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車

李水車1895年5月27日—1945年9月7日[2][3]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社子人,基督教宣教士

李水車
出生(1895-05-27)1895年5月27日
 大清臺灣省臺北府淡水縣芝蘭一堡溪洲底庄崙仔頂
逝世1945年9月7日(50岁103天)
 中華民國臺灣省花蓮縣
国籍 大清(1895年5月27日-1895年6月17日)
 大日本帝国(1895年6月17日-1945年8月15日)
 中華民國(1945年8月15日-1945年9月7日)
母校牛津學堂
职业宣教士
配偶陳月霞
儿女長子李路加
長女李珠美
次女李珠玉
三女李妙好
次子李洸洋
三子李忠和
四女李妙婉
四子李德義
五女李淑慎
五子李德信
六女李末子[1][2]

生平

李水車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十二都仁德里兌山鄉,父李甘堂,母林蜂,有一妹李幫助為牧師[1]。出生於溪洲底庄崙仔頂,社仔公學校(今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國民小學)畢業後讀牛津學堂,娶妻陳月霞。後來到蘆洲教會見習,後往宜蘭花蓮苗栗通霄後龍等地傳教。在花蓮傳教時,1923年把基督福音傳給台灣第一位原住民宣教士姬望‧依娃爾(Chiwang Iwal)[4]。1937年任司法保護委員和方面委員。1939年離開後龍搬回花蓮,夫妻在1945年夏相繼病逝於花蓮。[3]

家庭

次女李珠玉嫁花蓮縣長柯丁選[5];三女李妙好嫁音樂家郭子究為妻[6]。六女李末子的么女柯悅敏嫁中國內地會(現稱海外基督使團)創辦人戴德生的第五代孫戴繼宗牧師[7]

李水車後代喜歡音樂,信仰基督教,有國外音樂學院樂團的指揮學位、美聲樂學位文憑,能組成含有四聲部之詩班與交響樂團,人稱「水車家族」。在2011年8月在國家音樂廳舉辨「空谷足音:水車家族感恩音樂會」。[2]

李水車二、三代多為音樂家,多受郭子究教導。1994年,郭子究為紀念李水車夫妻百歲冥誕,作詞作曲《李水車傳道夫妻百年感恩紀念歌》,共六個樂章,後改名《水車之歌》。1994年、2004年的李水車家族聚會皆演奏此曲。[6]

參考

  1. 李末子. . . 台灣: 自行出版. 1994 (中文(臺灣)).
  2. 柯悅敏. . 台灣: 財團法人義廷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2011-08-06 (中文(臺灣)).
  3. 李末子. . . 台灣: 自行出版. 1994 (中文(臺灣)).
  4. 都希基路《80多年歷史禱告洞,見證火熱宣教的佳美腳蹤》。基督教今日報,2019年01月03日。https://cdn-news.org/news/1642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陳玉珍. . . 台灣: 自行出版. 1994 (中文(臺灣)).
  6. 郭宗愷、陳黎、邱上林. . . 台灣: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5-07. ISBN 9570192445 (中文(臺灣)).
  7. 楊玉華. . 台灣: 靈糧堂. 2012-10-14 (中文(臺灣)).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issue=被忽略 (帮助)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