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德
生平
梭德早年在慕尼黑大學研讀動物學;後來,他雖未能完成學業,但仍決心投身標本採集,接受探險家漢斯·弗魯斯多福委託前往遠東進行調查。
1902年,梭德首度抵達臺灣,定居在安平[1]。之後展開其首次昆蟲採集,在該年採得椿象、蚜蟲等半翅目昆蟲[1][3]。1903年他前往岡山擔任高中教員,,並與日本籍助手龜山氏結婚。隨後,梭德受英商德記洋行聘請,前往橫濱從事茶葉貿易。
1905年,梭德再次抵達臺灣,並陸續居住於高雄、安平等地,後又以埔里為基地採集蛾類與蝶類標本,並僱請數十名助手於臺灣本島各地協助採集工作。此間,梭德將大量標本寄贈或售予歐美各地博物館及研究機構等。
1914年,梭德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產生之國籍問題而失去洋行職位,於是開始自行開課教授語文及鋼琴謀生,同時繼續採集研究臺灣的爬蟲類。此後,梭德的視力開始逐漸退化。
參考資料
- 蔡說麗. . 四版一刷. 遠流. 2006-09-25: 頁794、795. ISBN 957-01-7430-7.
- 郭啟傳. . . 國家圖書館. 2003-12: 頁812. ISBN 957-678-389-5.
-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入口網. [2017-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