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啓新 (香港)
李啓新(Lee Kai-san,1911年11月26日—1982年10月19日),字劍琴,廣東雲浮人,是香港體育家。李氏畢生推動健身和拳擊運動,提倡「健與美」理念,主張以體育、強身健體以救國。[1]他創辦的健身院成功開啟香港華人健身運動文化,培訓出多名香港健身和拳擊界運動員和人才。
生平
李劍琴生於1911年,童年時就讀聖保羅書院,17歲畢業。他自13歲修練西洋拳,曾向香港拳擊冠軍Sky Kerrison學師,亦曾參與海軍俱樂部拳賽,贏出十多次。[2]他成年後於香港大學工作,任職英文秘書。1928年,他於石塘咀某俱樂部展示拳腳功夫,獲嶺南國術宗師、中醫師吳肇鍾收為入室徒弟,屬白鶴派「德」字輩,由師父親授「羅漢拳」、「飛鶴劍」。[3][4][5]他的柔道技術則師承日本人川添先生。1932年,李在全港國術公開表演比賽中獲得甲組第四名。1933年,他到廣東全省運動會國術公開撲擊比賽作表演。回港後,李創辦震旦社鑽研拳術。[6]他曾被推舉作為中國拳擊代表參與1936年柏林奧運會,有指李因缺乏經費無法成行,亦有指他因香港事務無暇分身而推卻邀請。[7][8]1936年,香港大學健身室落成,他獲聘為大學首位健身室主任,兼任體育教授。[9]
1935年,李劍琴創辦李氏健身學院,招收學徒不限年齡和性別,專門教授不同的健身方式和拳術,舉辦國際拳擊、舉重比賽,每年選舉「李氏健美先生」。[10]健身學院位於西營盤般咸道14號,亦有設立門市於中環華人行,專售賣體育、健身器械。學院曾出版多本體育、健身書籍,1940年起不定期出版《健與美》體育月報,在香港日據時期期間停載,1947年復刊連載至 1950年止。[11][12]學院多年來培訓出多位能自立門戶的健身和拳擊專家,包括黎東芬、盧克強、梁綿滔、李應聰、韋基堯、韋基舜等人。
香港日據時期期間,日本軍政府於1942年委任李啓新為水城區(西營盤)區長。
1956年,白鶴國術體育會出品電影《白鶴英雄傳》,李擔任電影的特別顧問。1967年,師父吳肇鍾逝世,白鶴國術體育會於1969年改組為白鶴體育總會,李擔任首席永遠會長。1970年,他應香港政府邀請,帶領總會南北醒獅團到大阪世博會為香港館表演醒師舞技。[13]1972年,李劍琴創立香港健身技擊體育聯會,以「健身、技擊、體育」三位一體的理念發揚這項運動。聯會後來發展成現今香港健美總會。[14][15]
1982年,李劍琴因心臟病發逝世,由生前好友陳月法、霍崇基、鄺本夫、阮自強、吳英鑑、梁景力八人扶靈。[16][17]他身前服務多個組織,包括白鶴體育總會首席永遠會長、香港健身技擊體育聯會主席、香港舉重聯會會長、香港健身聯會執委、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董事兼名譽總幹事、雲浮會所名譽會長、李氏宗親會常務理事、李氏體育儀器廠廠長等。除了參與體育事業外,李亦是新昌置業建築公司(新昌行)董事長,公司經營地產買賣、代客按揭、租賃、信託等業務。[18]
事件
著作
- 《中國體育及其最近趨勢》,1937年
- 《雙槓運動》,1940年
- 《健與美》體育月報,1940年至1950年
- 《李氏健美手冊》,1951年
- 《最新游泳速成》,1951年
- 《標準肌肉鍛煉》,1954年
參考資料
- . 香港華字日報. 1936-03-30.
- . 工商晚報. 1935-10-07.
- 許之遠. . 明窗. 2019.
- 游子安, 志賀市子. . 聯合電子. 2021.
- . 武術拳者.
- . 香港工商日報. 1934-12-03.
- 韋基舜. . 文匯報. 2002-01-05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徐帆. . 2019-02-16.
- . 香港華字日報. 1936-10-19.
- . 香港華字日報. 1936-09-29.
- 杨浩贤、赵得钧. . 广州大学. 2018.
- 羅振光. . 運動版圖. 2022-09.
- . 華僑日報. 1970-06-01.
- . 華僑日報. 1972-02-05.
- . 中國香港健美總會.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1).
- . 華僑日報. 1982-10-22.
- . 華僑日報. 1982-10-23.
- . 華僑日報. 1959-10-04.
- . 天光報. 1935-09-10.
- 黄振威. . 中華書局. 2019.
- Faith C. S. Ho. (PDF). 香港大學. 2017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10).
- 羅婉嫻. . 中華書局. 2018.
- . 天光報. 1935-09-10.
- 崔翼岐. . 華僑日報. 1982-11-05.
- . 工商晚報. 1939-01-05.
- . 工商晚報. 1947-06-29.
- . 工商晚報. 1948-03-21.
- . 華僑日報. 194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