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卡比 鏡之大迷宮

星之卡比 鏡之大迷宮(日语:,英语:)是一款由HAL研究所Dimps卡普空的子公司Flagship工作室共同开发并由任天堂出品於Game Boy Advance的平台動作遊戲。本作以其獨特的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風格而聞名,也是主系列首次支援多人合作的遊戲。

星之卡比 鏡之大迷宮
    日版外盒封面
    类型平台類銀河戰士惡魔城
    平台Game Boy Advance
    任天堂3DS(大使计划)
    Virtual Console(Wii U)
    开发商HAL研究所
    Flagship
    Dimps
    ARIKA(任天堂3DS)
    发行商任天堂
    总监福井智昭
    制作人足立靖
    谷村正仁
    宮本茂
    三木研次
    音乐稻垣博信
    伊勢村篤義
    系列星之卡比系列
    模式单人多人(2-4人)
    发行日Game Boy Advance
    • 日本:2004年4月15日
    • 北美:2004年10月18日
    • 欧洲:2004年7月2日
    任天堂3DS
    • 全球:2011年12月16日
    Wii U
    • 日本:2014年4月3日
    • 北美:2014年4月10日
    • 欧洲:2014年4月10日
    任天堂Switch Online + 擴充包
    • 全球:2023年9月29日

    其遊戲能透過“魔鏡”來幫助主角卡比轉移至格格平行世界,並在這些世界中尋找夢境的碎片,以此開啟打敗最終BOSS——邪惡眼球的道路,其中經歷眾多冒險,不斷的和其餘三名不同顏色的卡比合作。隨著游戏時間的增加,遊戲難度亦會增加,配合Game Boy Advance的操作而在玩樂體驗上豐富多變,因此在推出之後就廣受歡迎。

    本作是星之卡比系列創造者櫻井政博離開HAL研究所之前參與開發的最後一部作品(擔任特別顧問),同時也是宮本茂參與星之卡比系列開發的最後一部作品。

    玩法

    遊戲畫面

    鏡子世界以9個區域組成,卡比需在第1區以外的其他8個地區打敗當地的最終頭目從而奪回鏡子碎片以修復黃金鏡子,而最終頭目戰就會在黃金鏡子內進行。當連接黃金鏡子大廳及各區域的鏡子之門全數開通後大廳會出現金色外框的鏡子之門,卡比可進入該門選擇自己想變身的能力。

    故事情節

    在噗噗噗之國的天空中有一塊鏡子,願望都會在鏡子世界中實現,但被邪惡力量侵入,並把鏡子世界搞得一團糟。魅塔騎士打算進去拯救鏡子世界,但黑暗魅塔騎士卻攻擊了卡比,令他分身成四個不同顏色的卡比。他們於是跟著黑暗魅塔騎士一起進入了鏡子世界。在鏡子世界中,真的魅塔騎士被打敗了,並被困在大鏡子中。大鏡子被黑暗魅塔騎士分成了八塊,卡比要展開旅途,找回鏡子碎片拯救這鏡子世界。

    細節

    本作是星之卡比系列主角之一帝帝帝大王唯一一次完全缺席的遊戲。

    評價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Metacritic80/100[1]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1UP.comB+[2]
    Game Informer7.75/10[3]
    GameSpot8.2/10[4]
    GameSpy4/5颗星[5]
    IGN8/10[6]
    Nintendo Life6/10[7]
    任天堂力量4/5[8]
    VideoGamer.com7/10[9]
    X-Play3/5颗星[10]
    Fami通36/40[11]
    The Times4/5颗星[12]

    參考來源

    1. . Metacritic.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0).
    2. Parish, Jeremy. . 1UP.com. 2004-10-15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Mason, Lisa. . Game Informer. No. 138. October 2004: 146.
    4. Torres, Ricardo. . GameSpot. 2004-10-18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5. Theobald, Phil. . GameSpy. 2004-10-18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10).
    6. Harris, Craig. . IGN. 2004-10-20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6).
    7. Reed, Philip J. . Nintendo Life. 2012-01-05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8. . Nintendo Power. December 2004, 186: 142.
    9. Carvell, Stephen. . VideoGamer.com. 2004-12-23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10. Vassar, Darryl. . X-Play. 2004-11-23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25).
    11. . Famitsu. 2004-04-02, 798.
    12. Blackmore, Ben. . The Times. 2004-08-07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5).需付费查阅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