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莖
林金莖(1923年7月18日—2003年12月10日),字剛本。臺南佳里子龍廟人,中華民國外交官。曾任中華民國駐日代表。
林金莖 | |
---|---|
出生 | 1923年7月18日 日治臺灣臺南州北門郡佳里(今臺南市佳里區) |
逝世 | 2003年12月10日 中華民國(臺灣)台北市中正區 | (80歲)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23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03年) |
职业 | 中華民國外交官 |
配偶 | 吳愛桂 |
父母 | 林芹香(父)、楊田環(母) |
生平
林金莖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7月18日生於臺灣日治時期臺南州北門郡佳里(今 台南市佳里區),為家中第八子。祖父林碧池曾任佳里子龍廟正董事。父親為台南著名傳統漢學詩人林泮(林芹香)。大哥林精鏐(戰後改名林芳年)為「鹽分地帶」文學重要作家,曾創作多種作品發表於《文藝台灣》、《台灣文學》等期刊。為「北門七子」之一。
林金莖八歲就讀佳里興公學校,公學校畢業後由於受父親告知日本必戰敗,遂未繼續考中學。[1]昭和十六年(1941年),林金莖考上佳里興公學校教員,一開始任助教,隔年升「准訓導」(正式教師)。[2]昭和十八年(1943年)通過文官考試,任判任官。同年結婚。
二次大戰後,林金莖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考取建國中學高中部二年級。1946年考取公費保送上海復旦大學法律系,1948年轉入國立台灣大學三年級,1949年6月畢業。195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考上行政人員,分發到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51年考上律師,1950年外交官考試及格取得外交官資格,在中華民國外交部亞太司擔任專員後,1959年8月入中華民國駐日大使館擔任三等秘書。1961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國際法,1962年取得碩士學位。
歷任秘書官、台灣省政府民政廳課長、外交部日韓課課長、中華民國駐大阪領事等職務,1972年出任中華民國駐日大使館政務参事官,任內經歷日華斷交。一直參與之後的台日關係,曾任亞東關係協會副代表。在李登輝政府時期的1993年到1996年間擔任駐日代表,從1996年到2001年擔任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陳水扁政府時期出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1988年,以論文《戰後的日華關係與國際法》(戦後の日華関係と国際法,有斐閣出版)在亞細亞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取得法學博士。[3]1992年獲得日華文化協會第1回日華文化賞。
2003年,於台南長榮大學日本研究所擔任教授,12月10日因肝癌病逝於臺大醫院。[5]12月23日,總統陳水扁明令頒褒揚令。[6]
政治立場
- 據前新聞局駐日新聞處處長張超英回憶,1980年代興起臺灣人日本兵遺族向日本政府請求撫慰金一事時。當時中華民國駐日代表處一開始反應保守冷淡。當時副代表林金莖就對張超英說:「我們不能向日本人要求這個賠償,如果要這個賠償,日本人在臺灣的財產也要歸還。」他完全依照中日和約來判斷此事,態度當然不積極。[7]:187直到日本眾議員有馬元治熱心奔走,在日臺獨運動者許世楷、黃昭堂等人熱心提供給有馬元治資料,才使駐日代表馬樹禮決定反應此事。[7]:187
- 後來林金莖出任駐日代表,1996年在野黨的臺北市長陳水扁訪問日本,駐日代表以消極不作為應對,林金莖也未改變此傳統作風。最後是張超英越過官方辦公室,與臺北市政府市長辦公室的羅文嘉聯絡,包括記者會行程、寄邀請函及推演可能遭遇的困難。使外界看起來是臺北市政府自己去張羅行程,沒有外交單位涉入的痕跡。[7]:252-253
家庭
- 林金莖妻子吳愛桂為台南市人,其父吳近是知名醫生。兩人於昭和十八年(1943年)5月結婚,婚後育有四男一女。
參考資料
- 黃自進訪問,林金莖口述,《林金莖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頁8。
- 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中,1941到1942年林金莖職名「助教」,1944年為「准訓導」。見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查詢:http://who.ith.sinica.edu.tw/s2g.a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201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7).
- 總統頒授亞東關係協會前會長林金莖勳章典禮,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2001年9月19日
- 國策顧問林金莖病逝 享年80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VBS,2003年12月11日
- 褒揚令-林金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2003年12月23日
- 陳柔縉. . 時報文化. 2006年8月. ISBN 978-957-13-4531-4.
- .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01-09-10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