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孚 (1911年)

曹孚(1911年—1968年1月15日),字允怀江苏省宝山县(今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人,中国教育学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

生平简述

出身普通农家,少时家境贫寒。靠在一所女校担任校长的姑母资助读完宝山县立第二高小和镇上教会所办罗店中西公学,成绩优异。

1926年,得免费保送入麦伦中学高中部,1929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初中国文、英文。

1933年,经沈体兰校长提议,麦伦中学为曹孚提供助学金入复旦大学教育学系深造。民国26年(1937年),以全校英文成绩最优、文学院毕业成绩最优、全校毕业生总分第一等三项第一名,获“异等茂才”金质奖章,并留校任教。

1937年6月《大公报》曾连载《复旦优秀毕业生曹孚访问记》倍加称道。“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随校迁入四川北碚,两年内升为讲师,旋再升副教授。

1947年3月,由复旦大学校长章益教授推荐,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育研究院深造,历时两年半,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并以讲师身份在该院讲授两门课程。其后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聘,专讲美国教育史。

1949年9月,应复旦大学陈望道校长电邀,曹孚放弃在美教职回国,被聘为教育学系教授。1951年起兼任复旦大学副教务长,同时也在光华大学沪江大学任兼职教授。

1951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原复旦大学教育系调整并入华东师大,曹孚被任命为教育系首任系主任。此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市委文教委员会副主任。

1954年秋,调往北京,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其后并参与国家教育科学规划的制订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筹建,并担任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曹孚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推荐为全国政协委员

“文革”中的1968年1月15日,曹孚于北京病逝。

1980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曹孚平反,经胡耀邦批示,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治学成就

在麦伦中学任教时即开始著述与翻译。18岁时翻译《希特勒传记》;19岁时翻译《励志哲学》。

在复旦求学及任教期间,发表《克伯屈的动的教育观》、《中国教育改造问题》、《中国生产教育问题》、《中国教育之生命线》等论文以及《科学发见谈》、《苏联文学诸问题》、雪莱《诗辩》等数部译著。还曾兼任《教育学期刊》和复旦文摘社的编辑,参与教授孙寒冰主编的《文摘月刊》。

在美读研究生期间,他的博士论文《杜威教育哲学中的个人与社会(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John Dewey'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获得好评。

50年代初,写出《杜威批判引论》,批评美国生活方式和教育制度的缺点。又应上海教育局约请,在上海电台向全市中小学教师播讲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1953年,其讲稿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小学教育讲座》单行本出版,次年经修改增订,易名为《教育学通俗讲座》再版。《文汇报》曾特辟曹孚《教育讲座》专栏,介绍曹孚教育法。

在北京工作期间,曹孚编辑审校了大量教育领域书稿。并应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教育部的要求,整理、提供了大量评介国内外教育的有关资料、信息和文章。他还曾受命为教育部草拟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教学大纲》(草案)和《教育实习教学大纲》(草案)等文件。

1956年参加制定国家《关于1956-1967年发展教育科学规划(草案)》的工作,并接受委托起草、修订其中“前言”、“教育学”部分的初稿。

50年代中期,相继发表《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的看法》、《“全面发展”并非“平均发展”》等文章。1957年,应中央教育行政学院之邀,曹孚为学员做学术报告,后经整理以“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为题发表于《新建设》。

1961年受高校文科教材会议委托主编的《外国教育史》,作为后来几十年间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教材,影响了几代教育学人。

1962-1964年先后在华东师大、上海教育学会、杭州大学北京师大沈阳师院、沈阳教育学会、吉林师大、天津教育学会作《教育学辩》《教育上的十个重大问题》《教育学中的中外古今问题》《教育科学的学习和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师范性》《教育学的性质和任务》《教育改革的历史观》《当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潮》《教育史上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等学术报告。后接受《文汇报》与中国青年出版社邀请,撰写《教育漫谈》专栏文章及青年修养方面的普及读物。

关于外国教育史,曹孚对学科建设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学科构想,具有开拓意义,从而成为中国当代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奠基人。

1989年曹孚的学生瞿葆奎、马骥雄、雷尧珠选编了《曹孚教育论稿》,以纪念这位教育学家和外国教育史学者逝世二十周年。1996年得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后被选入《中外教育名著评介》。[2]

参考材料

  1. 关于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曹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之有关介绍。
  2. 《曹孚教育论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的信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