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桂書室
歷史
植桂書室早於1899年英國租借新界前便已存在,估計建於清朝中葉。書室由八鄉上村的黎氏族人黎金泰所建,作為教育鄉村子弟的用途。1930年代,該建築改作祭祖之用,並兼作村民舉行會議、春秋二祭及婚嫁儀式等用途。香港重光後,該建築開辦「永慶學校」提供現代小學教育,後來改為幼稚園,最後約於1960年代停辦後一直空置。
2007年5月4日,植桂書室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由於日久失修,古物古蹟辦事處會先進行修復工程,之後才開放給市民參觀。2007年6月29日,植桂書室獲升級為香港法定古蹟[1]。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擬斥資450萬元,重建書室屋頂及書室兩側的廂房[2]。
建築
植桂書室屬於「兩進一天井」設計,為清朝傳統的建築設計。建築物的正面採用了花崗石塊和青磚築砌而成。而書室內保存了大量原有的建築構件,包括位於屋脊和石牆上的灰塑,以及木刻和壁畫等。由於書室在建成後一直未有翻新或改建,因此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
修復
被列為法定古蹟的元朗八鄉上村植桂書室,由於日久失修變得破舊,古物古蹟辦事處已完成其保育研究及地圖測量,展開修復工程,於回復舊觀後可開放予市民參觀[3],植桂書室的全面復修工程於2010年底竣工。
交通
參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