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體保護法

母体保護法》是日本于1948年7月13日颁布的一项法律,主要规定了通过绝育手术及堕胎的手段保护母亲健康的有关事项。

母体保護法
日本國政府國章(準)
日本法律
編號昭和23年7月13日法律第156号
種類醫療法
效力現行法
內容規定絕育手術及墮胎相關事項
鏈接e-Gov法令檢索

该法律最初名为《优生保护法》,参照纳粹德国的《绝育法》 旨在通过对患有疾病的人实施绝育手术,以防止该类人产生后代。该法當時规定实施手术可不经本人同意。日本共有约2.5万名残疾人被实施绝育手术,其中约1.65万人为强制。[1]

1996年,改名《母体保護法》,刪除有人權問題之規定,包括優生學思想下制定的強制絕育條文等。2019年4月24日,《強制不妊救濟法》施行,向受害者道歉及規定支付一次性賠償。[2]2019年5月,仙台地方裁判所裁定舊優生保護法違憲。[3]

儘管《刑法》第212條規定有堕胎罪,但本法第14條規定因「身體或經濟理由」或非自願懷孕可由母体保護法指定医師進行墮胎手術。實務中醫生不會核實當事人是否真的經濟困難,只要聲稱有「經濟理由」,不論實際原因是胎兒疾病、單純不想生或是其他,都可以自由選擇墮胎,故有意見認為刑法堕胎罪事實上已被架空。[4][5]

参见

参考资料

  1. 张勇强. . 环球时报. 新浪新闻. 2018-02-01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2. . 日本放送協会. 2019-04-24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4).
  3. . 河北新報オンラインニュース. 株式会社 河北新報社. 2019年05月28日火曜日 [2019-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日语). 旧優生保護法(1948~96年)下で不妊手術を強制された宮城県の60代と70代の女性2人が国に計7150万円の損害賠償を求めた訴訟の判決で、仙台地裁は28日、旧法の違憲性を認めた上で「救済の在り方は立法府の裁量に一義的に委ねられる」として原告女性側の請求を棄却した。判決は全国7地裁で提起された一連の訴訟で初めて。
  4. . 読売新聞.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5. . 読売新聞.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