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簡稱陸軍航特部、航特部、或航特,為中華民國陸軍的航空(武裝直升機、運輸機)與特戰(傘兵)部隊,總編制兵力員額約10,387人,前身為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簡稱空特部、空特。[1] [2]
中華民國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 | |
---|---|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隊徽 | |
存在時期 | 1944年1月1日-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民國 |
效忠於 | 中華民國 |
軍種 | 中華民國陸軍 |
種類 | 指揮部 |
功能 | 陸軍航空兵、特種作戰 |
規模 | 軍團 |
隸屬於 |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 |
駐地 | 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歸仁區 |
裝備 | 各型直升機約200多架/兵力10,387人 |
別稱 | 武漢部隊 |
格言 |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
專用顏色 | 綠色 |
參與戰役 | 越南戰爭 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
隊慶 | 1944年4月8日 |
指挥官 | |
指揮官 | 張台松 陸軍中將 |
副指揮官 | 吳廣菖 陸軍少將 |
參謀長 | 蔡則明 陸軍少將 |
副參謀長 | 陸軍上校 |
飛機 | |
攻擊直昇機 | AH-1W、AH-64E |
運輸直昇機 | CH-47SD |
偵察直昇機 | OH-58D |
教練直昇機 | TH-67A |
通用直昇機 | UH-60M |
沿革
1944年1月1日中華民國陸軍在雲南省昆明市成立「陸軍傘兵第一團」,1958年3月1日中華民國陸軍在臺灣省桃園縣龍潭鄉成立「陸軍特種部隊司令部」。
1974年4月1日,為統一指揮體系,「陸軍空降司令部」與「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併編成立「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空特部)。
1979年10月執行「靖安專案」,納編「陸軍航空指揮部暨航空訓練中心」。
1999年10月1日因應精實案,改編為「陸軍航空特戰司令部」(航特部)。
2006年2月16日因應《國防部組織法》規定,改稱為「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
2023年10月1日航特部所屬谷關特戰訓練中心、屏東空降訓練中心,移編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3]。
組織
- 直屬單位:
- 行政排
- 憲兵排
- 101兩棲偵察營(駐臺灣省澎湖縣西嶼鄉、福建省連江縣南竿鄉及福建省金門縣)—「海龍蛙兵」或「成功隊」,取其「不成功,便成仁」之含義。
- 高空特種勤務中隊(駐臺灣省屏東縣內埔鄉)—「涼山特勤隊」。
- 空運作戰隊(駐臺灣臺南市歸仁區,CH-47)
- 配屬單位:
- 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駐臺灣桃園市龍潭區)—「天龍部隊」
- 本部連
- 狙擊連
- 通信資訊作業連
- 特戰第一營(營部連+特戰連×3)
- 特戰第二營(營部連+特戰連×3)
- 特戰第三營(營部連+特戰連×3)
- 特戰第四營(營部連+特戰連×3)
- 特戰第五營(營部連+特戰連×3)
- 陸軍航空第六〇一旅(駐臺灣桃園市龍潭區)—「龍城部隊」,主要防守北臺灣。陸軍航空第601旅編制兵力2,124人。
- 陸軍航空第六〇二旅(駐臺灣臺中市新社區)—「龍翔部隊」,主要防守中臺灣。陸軍航空第602旅編制兵力2,148人。
- 陸軍飛行訓練指揮部(駐臺灣臺南市歸仁區)—「飛鷹部隊」,平時作為策畫執行訓練單位,戰時就地轉換為陸軍航空第六〇三旅,支援各作戰區作戰。[5]
- 空降訓練中心(駐臺灣省屏東縣屏東市大聖西營區)[6]
- 特戰訓練中心(駐臺灣臺中市和平區麗陽營區)
- 勤務連
- 特43連(反恐連)
- 學員生營
裝備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於1992年購買42架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1997年再度購買21架AH-1W,共擁有63架AH-1W,但在1999年7月17日、2008年7月16日[8]失事折損2架AH-1W [9]。目前擁有61架AH-1W,編成兩個攻擊直升機營,編制於陸軍航空第601旅(駐守桃園市)與陸軍航空第602旅(駐守臺中市)。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於2010年購買30架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已經在2013年11月底全部抵達臺灣,但在2014年4月25日失事墜毀1架,目前擁有29架。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編成兩個攻擊直升機營隸屬陸軍航空第601旅,另外編制30架UH-60M黑鷹通用直升機。
型號 | 產地 | 種類 | 數量[10] | 備註 |
---|---|---|---|---|
AH-1W攻擊直升機 | 美國 | 攻擊直升機 | 61架 | 服役中,原有63架,2架分別於1999、2008年墜毀 |
AH-64E攻擊直升機 | 美國 | 攻擊直升機 | 29架 | 服役中,原有30架,1架於2014年墜毀[11] |
CH-47SD運輸直升機 | 美國 | 運輸直升機 | 8架 | 服役中,原有9架,1架於2008年墜毀。 |
OH-58D偵察直升機 | 美國 | 攻擊偵蒐直升機 | 37架 | |
TH-67A通用直升機 | 美國 | 訓練直升機 | 30架 | 訓練與運輸用,其中10架為TH-67IFR,20架為TH-67VHR。 |
UH-60M黑鷹直升機 | 美國 | 通用直升機 | 30架 | 原60架[14],其中15架移交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1架折損[15])和15架移交給中華民國空軍(1架折損) |
SC-09A 4WD特戰突擊車 | 中華民國 | 四輪突擊車 | 56輛 | 福特Escape 2.3休旅車底盤,由國內民間車商改裝,配賦特戰營使用。 |
- UH-1H通用直升機(2019年10月30日正式全數退役)
- 神龍小組傘兵
歷任指揮官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指揮官 | |||||||
---|---|---|---|---|---|---|---|
任次 | 圖像 | 姓名 | 軍種軍階 | 畢業年班 | 任期 | 備註 | |
1 | 顏至成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正43期 | 2006年2月16日-2006年7月31日 | 航空兵出身 | ||
2 | 王國強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正47期 | 2006年8月1日-2009年1月31日 | 空降特戰司令部七一旅步一營少校副營長、七一旅步三營中校營長、高空特勤中隊中校隊長、陸軍步兵七○○旅上校旅長、陸軍步兵一九五旅少將旅長、陸軍摩步二六九旅少將旅長,特戰兵出身 | ||
3 | 張怒潮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正44期 | 2009年2月1日-2011年2月28日 | 航空兵出身 | ||
4 | 潘其岳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正47期 | 2011年3月1日-2014年8月31日 | 航空兵出身 首位由士官(裝甲兵科)出身升到飛行將官者 | ||
5 | 陳健財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專1期 長榮大學經營管理所碩士 | 2014年9月1日- 2015年4月8日 | 航空兵出身 因李蒨蓉參觀阿帕契事件遭撤職 2015年4月9日調任陸軍司令部委員 2015年8月1日退伍[16] | ||
代理 | 張道初 | 陸軍少將 | 陸官正54期 | 2015年4月9日-2015年4月30日 | 空降特戰司令部七一旅步二營中校營長、空降訓練中心上校指揮官、特戰指揮部少將指揮官,特戰兵出身 航特部少將副指揮官暫代指揮官 接任中原大學軍訓室主任兼學務處副學務長 | ||
代理 | 黃國明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專2期 | 2015年5月1日-2015年7月19日 | 航空兵出身 陸軍司令部副督察長代理指揮官 | ||
6 | 黃國明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專2期 | 2015年7月20日-2017年4月30日 | 真除[17] | ||
7 | 何啟鎮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專5期 | 2017年5月1日-2022年2月15日 | 航空兵出身 後任陸軍副司令 | ||
8 | 張台松 | 陸軍中將 | 陸軍官校專10期 | 2022年2月16日-現任 | 航空兵出身 |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中華民國陸軍司令部. [201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中文(臺灣)).
- 陸軍航空特戰部隊特展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0-02. - 國軍歷史文物館,期間:2005年2月21日~2005年4月30日
- . 聯合報. 2023-09-11 [2023-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1).
- .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 . [2018-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 .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0).
- . [2019-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 軍機撞民宅 痛失2飛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蘋果日報,2008年7月17日
- 臺陸軍直升機迫降4人受傷 近10年失事記錄一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中國新聞網,統計期間:1998年3月17日~2008年12月18日
- . Globalsecurity.org. [200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2).
- .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 .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 .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 .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 .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