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平

李心平英語:,1947或1948年生)[4]美國華裔醫生胃腸學家,2008至2013年間為第39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現時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胃腸學榮休教授[10]

李心平
FRACP FACG FACP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第39任院長
任期
2008年8月1日[1]—2013年7月31日[2]
前任梁憲孫[1]
继任梁卓偉[3]
个人资料
出生1947或1948[4]
 中華民國[5]
配偶Mary Lee[6][7]
儿女2[8]
学历奧克蘭大學 (PhD)
香港大學 (MBBS, MD)[1]
李心平
别名Sum-ping Lee, SP Lee, Sum P Lee[9]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胃腸學
机构香港大學
華盛頓大學
瑪麗醫院[5]
论文The gallbladder epithelium in experimental cholelithiasis(1977)
博士導師阿利斯泰爾·史葛特
約翰·史葛特

早年生活與教育

李心平生於中國南部。9歲時,他母親帶他及姐姐們到香港[5]。參加香港小學會考後,他進入拔萃男書院,並開始對文學產生興趣[5],因此在香港中學會考後選擇文科中六及中七預科科目[4]。但他父親突然因肺癌離世,令他萌生當醫生的念頭。雖然當時他已中六,時任拔萃男書院校長郭慎墀仍容許他改變科目[4][11]。2年後,李心平開始在香港大學就讀內外全科醫學士[4],並於1970年畢業[12]

1973年,執業3年後,李心平前往紐西蘭,在奧克蘭大學攻讀哲學博士,並於1978年獲得博士學位[12]。他亦於1980年從香港大學獲醫學士[12][13]

職業生涯

李心平獲內外全科醫學士後在瑪麗醫院執業3年,然後往紐西蘭攻讀哲學博士[5]

博士畢業後,李心平成為胃腸學顧問醫生,在奧克蘭悉尼墨爾本倫敦波士頓的不同機構任職[5][8]。1985年,他與家人搬往西雅圖,加入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最後成為塞勒斯·E·魯賓(Cyrus E. Rubin)講座教授[10]。1995年,他成為內科學系胃腸學部部主任[14]。他也曾任西雅圖退伍軍人醫療中心胃腸學部門主任[1]

2008年,李心平回到香港,出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第39任院長[1][12]。港大醫學院當時正值多事之秋,尤其是前院長林兆鑫的醜聞;他被指控2001至2007年間任職院長時涉及欺詐。由2003至2009年,林兆鑫欺騙港大捐款人,使他們捐贈380萬港元予其私人公司,並把大部份金額轉至其個人脹戶。另一方面,他利用印有港大及瑪麗醫院信頭的醫療賬單,使他的病人付款予其私人公司[15][16][17][18]。林兆鑫於2009年被判監25個月,但11個月即獲釋[19][20][21]。李心平被認為是「局外人」[22],更被寄望能為醫學院管治帶來新氣象[23]。同年,他以港大醫學院院長身份,被委任為醫院管理局大會成員[24]

2011年,李心平成為文洪磋家族基金醫療科學教授[25][26]

李心平任內致力建立新學系和將人文學科結合醫學教育醫療研究,先後在2009年成立人文醫學中心(Centr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Medicine)[27]和在2012年設立醫學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Centre for Medical Ethics and Law)[28]。他亦使醫學人文學由2012年起成為港大醫學課程一部份[28]。與此同時,中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以及護理學院在他任內成立或進行改革,而藥劑學學士也正式推出[28]

接近任期尾聲時,李心平帶領設立兩所跟港大醫學院有關聯的新醫院。2008年[29][30],時任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長鄧惠瓊準備卸任,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時,她表示李心平希望在中國內地成立教學醫院[31]。港大和深圳政府於翌年正式達成協議[32]。醫院最初名為濱海醫院[32][33],但在2010年更名為香港大學深圳醫院[34],並於2012年7月1日開始運作[35]

2013年,新加坡的百匯班台及香港公司新創建集團聯手,獲准在黃竹坑興建一所新私家醫院(即今港怡醫院[36]。港大醫學院為該醫院的臨床夥伴機構,負責臨床管治、聘請醫生醫護人員陪訓[36][37],而百匯班台和新創建集團將負責醫院管理[3]。該醫院亦會成為港大醫學院的教學夥伴醫院[38]

李心平的五年任期於2013年完結,他亦因此退休[7],並離開醫院管理局大會[39]。他現時仍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胃腸學榮休教授[10]

榮譽與獎項

  • 澳洲皇家內科醫師學會院士[12]
  • 美國腸胃科醫學院院士[12]
  • 美国医师协会院士[12]
  • 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傑出成立就獎(2010)[40]
  • 美國腸胃科醫學院大師榮譽(2010)[40]

港大醫學院的李心平人文醫學拓展獎以李心平命名[41]

個人生活

李心平對文學的興趣始於中學[5]。即使他轉往醫學方面發展,仍然持續作詩和寫中國書法[22][42][43]

參考文獻

  1. . 香港大學. 2008-02-20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2. (PDF). 醫學院通訊. Vol. 18 no. 1 (Hong Kong: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3 [2022-05-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3. Tsang, Emily; Lo, Wei. . 南華早報. 2013-08-13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05-23) (英语).
  4. . 南華早報. 2009-11-02 [2022-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英语). ... summer of 1963 and Lee, then 16 ...
  5. Wong, Tim. (PDF). 啟思. Vol. 39 no. 2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08 [2022-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19) (英语).
  6. Lee, Sum Ping. . (PDF) (学位论文). 奧克蘭大學. 1977 [2022-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19) (英语).
  7. (PDF). 醫學院通訊. Vol. 18 no. 2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3 [2022-05-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8. Lee, Sum Ping. (PDF). 醫學院通訊. No. Summer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3 [2022-05-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9. Lee, Sum Ping. (PDF). 香港大學畢業生議會通訊. No. Summer (香港: 香港大學). 2013 [2022-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19) (英语).
  10. .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 [2022-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11. . 太陽報. [20 Ma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May 2022).
  12.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8-02-20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英语).
  13. Lee, Sum-ping. . (学位论文). 香港大學. 1981 [2022-05-20]. doi:10.5353/th_b3198115. hdl:10722/27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14. .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 [2022-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15. . 蘋果日報 (2009-09-02).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16. . 東方日報. 2009-09-04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17. (新闻稿). 香港: 廉政公署. 2009009-03 [200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6).
  18. . 南華早報. 2009-09-04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英语).
  19. . 明報. 2011-07-14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20. . 東周刊. Vol. 39 no. 2 (香港). 2010-08-14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21. Lee, Ella. . 南華早報. 2010-08-11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英语).
  22. . 東周刊 (香港). 2012-06-02 [202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2).
  23. . 南華早報. 2008-02-21 [2022-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1) (英语).
  24. . 醫院管理局. 2008-11-14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25. . 香港大學. [2022-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7).
  26. . 香港大學. [201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英语).
  27. . 香港大學人文與醫學中心.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英语).
  28. (PDF). 醫學院通訊. Vol. 18 no. 1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3 [2022-05-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0) (英语).
  29. . 香港大學通訊. Vol. 18 no. 1 (香港: 香港大學). 2016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英语).
  30.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英语).
  31. (PDF). Medical Faculty News. Vol. 26 no. 2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21 [2022-05-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3) (英语).
  32.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9-11-30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33. Lee, Ella. . 南華早報. 2010-03-22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英语).
  34. 何正男. . 中大學生報 49 (香港中文大學). 2019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35. (PDF). 醫學院通訊. Vol. 17 no. 2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2 [2022-05-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3) (英语).
  36. (新闻稿). 香港: 港怡醫院. 2013-03-13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9).
  37. . 蘋果日報. 2013-03-14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38. (新闻稿).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3-03-13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英语).
  39. (新闻稿). 香港: 醫院管理局. 2013-07-26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40. (新闻稿). 香港: 香港大學. 2010-12-29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41. . 香港大學. [2022-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英语).
  42. . 香港大學通訊. Vol. 12 no. 1 (香港: 香港大學). 2011 [202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2) (英语).
  43. (新闻稿). 香港: 香港大學. 2013-03-03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學術機關職務
前任者:
梁憲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2008–2013
繼任者:
梁卓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