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寺
柏林寺,位于中國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戲樓胡同1號(舊门牌号为柏林寺四號),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也是“京內八剎”之一。
柏林寺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所在 | 北京市东城区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元 |
编号 | 6-311 |
登录 | 2006年 |
歷史
柏林寺创建於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明朝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建,寺内原来有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撰写的重建碑文。明朝宣德年间重修。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胤禛为其父康熙帝庆祝六十大寿,特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康熙帝特赐“万古柏林”匾额,悬挂在正殿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重修,乾隆帝亲自撰写了重修碑文[1]。
该寺后部在清朝曾为佛学院。中华民国时期,曾被用做陆军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处曾被用做北京图书馆分馆。1988年初,改为文化部干部学院。如今,该寺主要建筑保存基本完好。1984年被定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建筑
柏林寺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大约为2.4万平方米。建筑分为三路,共有五进院落。中路为主要殿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佛殿、维摩阁(又名大悲坛)[1]。
- 照壁:山门前有一字大照壁,左右有墙垣,辟有朝西的街门[1]。
-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明间开有四扇隔门,两次间设有四扇槛窗,布瓦屋面,歇山顶。如今山门左右各有六间五檩小式硬山顶倒座房[1]。
- 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明间开有四扇隔门,两次间设有两扇槛窗,布瓦屋面,歇山顶,檐下绘有和玺彩画,匾额为“摩尼宝所”[1]。
- 钟楼、鼓楼:山门内东西两侧原有钟楼、鼓楼,现已无存[1]。
- 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北侧,为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和两次间都开有四扇隔门,两稍间设有两扇槛窗,筒瓦屋面,重檐歇山顶,上檐出有七踩斗栱,单栱双下昂,下檐出有五踩斗栱,双下昂,檐下绘有和玺彩画。匾额为“觉行具圆”。殿内有康熙帝御题“万古柏林”横匾。原来该殿内供奉三世佛,面部丰满,表情生动,体态十分庄严。殿前出有月台,月台前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通石碑,为乾隆御制重修柏林寺碑,一为满文,一为汉文,石碑四周有石栏[1]。
- 东、西配殿:位于大雄宝殿前左右,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灰瓦顶。东配殿南侧有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铸造的交龙钮大铜钟,高达2.6米,大铜钟周身满刻着往生净土神咒[1]。
- 无量佛殿:位于大雄宝殿北侧,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明间和两次间都开有四扇隔门,两稍间设有两扇槛窗,筒瓦屋面,单檐歇山顶,三踩斗栱,单下昂,檐下绘有和玺彩画。匾额为“善狮子吼”[1]。
- 厢房:在大雄宝殿与无量佛殿的东西两侧有厢房各15间,进深五檩,出前廊一步,硬山顶,筒瓦屋面,过垄脊,北端各有一间为通道,分别通往东路和西路[1]。
- 大悲坛:大悲坛院是一座封闭式的院落,院门是随墙式硬山门。院内的大悲坛,又名维摩阁,又称藏经楼,为两层,硬山顶,灰筒瓦屋面。大悲坛东西两侧有配楼,两座配楼与主楼上层前廊之间有叠落廊相连接。正楼有雍正帝题写的匾额“万佛宝阁”,楼内原来供奉七尊木制漆金佛像,并藏有雕刻于18世纪初的全部《龙藏》经版。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北京贤良寺设藏经馆,由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昼、贤良寺住持超圣等人主持,雍正十三年开始雕版,乾隆三年(1798年)完成,共雕成经版79036块,全藏共有724函,按照千字文编次(“天”字到“机”字),共1669部,7168卷,版式与《永乐北藏》相同。全藏分为正藏、续藏,正藏485函,内容和《永乐北藏》完全相同;续藏239函,与《永乐北藏》相比有增有减。当时印100部,颁赐京内各寺。1935年又印刷22部。经版原来保存在皇宫内的武英殿,乾隆年间为方便印刷取用而转移到柏林寺,1982年又转移到智化寺。1987年文物出版社利用这批经版重印了《龙藏》,经版自此存放在北京市大兴县(今大兴区)一处库房内。经版由梨木制成,宽13厘米,长18厘米,两面刻宇,字体秀劲而工整,特别是佛像、龙碑等版面雕刻精细生动[1]。
西路是行宫,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敕建。如今存有两组院落,各为两进。前组的主院是回廊式院落,有歇山式垂花门,出三踩斗栱,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后出廊。后院正房都是五间,前后有甬台相连。院内的建筑都是过垄脊硬山屋顶,灰瓦屋面[1]。
东路是僧侣生活区。主体建筑原来是斋堂,但改建为方形殿堂的时间不详,此建筑在近代严重残毁,1994年根据故旧的回忆,并照顾现代使用功能,在原基础上建成一座二层楼阁。楼阁平面呈方形,一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外有周围廊,上出腰檐,檐下饰有旋子彩画;二层面阔五间,四周有木栏杆,通开槛窗。屋顶是攒尖顶[1]。
根据记载,柏林寺西部原为禅堂,但是禅堂的具体位置现已无考[1]。
參考文献
- . 东华流韵. 2009-06-11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