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區農會日式碾米廠
東山區農會日式碾米廠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山區,建於日昭和九年(1934年)[1],於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9月5日經當時的臺南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2]。
東山區農會日式碾米廠 | |
---|---|
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 | |
位置 | 臺灣臺南市東山區東中里中興路1號 |
建成时间 | 日本昭和九年(1934年)[1] |
官方名称 | 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 |
類型 |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產業設施 |
詳細登錄資料 |
沿革
東山區農會的前身為日大正十二年(1923年)2月所創立的番社信用組合,番社信用組合之後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1月改稱番社庄農業會,二次大戰後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改為東山鄉合作社,三年後(1949年)的11月改為東山鄉農會[1],2010年行政區改制後改為東山區農會。
過去臺灣傳統農家通常會委託土礱間來碾稻穀,並在青黃不接時向業者借貸,而在大正元年(1912年)之後,由於電動碾米機的普及使土礱間專業化[1]。然而由於土礱間良莠不齊,臺灣總督府因而在1930年代之後開始輔導產業組合農業倉庫經營米穀輸出業務,該碾米廠即在此一背景下設置[1]。之後在昭和十年(1935年)時總督府將稻米品種與等級重新分類以及加強檢查制度,對傳統土礱間產生影響[1]。而昭和十四年(1939年)5月頒布的「臺灣米穀移出管理令」及昭和十六年(1941年)12月頒布的「臺灣米穀應急措施令」,分別規定必須由總督府統一收購輸出稻米與農家必須將自家用米全數賣給政府,更進一步使得土礱間失去活動空間[1]。
參考資料
- 凃淑君. . 臺南縣政府. 2009年3月: 36-49頁. ISBN 978-986-00-9689-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