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光 (清朝宗室)

宗室榮光满语穆麟德轉寫Uksun Žungguwang1853年11月9日—1916年9月18日,咸豐三年十月初九日丑時-民國五年八月二十一日戌時),晴川清朝宗室正藍旗第九族載字輩,晚清官员。

經歷

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鄉試舉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第二甲第一百六名進士出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1]

二十九年(1903年):授都察院經歷。三月,帶領保送人員引見,榮光因病未到,罰俸六個月[2]

宣統元年(1909年):授副理事官

二年(1910年):十一月,升額缺御史,授協理遼瀋道監察御史

三年(1911年):正月,授掌山東道監察御史。

民國五年(1916年)八月二十一日卒,年六十四。

家庭及關聯

  • 十世祖:清顯祖塔克世(?-1583年)。
  • 九世祖:誠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1561年-1620年),塔克世次子,初封誠毅貝勒,追封多羅。
  • 八世祖:固山襄敏貝子務達海(1601年-1655年),穆爾哈齊第四子,初封三等輔國將軍、累封固山貝子;初授鑲白旗副都統,官至議政大臣左都御史
  • 七世祖:奉恩鎮國純和公托克托惠(1633年-1673年),務達海第六子,初封三等輔國將軍,署封奉恩鎮國公
  • 六世祖:不入八分鎮國襄毅公揚福(1665年-1715年),托克托慧第八子,初封三等奉國將軍,累封二等奉國將軍,襲封不入八分鎮國公;初授右衛護軍參領,官至黑龍江將軍
  • 五世祖:已革鎮國將軍嵩阿禮(1702年-1778年),揚福第八子,初封三等鎮國將軍,授船廠副都統,緣事革退;後累官西安將軍,再緣事革退。
  • 四世祖:宗室德克登額(1724年-1787年),嵩阿禮長子,恩詔授五品官。
  • 高祖父:宗室愛新達(1772年-1805年),德克登額第五子,閑散。
  • 祖父:宗室福培(1797年-1854年),愛新達長子,閑散。
  • 父:宗室瑞鸞(1826年-1860年),福培長子,閑散。
  • 母:烏哲特氏,都爾松阿之女。
  • 弟:宗室榮鈞(1858年-1930年),官三等侍衛

妻兒

  • 妻:瓜爾佳氏,孟惠之女。
  • 子:宗室悅增(1897年-),筆帖式。

注釋

  1.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己巳朔。……○戊寅。引见新科进士。……萧大猷、孙绍阳、江仁徵、吴锡寯、李安、杨庚辰、王清穆、焦锡龄、陈乃绩、李晋魁、钱昌祚、杨廷椿、关榕祚、朱赞廷、张焕章、刘寅浚、王履咸、李寅龄、聂宝琛、柯德树、李延撰、彭文明、方克猷、刘元弼、钱鸿策、吴锜、沈抟青、方燕年、钱昌瑜、王保奭、葆平、华世铭、区天骥、何天辅、陆仰贤、文榘、陈瀚年、范迪襄、吴尚廉、黄斗元、徐鸿泰、荣光、李毓芬、吉同钧、黄毓麟、刘瞻汉、杨觐圭、胡成立、罗维垣、汪宗翰、秦家穆、梁芝荣、郭集芬、陈康瑞、倪维諴、罗传瑞、王肇敏、杨金铠、淩和钧、陈国华、严庚辛、李铭熙、朱大诰、郑恭、张检、董康、张守炎、张瑞芳、张文焕、王贻典、张文焕、张志嘉、陆辅清、欧仁衡、许南英、丁学恭、谈廷瑞、徐桂馨、吕道象、史履晋、锳珍、曾培、谷如墉、颜肇鼎、黄国琛、庆春、吴学曾、俱著分部学习。
  2. 軍機處檔155485號

參考文獻

  • 宗室瑞聯《宗室貢舉備考》光緒·頁五
  • 玉牒》丁冊·頁六七一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