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解僱新聞部員工風波

有線解僱新聞部員工風波,是指2020年12月1日起,有線電視解僱40名新聞部員工引起的風波,當中涉及招牌節目,曾製作多項獲獎偵查報道的《新聞刺針》全組被裁走[1],員工追問裁員準則被拒,結果引發大量員工辭職抗議。新聞刺針過往曾經做過一些對反送中運動和針對建制派的報道,[2],部分人質疑有線新聞裁員是政治決定。[3]

背景

在2020年8月起,有線新聞部空降了一群管理層,包括謝燕娜李臻陳興昌許方輝於2020年9月加入。。[4]2020年8月21日,有線新聞解僱三名工程部資深員工,二百多名員工聯署抗議,數天後總主播王春媚宣布辭職,於10月初離任。

另外,《新聞刺針》歷年做了不少偵查報道,當中觸及一些中港政治議題,例如探討建制派多番引用的民意調查機構調查不科學,代表性存疑,懲教署生產的CSI口罩流出市面問題,中學教科書被教育局政治審查,部分立法會議員政協等人士接受未獲當地政府認可的美國和加拿大學術機構銜頭等。[5]

宣布決定當日

12月1號,有線新聞正式宣布裁走40個員工,當中大部份都是資深員工,在新聞部服務多年,包括《新聞刺針》全組記者。[6]新聞部員工向管理層追問裁員準則,但四位高層都只表示是要架構重組和節省資源,陳興昌更加以「爛仔」形容據理力爭的員工。另外,被裁的員工的主管事前亦不知道這個決定。[7]有員工質疑,自從邱達昌入主之後,有線新聞部的新聞自由已逐步收緊,進一步解僱整組《新聞刺針》,令人質疑以後有線還可不可以做偵查報道。[1]

事件觸發未有被裁的新聞部員工遞信辭職抗議,包括港聞組16個編採人員,僅8個人留下。[7]另外,有線中國組,以及多個部門主管亦決定集體請辭。[7][8]

後續風波和外間關注

外間評論

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形容,事件對員工的士氣影響好大,日後很難收服[7],又說事件涉政治因素,有線財政狀況不是那麼差,估計上層是想換血,加入更多信得過的人。[5]

記協主席楊建興說,新聞刺針整組人被裁,使人擔心是否有非財政的考慮,做過一些對反送中運動和親中派民調操作的報道,所以有線面對一定的政治壓力,管理層可能因此向新聞刺針「開刀」。[3]

李臻被指合作溫和採訪林鄭月娥

在公佈解僱決定之後,有傳媒報導了一段之前李臻專訪特首林鄭月娥入面,未有播出的一段片段。當中林鄭月娥批評他的訪問技巧溫和,李臻指第二節會「硬淨些」,林鄭就引述新聞秘書指有線「好合作、好配合」。[4]新聞工作者區家麟批評,這樣表示他的表現已經是「新聞秘書高官界」的共識,不會擔心他提出的問題尖銳,對記者來說是一種終極恥辱。[9]

香港以外關注

台灣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說,香港政府打壓壹傳媒,加上有線裁員事件,都大大影響了香港新聞自由,質疑中共近期種種動作都有很大的政治目的。[10]

參考

  1.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中文(香港)).
  2.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中文(香港)).
  3.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中文(香港)).
  4.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中文(香港)).
  5.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中文(香港)).
  6.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英语).
  7.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中文(香港)).
  8.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英语).
  9.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英语).
  10.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