[1] |
參考文獻 | ||||
|
遼山國
正統十二年(1447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遼山宣穆王 | 朱幼墏 | 朱佶焞、嫡四子 | 1447年—1500年 | 正統十二年封。弘治十三年薨。 |
遼山端和王 | 朱诠钺 | 朱幼墏、庶二子 | 1504年—1518年 | 弘治十七年襲封。正德十三年薨。 |
遼山恭靖王 | 朱勛澄 | 朱詮鉞、庶一子 | 1531年—1575年 | 嘉靖十年襲封。萬曆三年薨。 |
遼山王 | 朱胤杞 | 朱勛澄、嫡一子 | 1580年—1612年 | 萬曆八年襲封。四十年薨。 |
遼山長子 | 朱恬煇 | 朱胤杞、嫡一子 | 嘉靖四十五年封長孫。萬曆三年改封長子。十五年卒。 | |
遼山王 | 朱珵地 | 朱恬煇、庶一子 | 1612年—?年 | 萬曆四十年以奉國將軍改封長孫,同年襲封。 |
內丘國
景泰四年(1453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內丘恭僖王 | 朱幼𡐔 | 朱佶焞、嫡六子 | 1453年—1517年 | 景泰四年封。正德十二年薨。 |
內丘悼順王 | 朱詮銸 | 朱幼𡐔、嫡一子 | 追封 | 成化八年封長子。正德七年卒。以子勛漴襲封。追封諡悼順王。 |
內丘端靖王 | 朱勛漴 | 朱詮銸、庶一子 | 1522年—1543年 | 嘉靖元年襲封。二十二年薨。 |
內丘安裕王 | 朱胤柲 | 朱勛漴、庶一子 | 追封 | 正德六年封長子。嘉靖二十五年頒冊,未受命,卒。以子恬熙襲封,追封諡安裕王。 |
內丘莊懿王 | 朱恬熙 | 朱胤柲、嫡一子 | 1551年—1583年 | 嘉靖三十年襲封。萬曆十一年薨。 |
內丘王 | 朱珵壎 | 朱恬熙、嫡一子 | 1587年—1622年 | 萬曆十五年襲封,天啟二年薨。[1] |
內丘王 | 朱效鋰 | 朱珵壎、庶一子 | 1622年後—?年 | 萬曆十八年封長子,既而襲封。薨。 |
內丘王 | 朱迥 | 朱效鋰、嫡一子 | ?年—1645年 | 萬曆四十三年封長孫,既而襲封。隆武元年薨。 |
附註 | ||||
|
廣宗國
景泰五年(1454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廣宗懷靖王 | 朱幼𡊍 | 朱佶焞、嫡七子 | 1453年—1464年 | 景泰五年封。天順八年薨。無子,除。 |
附廣宗國奉祀宗室 | ||||
廣宗輔國將軍 | 朱勛泓 | 朱幼𡐔、孫 | 1509年—? | 正德四年(1509年)六月獲准過繼為朱幼𡊍之孫承祀。 |
唐山國
景泰五年(1454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唐山悼僖王 | 朱幼墧 | 朱佶焞、嫡八子 | 1454年—1481年 | 景泰五年封。成化十七年薨。 |
唐山榮康王 | 朱詮鈹 | 朱幼墧、嫡一子 | 1483年—1491年 | 成化十九年襲封。弘治四年薨。 |
唐山恭懿王 | 朱勛澂 | 朱詮鈹、嫡一子 | 1494年—1560年 | 弘治七年襲封。嘉靖三十九年薨。 |
唐山長子 | 朱胤楀 | 朱勛澂、嫡一子 | 正德五年封長子。嘉靖四十三年卒。 | |
唐山莊惠王 | 朱恬熇 | 朱胤楀、庶一子 | 1569年—1592年 | 隆慶三年襲封。萬曆二十年薨。 |
唐山王 | 朱珵鄄 | 朱恬熇、嫡一子 | 1595年—1612年前 | 萬曆八年封長子。二十三年襲封,薨。 |
唐山王 | 朱效鈀 | 朱珵鄄、嫡一子 | 1612年—?年 | 萬曆四十年封長子。同年襲封。 |
永年國
景泰五年(1454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永年榮安王 | 朱幼塨 | 朱佶焞、嫡九子[1] | 1453年—1508年 | 景泰五年封。正德三年薨。 |
永年懷僖王 | 朱詮𨰜 | 朱幼塨、嫡一子 | 追封 | 成化九年封長子。弘治十八年卒。以孫胤橚襲封。追封諡懷僖王。 |
永年悼順王 | 朱勛浚 | 朱詮𨰜、嫡一子 | 追封 | 成化十九年封長孫。弘治十七年卒。以子胤橚襲封。追封諡悼順王。 |
永年恭裕王 | 朱胤橚 | 朱勛浚、嫡一子 | 1521年—1533年 | 正德十六年襲封。嘉靖十二年薨。 |
永年莊憲王 | 朱恬𤊟 | 朱胤橚、嫡一子 | 1538年—1558年 | 嘉靖十七年襲封。三十七年薨。 |
永年溫恭王 | 朱珵封 | 朱恬𤊟、嫡一子 | 1561年—1568年 | 嘉靖四十年襲封。隆慶二年薨。 |
參考文獻 | ||||
|
靈川國
成化十九年(1483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靈川榮懿王 | 朱詮鉌 | 朱幼㙾、庶二子 | 1483年—1509年 | 成化十九年封。正德四年薨。 |
靈川恭裕王 | 朱勛潪 | 朱詮鉌、嫡一子 | 1513年—1524年 | 正德八年襲封。嘉靖三年薨。 |
靈川王 | 朱胤栘 | 朱勛潪、嫡一子 | 1526年—1531年 | 嘉靖五年襲封。九年以懷王絕嗣,管理瀋府事。十年嗣瀋封。郡爵例不襲。 |
宜山國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宜山康僖王 | 朱詮鏋 | 朱幼㙾、庶三子 | 1485年—1537年 | 成化二十一年封。嘉靖十六年薨。 |
宜山榮端王 | 朱勋渥 | 朱詮鏋、庶一子 | 1541年—1588年 | 嘉靖二十年襲封。萬曆十六年薨。 |
宜山長子 | 朱胤櫆 | 朱勛渥、庶一子 | 嘉靖三十三年封長子。萬曆十二年卒。 | |
宜山長孫 | 朱恬燍 | 朱胤櫆、嫡一子 | 萬曆二年封長孫。三十三年未襲,卒。 | |
宜山王 | 朱珵壅 | 朱恬燍、嫡一子 | 1600年—?年 | 萬曆二十八年封長曾孫,同年襲封。 |
宿遷國
弘治三年(1490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宿遷榮簡王 | 朱詮鏅[1] | 朱幼㙾、庶四子 | 1490年—1543年 | 弘治三年封。嘉靖二十二年薨。 |
宿遷端惠王 | 朱勛澤 | 朱詮鏅、嫡一子 | 1547年—1553年 | 嘉靖二十六年襲封。三十二年薨。 |
宿遷長孫 | 朱胤柠 | 朱勛澤、庶一子 | 嘉靖十二年封長孫。三十二年卒。 | |
宿遷王 | 朱恬煙 | 朱胤柠、嫡一子 | 1557年—1572年 | 嘉靖三十六年襲封。隆慶六年薨。無子,除。 |
參考文獻 | ||||
|
吳江國
弘治四年(1491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吳江昭和王 | 朱詮鏗 | 朱幼㙾、庶五子 | 1491年—1512年 | 弘治四年封。正德七年薨。 |
吳江榮順王 | 朱勋淯 | 朱詮鏗、嫡一子 | 1527年—1597年 | 嘉靖六年襲封。萬曆二十五年薨。 |
吳江長子 | 朱胤栿 | 朱勛淯、嫡一子 | 嘉靖三十年封長子。萬曆十六年卒。 | |
吳江王 | 朱恬𦎴 | 朱胤栿、庶一子 | 1601年—1611年 | 萬曆十八年封長孫。二十九年襲封。三十九年薨。無子,除。 |
定陶國
正德二年(1507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定陶恭靖王 | 朱诠鑨 | 朱幼㙾、庶六子 | 1507年—1552年 | 正德二年封。嘉靖三十一年薨。 |
定陶恭靖王 | 朱勛澐 | 朱詮鑨、嫡一子 | 追封 | 嘉靖四年封長子。三十年卒。以子胤櫏襲封,追封亦諡恭靖王。 |
定陶懿莊王[1] | 朱胤櫏 | 朱勛澐、嫡一子 | 1555年—1608年 | 嘉靖三十四年襲封。萬曆三十六年薨。 |
定陶長子 | 朱恬䱏 | 朱胤櫏、嫡一子 | 萬曆五年封長子。十二年未襲卒。 | |
定陶王 | 朱珵㭙 | 朱恬䱏、嫡一子 | 1610年—1644年 | 萬曆三十八年封長孫,同年襲封。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部陷長治,投井就義[2]。 |
參考文獻 | ||||
|
雲和國
正德十年(1515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雲和王 | 朱詮𨭖 | 朱幼㙾、庶七子 | 1515年—1557年 | 正德十年封。嘉靖三十六年薨。無子,除。 |
附雲和國奉祀宗室 | ||||
雲和鎮國將軍 | 朱胤? | 朱勛淯、子 | ?年 | 不知何年承雲和王祀。[1] |
以後不詳 | ||||
參考文獻 | ||||
|
德平國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德平榮順王 | 朱胤榳 | 朱勛潪、嫡二子 | 1558年—1582年 | 嘉靖三十七年封。萬曆十年薨。 |
德平端和王 | 朱恬燇 | 朱胤榳、嫡二子 | 1585年—1604年 | 萬曆十三年襲封。三十二年薨。 |
德平王 | 朱珵𨿻 | 朱恬燇、庶一子 | 1608年—1616年前 | 萬曆十四年封長子。三十六年襲封,薨。 |
德平王 | 朱效鋾 | 朱珵𨿻、嫡一子 | 1616年—?年 | 萬曆四十四年封長子,同年襲封。 |
鎮康國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鎮康恭裕王 | 朱恬焯 | 朱胤栘、嫡五子[1] | 1545年—1580年 | 嘉靖二十四年封[1]。萬曆八年薨。無子,除。 |
參考文獻 | ||||
|
安慶國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安慶端懿王 | 朱恬爖 | 朱胤栘、嫡七子 | 1552年—1604年 | 嘉靖三十一年封。萬曆三十二年薨。 |
安慶王 | 朱珵垣 | 朱恬爖、嫡一子 | 1607年 | 萬曆二十二年封長子。三十五年襲封,同年薨。 |
保定國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封。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保定順惠王 | 朱珵坦 | 朱恬烄、嫡二子 | 1559年—1600年 | 嘉靖三十八年封。萬曆二十八年薨。 |
保定王 | 朱效鑍 | 朱珵坦、庶一子 | 1605年 | 萬曆二十九年封長子。三十三年襲封,同年薨。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