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地震烈度表
发展历史
欧洲地震委员会早在1964年就推荐各成员国使用梅德韦杰夫·施蓬霍伊尔·卡尔尼克地震烈度表(即MSK-64烈度表),后于1981年提出对该烈度表进行修订,历时5年修订形成了欧洲地震烈度表的首个版本。1992年,欧洲地震委员会推荐成员国在其后的3年内对这一版本进行试用,故称该版本烈度表为“欧洲92版地震烈度表”(EMS-92)。在试用期内,欧洲92版地震烈度表不仅在欧洲范围内试用,还运用于1994年北岭地震和1995年阪神大地震等。随后,欧洲地震委员会对92版烈度表进行进一步完善,形成第二个版本[2]。1996年,于雷克雅未克召开的第25次ESC全体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推荐欧洲地震委员会成员国采用欧洲98版地震烈度表,于1998年正式使用,故称第二个版本为“欧洲98版地震烈度表”(EMS-98)[1]。现时所指的欧洲地震烈度表,即欧洲98版地震烈度表[2]。
工程震害划分
欧洲地震烈度表不仅供地震学家使用,还鼓励工程师和地震学家之间密切合作进行研究,是世界上首个同时供工程师和地震学家使用的地震烈度表[1]。欧洲地震委员会根据建筑物易损程度和实际震害情况进行了额外的分级。一为建筑物结构易损性,根据建筑物结构易损程度进行划分,共设有6个级别,分别为A、B、C、D、E、F级。其中,A级为易损性最高,F级为易损性最低。二为建筑物破坏等级,其中包括砌体建筑破坏等级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破坏等级,共设有5个级别,分别为1、2、3、4、5级。其中,1级受损程度最低,5级受损程度最高[3]。
烈度划分
地震烈度 | 简单定义 | 人的感觉 | 物体的反应和自然现象的变化 | 建筑物的破坏 | |||||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E类 | F类 | ||||
I | 无感 | 无感 | 无影响 | 无破坏 | |||||
II | 几乎无感 | 仅有极少数(少于1%)在户内特别敏感的位置且静止不动的人感到震颤 | 无影响 | 无破坏 | |||||
III | 轻微震颤 | 户内少数人感觉到,处于静止的人感到摇摆或轻微震颤 | 悬挂物体稍有摆动 | 无破坏 | |||||
IV | 普遍有感 | 在户内的多数人感觉到,户外非常少的人感觉到 | 瓷器、玻璃器皿、窗户和房门作响。悬挂物体摆动 | 无破坏 | |||||
V | 感觉强烈 | 室内绝大多数人和室外少数人感觉到地震 | 悬挂的物体晃动很大 | 少数遭受1级破坏 | 无破坏 | ||||
VI | 轻微破坏 | 室内绝大多数人和室外多数人有感 | 稳定性一般的小器物可能掉落,家具可能移位 | 多数遭受1级破坏 少数遭受2级破坏 |
少数遭受1级破坏 | 无破坏 | |||
VII | 中等破坏 | 绝大多数人惊慌,试图逃出 | 家具被移动,顶部沉重的家具可能会翻倒 | 多数遭受3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4级 |
多数遭受2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3级 |
少数受到2级破坏 | 少数受到1级破坏 | 无破坏 | |
VIII | 严重破坏 | 多数人难以站稳,甚至在户外也是如此 | 家具可能翻倒 | 多数遭受4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遭受3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4级 |
多数遭受2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3级 |
少数受到2级破坏 | 无破坏 | |
IX | 毁坏 | 普遍感到恐慌,人们猛地被摔倒在地 | 许多碑体和柱状物倒地或扭转 | 多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遭受4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遭受3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4级 |
多数遭受2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3级 |
少数受到2级破坏 | 无破坏 |
X | 严重毁坏 | 无法评价 | 无法评价 | 多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遭受4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遭受3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4级 |
多数遭受2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3级 |
少数受到2级破坏 |
XI | 倒塌 | 无法评价 | 无法评价 | 多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遭受4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遭受4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5级 |
多数遭受3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4级 |
多数遭受2级破坏 少数破坏达到3级 |
XII | 完全倒塌 | 无法评价 | 无法评价 | 所有被毁 | 几乎所有被毁 | 绝大多数被毁 |
参考来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