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拉丁语
晚期拉丁语(拉丁語:)是学术界对古典时代晚期书面拉丁语的称呼[1],使用于公元3世纪到6世纪[2][3],在伊比利亚半岛一直延续的7世纪。
| 晚期拉丁语 | |
|---|---|
![]() 希波的奥古斯丁 (354年–430年),晚期拉丁语写作者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西)羅馬帝國、東哥德王國、高盧帝國 |
| 区域 | “我们的海”地区 |
| 年代 | 3-6世纪;发展为中世纪拉丁语 |
| 語系 | |
| 早期形式 | |
| 文字 | 拉丁字母 |
| 官方地位 | |
| 作为官方语言 | 全羅馬帝國(东部之後被通用希臘語取代) |
| 語言代碼 | |
| ISO 639-3 | – |
| Glottolog | late1252 |
![]() 晚期拉丁语使用地区,公元271年 | |
参考资料
- Roberts (1996), p.537.
- . . Volume II, H to R.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1961.
- . 3rd. Boston, New York, Lond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