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性加密

机会性加密伺机加密英語:,简称OE[1];有时也称非认证加密随机加密[1])是一种网络通信加密机制,即当建立通信连接时,首先尝试请求加密,如果对方也支持加密连接,连接则开始加密,期间不进行身份验证;如果加密请求尝试失败,则回退到明文通信机制。这种加密不须双方进行事先配置,能够抵抗被动的流量窃听[2],但无法防御中间人攻击等主动攻击。因此,它不能替代完整的加密方案。使用机会性加密时,用户也不会看到任何连接安全的提示。

大多数互联网安全协议中,开始加密通信前都会进行身份验证,以防止中间人攻击,从而确保通讯安全。但是,这将涉及到身份验证与密钥管理,且须进行事先配置,否则无法开始安全通信。这使加密变成了「有或无」的一个问题,只能在「完全安全」或「完全不安全」两个极端选项之间选择,没有条件时便只能放弃加密,使用不安全的明文连接。这限制了加密连接在互联网上的大规模应用,使被动的攻击者也能够窃听大量互联网流量。[3]

机会性加密则并不要求进行身份验证,目的是在条件允许时就尽可能使用加密通信方式。虽然机会性加密只能防止被动窃听,对攻击者的主动攻击无能为力(例如降级攻击中间人攻击),但它使大规模加密互联网通信成为可能,从而防止互联网遭到大规模监控、「在大多数时候,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性」。

参见

参考资料

  1. 李希. . 中国知网. [2017-08-10].
  2. Gilmore, John. . 2003-05-13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5-26).
  3. Sullivan, Nick. . Cloudflare. 2016-09-21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