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晟

杨朝晟(8世纪—801年7月8日)叔明唐朝将领。

生平

勤王有功

夏州朔方人。最初在朔方军为步军先锋,因功授甘泉府果毅。建中初年,随新任泾原节度使李怀光讨伐据泾州作乱的军将刘文喜,斩获生擒居多,授骠骑大将军,此后升为右先锋兵马使。后淄青节度使李纳结连魏博军进犯徐州,杨朝晟随朔方大将唐朝臣征讨,勇冠三军。[1]建中二年(781年)十一月,朔方军因钱财和军装没送到,军旗和军服都很差,被同行的宣武军嘲笑为乞儿。淄青军与宣武节度使刘洽在七里沟相持,杨朝晟对唐朝臣说:“您用步兵背山列阵等待两军。我用骑兵在山曲埋伏,贼军见我军深入敌方势单力孤,必定相搏。我以伏兵拦腰冲击,必定打败敌军。”唐朝臣采纳了这个计划。魏博将领信都崇庆等果然率二千骑兵过桥西进追击官军,遭伏兵拦腰攻击,信都崇庆等的军队被截断,狼狈而返,据桥抵抗官军。士兵争相过桥,有的不得不涉水而过。杨朝晟指着他们说:“他们可以涉水,我们为什么不涉水!”于是涉水攻击,据桥的敌军都跑了,信都崇庆等的军队大溃。刘洽等乘胜追击,斩首八千级,敌军溺死过半。朔方军士尽得敌军辎重,得到鲜艳华丽的军旗和军服,对宣武军说:“乞儿的功劳和宋军(宣武军军部宋州)谁多?”宣武军人都感到惭愧。唐军乘胜追杀到徐州城下,魏博、淄青军解围而逃,江、淮漕运得通。[2]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3][4]

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遭兵变,奔奉天,正在山东讨伐魏博节度使田悦的时任邠宁、朔方节度使、河中尹李怀光返回勤王,以杨朝晟为左厢(一作右厢)兵马使,率千余人下咸阳以抵抗叛首朱泚,加御史中丞,赐实封一百五十户。后李怀光在河中反叛,杨朝晟被其劫持在军中。德宗出奔梁州洋州,邠宁节度留后韩游瑰退到邠州宁州。李怀光因本是邠宁节度使,待邠宁军诸城如自己的属城,以党羽张昕总管邠州。张昕自危,因而大肆索取军资,征发士卒和兵车,约定归顺李怀光。杨朝晟父杨怀宾为韩游瑰部将,趁夜以数十骑斩张昕及其同谋,韩游瑰即日派杨怀宾奉表闻奏,德宗召杨怀宾劳问,授杨怀宾兼御史中丞,除授韩游瑰为正式的邠宁节度使。间谍到河中,杨朝晟得知其事,哭着告诉李怀光:“我父亲立功于国,我作为儿子应该被诛戮,不可主兵了。”李怀光于是囚禁了他。[5]朝廷诸军进围河中时,韩游瑰在长春宫扎营,杨怀宾亲自作战。李怀光被平定后,德宗念杨怀宾之忠,让副元帅浑瑊特赦杨朝晟,杨朝晟于是成为韩游瑰的都虞候。当时父子同在一军,都官至开府宾客、御史中丞、封异姓王,军中以为荣。[1][3][4]

安定地方

贞元四年(788年)七月,德宗诏征韩游瑰入宿卫,以左金吾将军张献甫为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邠宁庆节度观察使,代任韩游瑰。韩游瑰先前因吐蕃犯边,亲自率军戍守宁州,受代之际趁夜轻骑秘密回京。他部下的将卒素来骄怠,畏惧张献甫治军严厉,衙内千余人趁张献甫还在路上,作乱劫掠,迫使监军杨明义奏请以已出奔到京师的将领范希朝为节度使。杨朝晟最初逃到郊外,军人裴满煽动乱军劫持他,次日,杨朝晟骗乱军说:“你们所请求的事很好,我来道贺。”于是军心稍安。杨朝晟及诸将图谋诛杀首恶者。两三天后,杨朝晟诈称邠州已经来人,与诸将率兵前来,召集乱兵,说:“先前所请不被准,张尚书昨日已入邠州,你们都应该死,我不能尽杀,你们说出为首者的名字归罪于他们,其余不问。”于是众人说出二百余人的名字,斩杀这些人(一作斩杀三百余人)后,事平。[6]杨朝晟率军迎接张献甫到任。[7]德宗提拔范希朝为宁州刺史,为张献甫的副使。[8][9]张献甫入奏杨朝晟之功,杨朝晟得加御史大夫。[1][3][4]

贞元九年(793年)二月,朝廷在盐州建城,征兵以守御边境,杨朝晟奉命统率人马镇守木波堡,灵、武、银、夏、河西等地得以安宁。[1][3][4][10]

代任邠宁

贞元十二年(796年)五月,张献甫卒,杨明义请求以杨朝晟权知留后。同月,诏以杨朝晟代任为邠州刺史、邠宁庆节度度支营田观察使[8]同年,杨朝晟丁母忧,由长孙慥代为邠州刺史;[11]杨朝晟被起复为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仍加兼御史大夫。[1][3][4]

贞元十三年(797年)正月,杨朝晟奏:“方渠、合道、木波都是贼寇的来路,请求筑城以为备。”德宗下诏问需要多少兵,杨朝晟奏称:“臣部下兵自己就能完事,不需要额外的帮助。”诏书又问:“先前筑盐州,共兴师七万才勉强完备,如今在敌人边境筑三城,应该加倍派兵,为什么反而容易了?”杨朝晟说:“盐州筑城是敌虏都知道的。现在臣驻防的地方边境接近敌虏,敌虏料定王师不少于七万(一作十万),敌军也没有聚集,不敢轻易来犯。如果聚集诸道军队大举兴兵,大概一个月才能到,蕃戎也会来犯,那就只能作战,胜负未知,更无暇建城了。我现在请求秘密发出军士,不用十日到塞下,出其不意地建城,不到三十天就能大功告成,敌人来了也不能攻克,只要坚壁清野,城边没有草,敌虏不能久留就走了,我们再积聚粮草、留卒驻守,这是万全之计。”德宗采纳。二月,杨朝晟分兵三路,各筑一城。唐军驻扎在方渠,没有水,军队哗然,军吏说:“方渠没有井,不可以屯军。”判官孟子周说:“承平年代,方渠的居民形成市集,如果无井,何以聚人!”下令挖井。突然有青蛇从高处下来,水随着它爬行的痕迹流过。杨朝晟令筑造防御工事环绕之,于是形成深的甘泉,军人靠它喝够水,杨朝晟将此事画成图上报,诏令设置祠堂,命名此泉为应圣泉。三月,三城建成。四月,杨朝晟军回到马岭,吐蕃才出兵追击,见不能攻克三城,相持数月后退兵。[3][4]杨朝晟在马岭筑城而回,开地三百里,[1]皆如其所料。[12]

杨朝晟在任内曾署独孤宁为记室,柳宗元曾为此作《送邠宁独孤书记赴辟命序》。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杨朝晟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加检校工部尚书。十七年(801年)五月,因防秋移军宁州,染病,十多天后去世。[1][3][4][8][13]

杨朝晟临终召集僚佐:“我杨朝晟必不能康复了,朔方命帅多出自本军,虽是依照众人的意思,却不合国体。宁州刺史刘南金,练习军旅,应该让他代行军务,且他知晓军事,由他等候朝廷另择节度使必然无虞。”又以亲手写的书信授予监军刘英倩,由刘英倩告诉军队。朝廷任命戍守定平的河中兵马使李朝为新节度使、刘南金为副使,邠宁军也奉诏,但随即因怀疑李朝要带麾下军队上任而生变,拥立刘南金为节度使,刘南金拒绝武装抗命,军士又拥戴兵马使高固,又因刘南金受命为副使,担心其阻挠而诱杀之。德宗得知邠宁军情,收回对李朝的任命,改任高固。[14][15][16]

评价

  • 《旧唐书》史臣曰:朝晟忠孝权谋。
  • 《旧唐书》赞曰:,守忠臣之道,皆贤帅之才。[3]

注释及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