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信族

歐信族(Osing people,也可寫為Using(,)[2]是居住在印尼爪哇島最東部(尤其是外南夢)的原住民族群。他們是古代布蘭邦安王國(印尼最後一個印度教-佛教王國)人的後裔。這個族群的人口約為400,000人,主要集中在東爪哇省外南夢縣。[3]

歐信族

爪哇島東端,臨巴厘海峽的港口城市外南夢,展示在當地婚禮中穿著傳統服裝的新郎和新娘。
總人口
384,000人[1]
分佈地區
 印度尼西亞 (東爪哇省)
語言
  • 當地:
  • 歐信語
    • 標準歐信語
    • 布拉邦岸歐信語
  • :
宗教信仰
相关族群

人口資料

歐信族定居在外南夢縣中部和北部的幾個區之內,特別是在外南夢區、羅戈詹皮(Rogojampi )區、森普(Sempu )區、格拉加(Glagah)區、辛戈朱魯(Singojuruh)區、吉里(Giri)區、卡利普羅(Kalipuro)區和松貢(Songgon)區。 歐信族社區居民(通常被某些團體作為研究對象,而得到Laré Osing的稱號),被認為是外南夢原住民。外南夢縣,加上爪哇島最東端的地區,一起被稱為布蘭邦安半島[4]這個社區分佈在外南夢縣的中部[5]和東部土壤肥沃的農村區,行政上包括吉里區、卡巴特(Kabat)區、格拉加區、柏林賓·薩利(Belimbing Sari)區、羅戈詹皮區、森普區、辛戈朱魯區、松貢區、錢羅林(Cluring)區、外夢南市、建騰(Genteng)區和斯洛諾(Srono)區。在前述最後的四個區內,當地人與來自東爪哇省西部、中爪哇省(包括日惹特區)的移民混合居住,歐信族稱這類外來者為西爪哇人(Wong (人)Jawa(爪哇) Kulon(西部))。

語言

歐信族使用的語言是歐信語,屬於爪哇語系。從語言上講,歐信語深受其姊妹語言(尤其是爪哇語(主要是爪哇東部方言)和巴厘語)的影響。[6]主要可能是由於歐信人居住在爪哇Z族和巴厘島人之間,受到兩處文化影響的緣故。

歷史

歐信族的歷史可追溯到15世紀末,滿者伯夷王國淪亡之後;不願皈依伊斯蘭教的人向東逃往外南夢、巴厘島和龍目島。16世紀,來自望加錫的伊斯蘭教蘇丹國征服爪哇島的大部分地區,而讓當地人改信伊斯蘭教。[7]信仰印度教的滿者伯夷的殘餘王族則建立布蘭邦甘王國,這個王國的領域從布蘭邦甘半島一直延伸到中爪哇的騰格爾山脈。布蘭邦甘王國維持約200多年的歷史,最終在1743年降於第二個馬打蘭蘇丹國,而後遭到伊斯蘭化[8]雖然當時已有小型穆斯林社區在當地存在,但歐信族的改宗過程一直到19世紀中葉才告完成。[9]

荷屬東印度公司(VOC)征服這個地區後,把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爪哇族、馬都拉族和其他族群移民到當地。[9]

宗教

歐信族主要信仰的是伊斯蘭教,[10][11]但他們仍有人會堅守舊的信仰。[12]在今日,仍有歐信族人信奉印度教。[13]在他們的信仰中也存有泛靈論的元素。歐信族與巴厘島人同樣具有普普坦(集體自殺)以表達不屈服於外來者的傳統。在外南夢,伊斯蘭教清真寺附近建有巴厘島印度教廟宇(當地稱pura)並非罕見之事。

1849年,巴厘島北邊布勒冷羅闍在與荷屬東印度政府對抗失敗後,自身及400位追隨者發動普普坦事件(消息由歐洲法文小日報披露)。

職業

歐信族的主要職業是農民,少數從商和擔任公共職務(如教師和地方政府官員)。[9]

文化

社會分層

歐信族的社會分層方面與巴厘島人不同。雖然之前歐信族信奉印度教,但不具像巴厘島人般的種姓制度[14]

藝術

歐信族藝術形式獨特,與巴厘島人以及騰格爾族一樣,都包含神秘的元素。主要的藝術是他們流行版的傳統甘壯舞[15]


其他仍然留存下來的藝術有童謠,尤其是供學童使用者,如“蘑菇”(Jamuran)[16]和“別吵鬧”(Ojo Rame-Rame[17][18])。這些童謠一般用於兒童玩耍時吟唱。除孩子們玩耍時可增添歡樂氣氛外,還可灌輸積極的價值觀。“蘑菇”傳授社區工作的精神,而“別吵鬧”則是傳輸愛國主義。[19]

民俗村

外南夢縣政府察覺出歐信族文化具有巨大潛力,而把格拉加區的凱米倫村(Kemiren vallage)建立一個保留歐信族傳統文化的民俗村。[20]凱米倫村也是一個旅遊勝地,深受外南夢人及其周邊社區的歡迎。[21][22]當地村里經常舉辦文化慶典和年度藝術活動。[23]

參見

參考文獻

  1. . Joshua Project. [2015-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2. Harjawiyana, Haryana; Supriya, Theodorus. . Kanisius. 2001. ISBN 978-979-672-991-3.
  3. . Badan Pusat Statistik. 2010 [201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4. Susan Legêne, Bambang Purwanto & Henk Schulte Nordholt (编). . NUS Press. 2015: 214. ISBN 978-99-716-9857-7.
  5. Kurniawati Hastuti Dewi. . NUS Press. 2015: 142. ISBN 978-99-716-9842-3.
  6. R. Anderson Sutton. . CUP Archive. 1991: 4. ISBN 05-213-6153-2.
  7. Khoon Choy Lee. . World Scientific. 1999: 183. ISBN 98-102-4003-1.
  8. Eric Oey (编). . McGraw-Hill Trade. 1994: 60. ISBN 08-442-9947-2.
  9. Barbara A. West. . Infobase Publishing. 2010: 618–619. ISBN 978-14-381-1913-7.
  10. Bernhard Platzdasch & Johan Saravanamuttu (编).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4: 199. ISBN 978-98-145-1964-9.
  11. Ahmad Khalil. . UIN-Malang Press. 2008: 312. ISBN 978-97-924-3012-7.
  12. Project, Joshua. . joshuaproject.net.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6) (英语).
  13. Wessing, Robert. . Moussons. Recherche en Sciences Humaines Sur l'Asie du Sud-Est. 2013-11-01, (22): 111–124 [2022-07-31]. ISSN 1620-3224. doi:10.4000/moussons.2406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英语).
  14. Hefner 2018.
  15. . Smithsonian Folkways Recordings. [202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8).
  16. . Smule.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7).
  17. . italki.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18. . YouTube.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帮助);
  19. Moch. Tsalis Nurhidayatullah, Sukatman & Rusdhianti Wuryaningrum. (PDF). FKIP, Pendidikan Bahasa dan Seni, Universitas Jember. 2013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9-13).
  20. . Kompas. 26 June 2017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21. . Kompas. 13 November 2017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9).
  22. . Tripadvisor.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23. Novi Anoegrajekti, Agus Sariono, Sudartomo Macaryus. . 2018-07-17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進一步閱讀

  • Merle Calvin Ricklefs,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2001, ISBN 978-080-474-4805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歐信族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