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妍

李沛妍英語:[1][2]1978年[3][註 1]),祖籍廣東四會[4]香港粵劇女演員(花旦),成長於美國香港八和會館第39屆理事[5]

李沛妍
女演员
英文名Elizabeth Li Pui Yan
籍贯廣東四會
出生 美國
职业粵劇演員花旦
教育程度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
母校衛斯理學院
父母
亲属姨母:南紅
出道地点 香港
活跃年代2007年至今

演藝經歷

李沛妍生於美國紐約[6],成長於該國[7],畢業於衛斯理學院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2]。她出身於來自香港粵劇世家,祖父李鑑潮是粵劇編劇[8]、班主[9],祖母是一位小武演員[10]:115;父親李奇峰出生於香港,童年因戰亂定居越南時已開始演出粵劇,被視為神童,後回到香港,身兼粵劇演員(小武)[10]:115、編劇、戲班行政工作;母親余蕙芬(又作余惠芬[3][9])也是粵劇演員,為名伶芳豔芬首徒[10]:100姨母南紅為粵劇及粵語片演員[註 2]。其父母後遷居美國[8],一說余蕙芬1969年遷居美國[10]:100,1971年與李奇峰結婚,婚後從商,1980年代曾回香港粵劇界復出[10]:100,115,至2007年李氏夫婦回香港定居[8][11]。李沛妍自幼已對粵劇產生興趣,大學時期亦以粵劇為論文主題。[11][12]

畢業後曾在波士頓從事科網工作兩年,後決定學習粵劇。2002年[4]起其父李奇峰親自傳授基本功,並安排她隨廣州音樂師傅李美花學習演唱、瀋陽京劇刀馬旦楊敏學習武打身段、上海越劇花旦俞美娣學習水袖及身段,訓練持續四年[11][12]。亦曾隨粵曲演唱家鍾麗蓉學習唱腔[4]

2006年,李奇峰創辦「粵劇戲台協會」,[13]專注於粵劇創作和相關的藝術發展項目,[14]粵劇戲台主辦李沛妍演出有2022年「粵劇戲台15週年」。

2007年,香港中文大學為配合「粵劇國際研討會﹕情尋足跡二百年」及紀念《帝女花》劇本誕生50周年,籌演《帝女花》(年青版)[15],由阮兆輝葉紹德及李奇峰修改唐氏劇本[16],李沛妍獲選為女主角長平公主演員,正式在香港展開演藝事業。[11][17]

2011年,李沛妍成為粵劇名伶羅家英[註 3]汪明荃夫婦的誼女[18][19]

2014年,與鄭雅琪同被復出的名伶龍劍笙(女文武生,1969年雛鳳鳴劇團正印文武生) 在新一代花旦中挑選為搭擋。[7][20][21][22]

2015年與謝曉瑩同被誼父挑選為《西九新星展》主要旦角,擔演主要角色包括《辭郎洲》裡的陳壁娘。[4]

參演劇目

年份 劇團/團體 劇目 角色 備註/來源
2007 香港中文大學 帝女花(年青版;50年周年紀念) 長平公主 「粵劇戲台」主辦2018年重演[11][23]
2011 粵劇戲台協會有限公司 德齡與慈禧 德齡 謝曉瑩輪流演出[24]
粵劇戲台 秋雨菱花姐妹情 [24]
粵劇戲台 再世紅梅記 李慧娘、盧昭容 [25][2]
2013 粵劇戲台協會有限公司 江山遺恨 [12]
2014 香港梨園舞台、粵劇戲台 洛神 甄宓 衛駿輝共演[24]
粵劇戲台 六月雪 [24][2]
2015 西九粵劇新星展 佘太君掛帥 張定金 大娘(2月21-24日)[26][27]
打洞結拜 趙京娘 [28][2]
粵劇戲台 王子復仇記 改編自莎士比亞哈姆雷特[29]
紫釵記 浣紗 與龍劍笙共演[21]
2016 粵劇戲台 蝶影紅梨記 謝素秋 [11]
2017 大鴻運劇團 萬世流芳張玉喬 張玉喬 羅家英「一生五旦展英姿」[1]
牡丹亭驚夢 [22]
2019 輝輝舞台制作有限公司 花木蘭 飛鳳郡主 2月2-3日與衛駿輝共演[30]
西樓錯夢 穆素微 衛駿輝共演[30]
紫釵記 霍小玉 關凱珊共演[31]
2023 桃花源粵劇工作舍 帝女花(65年周年專業版) 長平公主 與其他6名花旦交替演繹該角[32]

公職

備註

  1. 按1980年兩周歲之報道推算。
  2. 然而,南紅與余蕙芬、李奇峰的關係,未找到其他任何記載。
  3. 羅家英曾與李奇峰、余蕙芬夫婦共事。

參考文獻

  1. 李偉民. . 橙新聞. 2017-11-02 [2023-08-13] (中文(香港)).
  2. . Hong Kong Arts Administrators Association.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英语).
  3. . 工商日報. 1980-06-22: 9 [2023-08-15] (中文(香港)).
  4. . art-mate. [2023-08-13] (中文(繁體)).
  5. 岑美華. . 香港文匯報. 2020-07-26 [202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中文(香港)).
  6. . on.cc東網. 2017-07-20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中文(香港)).
  7. . 東方日報. 2014-04-25 [2023-08-13] (中文(香港)).
  8. . 香港電台第四台.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中文(香港)).
  9. . am730. 2019-09-19 [2023-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5) (中文(香港)).
  10. 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委員會 (編) (编). . 香港: 三聯. 1998. ISBN 978-962-04-1459-6.
  11. . 香港經濟日報. 2023-06-06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中文(香港)).
  12. . 香港經濟日報. 2023-06-03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13. . art-mate.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6) (中文(繁體)).
  14. . art-mate.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6) (中文(繁體)).
  15.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繁體)).
  16. . IATC.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6) (中文(繁體)).
  17. 徐蓉蓉. . 星島日報. 2020-08-01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18. . 大公報. 2011-07-20 [2023-08-13] (中文(香港)).
  19. . 香港文匯報. 2011-12-02 [202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中文(香港)).
  20. . 東方日報. 2014-11-10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21. . 東方日報. 2015-12-17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22. . 大公報. 2017-09-16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中文(香港)).
  23. . 香港文匯報. 2018-04-08 [2023-08-13] (中文(香港)).
  24. 岑美華. . 香港文匯報. 2014-05-27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1) (中文(香港)).
  25. 文娟. . 戲曲品味. [2023-08-13] (中文(香港)).
  26. . 戲曲品味雜誌.網上雜誌. 2015-04-01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中文(香港)).
  27. . art-mate. [2023-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中文(香港)).
  28. 輕羽. . 大公報. 2015-03-22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29. 白若華. . 香港文匯報. 2015-02-17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30. 岑美華. . 香港文匯報. 2018-12-30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31. 白若華. . 香港文匯報. 2019-10-27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32. 盧凱瑤. . 香港01. 2023-03-01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33. .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0-04-16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中文(香港)).
  34. . 香港政府新聞公告. 2016-04-29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