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洵 (歷史學家)

李洵1922年7月1日—1995年9月2日),仲符遼寧北鎮人,中國史學家東北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為明清史領域專家。

李洵塑像,位於東北師範大學

生平

李洵塑像碑陰所刻傳文

1922年生於遼寧省北鎮縣。其父早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後入北京大學國學門繼續攻讀,就學於古韻學專家黃侃,從事古聲韻學研究。受家學薰陶,李洵少年時代即奠定文史基礎。李洵其後在北京一所天主教會學校接受現代西式教育,考入北平臨時大學文學院史學系就讀,受教於馮承鈞瞿兌之謝國楨劉盼遂容庚陳垣等學者,受謝國楨之史部目錄學及明清史研究影響尤深。1946年大學畢業,畢業論文為《遼宋金三史纂修考》。畢業後,李洵與中國共產黨接觸,為北平地下黨組織散發、張貼宣傳品。1947年春,李洵前往東北,1948年赴東北師範大學(時為東北大學)歷史系任教,講授中國通史,兼研究馬克思主義著作,將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融入中國歷史研究之中。其後又開設中國原始社會史、宋元史、中國史、目錄學、史學名著選讀等課程。

1951年後從事明清史教學與科研,花費約兩年時間通讀《明實錄》,作了大量卡片和筆記,又從事《清實錄》之研讀,此外考查上千種明清時期的政書、私家史著、文集、方志和筆記小說。在此基礎上,於1956年5月完成寫作《明清史》一書。50年代中期,圍繞明末東林黨的背景、性質和政治主張發表論文,然而由於反右運動開始,計畫被迫中斷。1958年,李洵被劃為“右派”,受到勞動改造,於業餘時間堅持明清史研究。1978年,李洵重返高校授課,12月任歷史系副教授、明清史研究室主任。1979年2月平反。1979年12月晉升教授。1985年創建明清史研究所,任所長。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獲得博士導師資格。1991年,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吉林省政府頒給“吉林英才獎章”。1995年9月2日因直腸癌去世於長春,享年74歲。[1]

著作

主要著述有《明清史》、《明史食貨志校注》、《遼宋金三史纂修考》、《下學集》、《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階段性及其特徵》、《孫嘉淦與雍乾政治》等。其去世後,明清史講義、授課錄音及相關學術筆記被趙軼峰整理為《中國的明清時代——李洵明清史講義》,未曾收入《下學集》的已刊論文、未刊文稿、書序、書劄、自傳等,被羅冬陽整理成《李洵文存》,又與《李洵年譜》、《李洵著述目錄》等共同編輯整理為《李洵全集》六卷本出版。[2]

參考

  1. 中共長春市委黨史研究室. . 长春出版社. 1996.
  2. . 东北师范大学. 2022-12-20 [202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