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顿·怀尔德
桑顿·怀尔德(英語:,1897年4月17日—1975年12月7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逊,美国小说家和剧作家。他是唯一用小說作品和戏剧作品获得双普利策奖的人。[1]
| 桑顿·怀尔德 Thornton Wilder  | |
|---|---|
![]() 1948年8月18日的怀尔德  | |
| 出生 | Thornton Niven Wilder 1897年4月17日  | 
| 逝世 | 1975年12月7日(78歲) | 
| 職業 | 小说家、剧作家 | 
| 教育程度 | 大学 | 
| 母校 | 耶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 
| 創作時期 | 1926年-1979年 | 
| 代表作 | 《卡巴拉》 《我的目的地天堂》 《太阳下的生活》  | 
| 獎項 | 普利策小说奖(1927) 普利策戏剧奖(1938、1942) 美国国家图书奖(1968)  | 
| 伴侶 | 父亲:阿莫斯·帕克·怀尔德 母亲:伊莎贝拉·怀尔德·尼文  | 
生平
    
1897年,怀尔德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逊,父亲阿莫斯·帕克·怀尔德,是一位美国外交官,母亲伊莎贝拉·怀尔德·尼文。怀尔德的父亲被分配到清朝工作,任职美国驻香港与上海总领事,因此他的童年在清朝度过。[1]
1915年,怀尔德从柏克萊高中毕业,1917年,他考入耶鲁大学。[1]
作品
    
- 1926年,《卡巴拉》
 - 1930年,《安德罗斯岛的女人》
 - 1931年,《漫長的聖誕晚餐》
 - 1938年,《我们的小镇》
 - 1935年,《我的目的地天堂》
 - 1948年,《三月十三日》
 - 1967年,《第八日》
 - 1973年,《西奥菲勒斯北方》
 - 1962年,《幼年》、《童年》和《来自助攻的某人》
 - 1977年,《太阳下的生活》
 - 1979年,《美国特色和其他散文》
 
参考文献
    
- . 时光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5)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 桑顿·怀尔德在时光网上的簡介(简体中文)
 - 桑顿·怀尔德在豆瓣電影上的簡介 (简体中文)
 - Richard H. Goldstone. . The Paris Review. Winter 1956 [201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 , [201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8)
 - 在Find a Grave上的桑顿·怀尔德
 - 互聯網百老匯資料庫(IBDB)上桑顿·怀尔德的資料(英文)
 - 互联网外百老汇数据库(IOBDB)上桑顿·怀尔德的資料(英文)
 - Works by Thornton Wilder at Internet Archive
 - Biography from the Thornton Wilder Socie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pril 17 [201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
 - Thornton Wilder Socie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jpg.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