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堉璘

林堉璘1936年10月6日—2018年6月9日),生於日治台灣台北州新莊郡鷺洲庄和尚洲水湳(今新北市蘆洲區水河里),企業家。他創辦的宏泰建設於1975年正式營利登記,經由房地產開發、營造、工程建設、物業管理、商貿事業,之後還跨足租賃金融壽險等行業,建構成宏泰集團整個企業事業體的廣大規模。與其兄林堉琪的宏國集團,其弟林榮三的聯邦集團,被外界稱為三重幫

林堉璘自2008年起每年進入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在台灣富豪排名維持在前十名之列。

簡歷

林堉璘的父親林建生為蘆洲地區的米商與自耕農,經營碾米廠。母親為鄭查某。林堉璘在家中排行第七,有五個姐姐(林說、林好、林足、林滿、林盡),其兄林堉琪,其弟林榮三。

林堉璘從小在家中經營的碾米廠工作,24歲時於台北市八德路經營碾米廠,一路勤奮、踏實的工作奠定經營企業的良好基礎。

1964年,林堉璘兄弟三人共同創辦宏國建設,進入建築營造業,爾後兄弟各自創業發展。1975年,林堉璘創立的宏泰建設正式營利登記。

1984年至1989年間,台北市進行土地重劃,林堉璘在台北市各地大量購入多筆土地,其中以信義計劃區的投資最大;隨著地價高漲,林堉璘身價快速上升。

2015年起,他陸續將大部分個人資產交付公益信託,成立「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

「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成立至2020年6月已捐贈(含已承諾)超過新台幣12億元。[1][2][3][4]

2017年,他成立「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設立獎金高達新台幣3,000萬元之堉璘台灣奉獻獎,鼓勵並支持長期為台灣無私奉獻的人,他並致力於教育,希望為台灣培育人才、提升台灣在國際競爭力盡一份心力。

2018年6月9日上午於家中逝世,享壽82歲。[5]

財富

年度 名次 身價(億美元)
2008 10 24
2009 9 19
2010 7 28
2011 8 30
2012 9 30
2013 8 34
2014 5 60
2015 6 56
2016 3 50
2017 5 56
2018 3 58

公益事業

林堉璘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於2015年逐步將名下財產捐出信託,成立「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以幫助有志學子、推廣教育為核心目標,同時以文化、慈善、醫療及其他社會公義為次要目的,捐助或贊助符合此公益信託目的之團體。

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自2015年成立以來,在教育、醫療研究、急難救助等各方面,至2020年6月已經捐贈(含已承諾)超過12億元,包括八仙粉塵氣爆救助專案捐助1000萬、臺北榮民總醫院作業基金專戶「重粒子設備籌建」捐助1億7500萬、台南0206震災捐助1000萬、臺東縣政府臺東縣社會局社會救助專戶「臺東風災」捐助500萬、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捐贈3200萬、財團法人薛伯輝基金會捐贈192萬5000元、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捐贈507萬、天主教私立聖十字架療養院捐贈200萬;以及捐贈包含離島在內全台各地及嘉義水上空軍合計157組。

2017年9月7日,林堉璘成立「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同年辦理第一屆堉璘台灣奉獻獎,得主是劉民和牧師,頒發獎金三千萬元。

信仰

林堉璘於1977年成為蘆洲湧蓮寺信徒後,虔誠信仰至今,他自1994年起至2017年止,擔任蘆洲湧蓮寺管理委員會第一至七屆主任委員,任內推動各項慈善公益事蹟,包括公益慈善、災害救助等各項領域,像是捐贈消防局設備,或是捐贈救護車、復康巴士等各種車輛,還有捐助莫拉克八八水災、日本311地震、高雄氣爆等災害事件。

林堉璘於2017年卸任蘆洲湧蓮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後,擔任榮譽主任委員至今。1996年財團法人湧蓮慈善基金會成立,林堉璘擔任董事長,直到2015年卸任。

林氏宗親會

林堉璘於1983年至1989年擔任台灣林氏宗親總會第四、五屆理事長;卸任後擔任永久名譽理事長。1998年擔任中華民國林氏宗親總會創會理事長至今。

1990年至1998年擔任世界林氏宗親總會第四,五屆理事長;卸任後擔任永久名譽理事長。1994年創「世林」刊物,聯繫世界各地林氏宗親的感情。

中華民國建築投資商業同業公會

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華民國建築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註釋

  1. . [2019-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2. . [2019-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3. . [2019-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4. .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5. . 經濟日報. 2018-06-09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中文(臺灣)).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