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空洞
本地空洞(英語:)是位於本星系群旁邊,一個幾乎空無一物的空間[3][4]。這個空洞是由位於檀香山夏威夷大學的理察·布倫特·塔利和詹姆斯·理察·費希爾在1987年發現[5],現在已經知道本地空洞被跨越其中的「細微細絲」分隔成三個獨立的空間[4]。空洞確實的範圍尚不清楚,但它至少橫跨4,500萬秒差距(約1.5億光年)[6],甚至可以大到150到300h−1 MPc[7][8]。值得注意的是,出現在本地空洞內的星系似乎比標準宇宙學模型預期的少很多[9]。
分類 | 空洞 |
---|---|
星座 | 武仙座 |
赤經 | 18h 38m[1] |
赤緯 | +18.0°[1] |
在可見光 (V) | |
大小 | 60 Mpc(200 Mly)[2] |
[编辑维基数据] |
位置和尺度
空洞是引力導致宇宙中的物質"聚集在一起",星系被聚集在星系團中並連結成鏈,而這些多數被缺乏星系的空間分離[3][10]。
天文學家在之前注意到,銀河系位於被稱為本地板的一個巨大、扁平的星系佇列,它是本地空洞的邊界[3]。本地空洞從本星系群的邊緣開始,延伸至近乎6,000萬秒差距(2億光年)[11]。據信,從地球到本地空洞的中心至少有2,300萬公年(7,500萬光年)23百萬秒差距(75百萬光年)[4]。
本地空洞的大小是由散佈在它內部孤立的矮星系計算出來的。空洞越大和越空曠,它的引力就越微弱,移動較快的矮星系便會逃離空洞,走向物質集中之處[4]。暗能量被建議做為解釋矮星系被迅速驅離的另類原因[3]。
早期的"哈伯氣泡"模型,依據測量的Ia超新星速度,提出銀河系在一個相對的空洞中心附近。然而,最近對這些資料的分析表明,是星際塵埃造成了測量上的誤導[12]。
有幾位作者已經表明,從銀河系到3億秒差距的局部宇宙,比周圍地區的密度小15-50%。這被稱為本地空洞或本地孔[7][8];一些媒體稱它為KBC空洞,然而其它的出版品中沒有這樣使用這個名稱[13]。
對環境的影響
科學家認為本地空洞還在增長,而本地板構成了空洞的一道牆,正以每秒260公里的相對速度奔離空洞中心[10]。高濃度的物質通常會群聚在一起,使物質奔離的地方產生更大的空隙。 本地空洞四周都被物質包圍者,只留下幾乎空無一物的空間,而它還有驅離更多物質的效能;這對附近的星系有驚人的影響[4]。銀河系以每秒270公里(時速600,000英里)的驚人速度逃離本地空洞[3][6]。
參考資料
- . SIMBAD. 斯特拉斯堡天文資料中心. [21 December 2014].
- Nakanishi, Kouichiro; Takata, Tadafumi; Yamada, Toru; Takeuchi, Tsutomu T.; Shiroya, Ryuichi; Miyazawa, Morio; Watanabe, Shigeo; Saito, Mamoru. (PDF).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1997, 112 (2): 245. Bibcode:1997ApJS..112..245N. doi:10.1086/313039.
- Shiga, David. . New Scientist news service. 2007-06-01 [2008-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 Tully, R. B.; Shaya, E. J.; Karachentsev, I. D.; Courtois, H. M.; Kocevski, D. D.; Rizzi, L.; Peel, A.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8, 676: 184–205. Bibcode:2008ApJ...676..184T. arXiv:0705.4139 . doi:10.1086/527428.
- Tully, R. Brent; Fisher, J. Richar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018-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 Univ. of Hawaii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 astronomy.com. 12 June 2007 [2008-10-13].
- Whitbourn, J. R.; Shanks, T.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6, 459: 496. Bibcode:2016MNRAS.459..496W. arXiv:1603.02322 . doi:10.1093/mnras/stw555.
- Keenan, Ryan C.; Barger, Amy J.; Cowie, Lennox L.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3, 775: 62. Bibcode:2013ApJ...775...62K. arXiv:1304.2884 . doi:10.1088/0004-637X/775/1/62.
- Peebles, P. J. E.; Nusser, A. . Nature. 2010, 465 (7298): 565–569. Bibcode:2010Natur.465..565P. PMID 20520705. arXiv:1001.1484 . doi:10.1038/nature09101.
- I, Iwata; Ohta, K.; Nakanishi, K.; Chamaraux, P.; Roman, A.T. . Nearby Large-Scale Structures and the Zone of Avoidance 329.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 59 [2018-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8).
- Tully, Brent. . University of Hawaii,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2008-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8).
- Moss, Adam; James P Zibin; Douglas Scott. . Physical Review D. 2011, 83 (10): 103515. Bibcode:2011PhRvD..83j3515M. arXiv:1007.3725 . doi:10.1103/PhysRevD.83.103515.
- Siegel, Ethan. . Forbes.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3).
- . Sci-News. 15 August 2016 [2018-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 Tully, Brent.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