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齋

李敬斋1890年—1987年),原名,字敬斋,后以字行河南省汝南县人,中华民国建筑学家、教育家。[1]

李敬斋
中国当代名人传》中的李敬斋照片

生平

1911年,李敬斋自京师肄业馆(今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密歇根大学主修建筑工程学专业,辅修文学专业。1917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不久又获文学博士学位。1918年2月归国,应聘出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副教授。1919年,继林伯襄丁德合之后,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第三任校长,1920年晋升为教授。[1]

在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长的三年时间内,李敬斋率先在该校试行学分制。在这三年内,德文科毕业生中的16人留学欧洲,其中获博士学位者六人,获硕士学位者七人。1923年3月,该校由外语高等专科学校升为本科大学“中州大学”后,李敬斋出任教务长,任内使该校引入淘汰及竞争机制,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学分制。后来,李敬斋还曾任开封的福中矿务大学(今河南理工大学)校长,进一步试行学分制。[1]

1929年7月2日,李敬斋出任河南省政府委员,任至1935年12月31日免职。1929年7月15日,李敬斋出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1930年2月10日免职。1930年10月8日,李敬斋再度出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1932年1月31日免职。此后,1932年6月2日,李敬斋出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任至1933年5月24日免职。1935年5月31日,李敬斋第三度出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任至1935年12月31日免职。[2]自1931年1月起,李敬斋兼任河南大学校长。[1]

自1910年代至1930年代,李敬斋作为建筑学家,亲自主持设计了河南大学东十斋中的一至八斋,并且参与指导设计了该校的六号楼、七号楼、南大门、大礼堂[1]。他还参与过北京协和医院的建造工作张清平. . 河南大学新闻网. 2015-01-08 [2024-02-27].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敬斋调离河南。[1]1942年6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地政司改为行政院地政署;1947年5月,行政院地政署改为地政部。1947年4月23日,國民政府特任李敬齋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地政部部長。[3]:83401948年12月22日免职。[2]1948年,李敬斋赴台湾定居,曾任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理事、理事長[4],後被聘為國策顧問[5],並长期担任国立河南大学旅台校友会常务理事、顾问。1987年,李敬斋逝世。[1]

著作

  • 《十九年来河南之教育》
  • 《办理河南教育之政见》
  • 《文字源流》
  • 《正名》
  • 《今韵》
  • 《中华字源》
  • 《八朝诗选》
  • 《史前史纲》
  • 《中国政治之彻底解决》
  • 李敬斋还著有建筑工程学论著数十篇/部[1]

参考文献

  1. . 大河网. [2012-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2. 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3.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4. 宋兆霖. .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0: 27. ISBN 978-957-562-839-0.
  5. 魏傳基. . 中原文獻. Vol. 10 no. 4. 1978-04-25.
  中國
前任:
郑震宇
(行政院地政署署长)
地政部部長
1947年4月23日-1948年12月22日
繼任:
吳尚鷹
教育職務
前任:
丁德合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长
1918年-1919年
繼任:
张鸿烈
前任:
赵新吾
(代理)
省立河南大学校长
1931年1月-5月
繼任:
许心武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