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行
生平
少年出家為僧,但未受戒。直到公元250年,印度律學沙門曇柯迦羅到洛陽譯經,在白馬寺建立戒壇,首創戒度僧制度。當時朱士行正在洛陽,立志學佛,首先登壇受戒,成為漢人第一個出家受戒的比丘。
朱士行因《僧祇戒心》而皈依羯磨法,并受戒成为比丘。出家后讲《道行般若经》于洛阳,后感难以理解,决意西行求原经[2]。甘露五年(260年)从长安赴于阗学习直至身故。[3]期间写得梵本《放光般若经》。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其弟子法饶送回洛阳,元康元年(291年)由无罗叉和竺叔兰译为汉文[4]。该经文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5]。
傳說
據說在他圓寂後,當地人按照西域荼毗法焚燒他的遺體時,居然「柴薪灰盡,遺體不損」,众人嘖嘖稱奇。當時有一位高僧合十誦念道:「汝果得道,身自當滅跡,何必如此驚世。」旋即,遺體聞聲而化。佛門中有句話「金剛不壞之身」也就由此而來。
參考文獻
- 连德林. . 郑州日报. [2018-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
- 《高僧传》卷四:“出家已后专务经典。昔汉灵之时竺佛朔译出道行经。即小品之旧本也。文句简略意义未周。士行尝于洛阳讲道行经。觉文章隐质诸未尽善。每叹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本。”
- 谢和耐.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年1月: 页195. ISBN 9787010086286 (中文(简体)).
- 《高僧传》卷四:“时河南居士竺叔兰。本天竺人。父世避难居于河南。兰少好游猎。后经暂死备见业果。因改励专精深崇正法博究众音。”
- . [200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