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達拏太子

須達太子[1](Sudāna、Sudinna,須達拿),佛教本生故事人物,為佛陀前生,因樂善好施而得名,又作須大拏須提犁拏須帝隸拏須地那蘇達拏蘇達那蘇陀沙拏,意為好施、好愛、好與、善愛、善與、善施,或作善牙妙牙(梵語:Sudanta、Sudaṃṣṭra;藏語:mche ba bzang)[2][3]

须达拿太子本生的其中一幅

須達拿在其他版本的故事中,又稱為毘濕飯怛囉毘濕婆安呾羅尾施縛多羅梵語:Viśvantara;藏語:thams cad sgrol)[4][5],Viśva是一切、antara是在其中、相異於,Viśvantara被解釋作多能[6]、眾異[7],《菩薩本緣集》名為一切持,《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名為自在間[8]。《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說因為他是國王尾施婆蜜多(Viśvāmitra,自在友)的王子,所以名為尾施縛多羅(Viśvantara,自在間)[9][10]

南傳上座部的《本生》名為毘輸安呾囉毘輸安怛囉毘荀陀(巴利語:Vessantara)[11],解釋為由於王子是在吠舍的街上出生,所以命名為「在吠舍(巴利語:Vessa)之中(巴利語:antara)」。

版本

  • 六度集經·須大拏經》,康僧會譯。
  • 《太子須大拏經》,安錄、祐錄載失譯,法經錄載晉世沙門法堅(又名聖堅)譯。
  • 《菩薩本緣集·一切持王子品》,法經錄載支謙譯。不過,已有學者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指出不可能是支謙譯[12]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十四,義淨譯。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六,義淨譯。
  • 《漢譯南傳大藏經·毘輸安呾囉王子本生史譚》,吳老擇譯。

參考文獻

  1. 智度論十二曰:「須提犁拏太子,秦言好愛。以其二子施婆羅門,次以妻施,其心不轉。」智度論三十三曰:「又如須帝隸拏菩薩,下善勝白象,施與怨家,入在深山;以所愛二子施十二醜婆羅門;復以妻及眼施化婆羅門。爾時,地為大動,天為雷震,空中雨花。」玄應音義五曰:「須大拏,或須達拏,或蘇陀沙拏。此善與。亦善施。」西域記二曰:「城北有窣覩婆,是蘇達拏太子以父王大象施婆羅門,蒙譴被擯顧謝國人。」
  2. . [202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30).
  3. . [202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4. 音寫詞出自《佛地經論》、《攝大乘論釋》(玄奘譯本)、《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
  5. oxfordreference. .
  6. 攝大乘論釋論:「如毘輸安怛囉王子(隋多能,即是須達拏也)」
  7. 成唯識論演祕:「毘濕等者此眾異,有多德伎,異眾人故,即須達拏太子別名。」
  8.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乃往古昔有一王都,王名自在友(Viśvāmitra,藥事音寫為「尾施婆蜜多」)……妃誕一子,形儀端正,殊妙可觀,顏色光晃,如真金鋌,頭有傘髻,手臂纖長,額廣平正,雙眉相連,鼻高且直,諸根具足,親族立字,名自在間(大正藏作「自在蕳」,明藏作「自在間」,antara有中間的意思,因此比較可能是間而非蕳),付八乳母,年漸長大,令遣入學,算計謀策,印文祕字,無不該練,工巧技藝,悉皆通達,所謂象馬車步,乘馭善巧,工射干戈,無不備悉。其自在童子,敬信賢良,情懷仁讓,自利利人,是其本行,常有悲愍,普愛黎元,捨去慳貪,修行惠施。」
  9. . [202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4).
  10. .
  11. 音寫詞出自《攝大乘論釋》(真諦譯本、笈多譯本)、《南海寄歸內法傳》
  12. 颜洽茂; 熊娟. . [201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