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族元素的氫化物
含有一個氧族元素的雙氫化合物
氧族元素最主要的氫化物(包括水在內)其化學式為H2X,X代表氧族元素。這些化合物是三原子化合物,其構型是角形分子構型,具有极性。水是地球生物中必需要的物質[2],在地球表面有70.9%是水。其他的氧族雙氫化合物多半有劇毒性,有類似蛋或蔬菜腐壞的惡臭。硫化氫是在缺氧環境下分解的常見產物,有類似屁的氣味,硫化氫也是火山气体。雖然硫化氫有毒性,不過人體仍會產生少量的硫化氫,作為细胞信号传送用。
水可以溶解其他的氧族雙氫化合物(至少可以溶解到分子量小於等於碲化氫的化合物),形成酸性溶液,這種溶液的酸性比卤化氢要弱,不過有類似的趨勢,其酸性都隨氧族元素原子量增加而變大,在水中的形式也類似(將水變成水合氢离子H3O+,溶質變成XH−離子)。目前還不知道钋化氫和水是否會形成酸性溶液,或是類似金屬氫化物的物質(參見砹化氫)。
化合物 | 水溶液 | 化学式 | 幾何 | pKa | 模型 |
---|---|---|---|---|---|
水 | 水 | H2O | 13.995 | ||
硫化氫 | 氫硫酸 | H2S | 7.0 | ||
硒化氫 | 氫硒酸 | H2Se | 3.89 | ||
碲化氫 | 氫碲酸 | H2Te | 2.6 | ||
钋化氢 | 氫钋酸 | H2Po | ? | ||
𫟷化氫 | 氫𫟷酸 | H2Lv | ? |
以下是這些化合物的一些特性[3]:
性质 | H2O | H2S | H2Se | H2Te | H2Po |
---|---|---|---|---|---|
熔點(°C) | 0.0 | −85.6 | −65.7 | −51 | −35.3 |
沸點(°C) | 100.0 | −60.3 | −41.3 | −4 | 36.1 |
−285.9 | +20.1 | +73.0 | +99.6 | ? | |
氣態分子的鍵角(H–X–H) | 104.45° | 92.1° | 91° | 90° | 90.9°(預測)[4] |
解離常數(HX−, K1) | 1.8 × 10−16 | 1.3 × 10−7 | 1.3 × 10−4 | 2.3 × 10−3 | ? |
解離常數(X2−, K2) | 0 | 7.1 × 10−15 | 1 × 10−11 | 1.6 × 10−11 | ? |
含有二個氧族元素的雙氫化合物
這類的化合物化學式為H2X2,比較不穩定,容易分解為氧族元素以及氧族元素的雙氫化合物。例如:2 H2O2→2 H2O+O2。
這類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是過氧化氫H2O2,淺藍色,幾近無色的液體,其揮發性比水低,但密度及粘度比水高。過氧化氫是重要的化合物,可以在不同酸鹼值下氧化或是還原其他物質,可以形成過氧金屬錯合物和過氧酸錯合物,也參與許多蛋白質的酸/鹼反應。低濃度的過氧化氫會用在家庭中,例如作為消毒劑或是頭髮漂白。不過高濃度溶液就有高度危險性。
化合物 | 化學式 | 鍵長 | 模型 |
---|---|---|---|
过氧化氢 | |||
二硫化氫 | |||
二硒化氫[5] | |||
二碲化氫[6] |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性質:
性质 | H2O2 | H2S2 | H2Se2 | H2Te2 |
---|---|---|---|---|
熔點(°C) | -0.43 | −89.6 | ? | ? |
沸點(°C) | 150.2 (分解) | 70.7 | ? | ? |
含有三个或以上的氧族元素的氢化物
所有直链型氧族元素氢化物都有一个通式 H2Xn。
比 H2O2 有更多氧原子的氢的氧化物都不稳定。[7] 过三氧化氢,含有三个氧原子, 在几个反应中是一个短暂的不稳定中间体。 之后的两个氢的氧化物:过四氧化氢和过五氧化氢也被合成了,有着高反应性。 过三氧化氢有一个假想异构体,其中两个氢原子连接在三氧链的中心氧上,而不是在每个末端连接一个氢原子。(结构:O–-(OH22+)-O–) [8]
从 H2S 和 H2S2之后,很多多硫化氢,通式H2Sn (n = 3–8) 已被发现并且是稳定的。[9] 它们具有无支链的硫链,反映了硫对串联的倾向。 从 H2S2开始, 所有的多硫化氢在常温下都是液体。 H2S2 是无色的,而其它多硫化氢是黄色的。随着 n 增加,它的颜色也越黄,密度、沸点和黏度也随着增加。 它们的物理性质如下表:[10]
化合物 | 20 °C 下的密度 (g•cm−3) | 蒸气压 (mmHg) | 沸点 (°C) |
---|---|---|---|
H2S | 1.363 (g•dm−3) | 1740 (kPa, 21 °C) | -60 |
H2S2 | 1.334 | 87.7 | 70 |
H2S3 | 1.491 | 1.4 | 170 |
H2S4 | 1.582 | 0.035 | 240 |
H2S5 | 1.644 | 0.0012 | 285 |
H2S6 | 1.688 | ? | ? |
H2S7 | 1.721 | ? | ? |
H2S8 | 1.747 | ? | ? |
但是,它们很容易被氧化,并且都是热不稳定的,容易歧化成硫和硫化氢: [10]
- H2Sn → H2S + n − 1/8 S8
碱可以催化这个反应。[10]
它们也会和亚硫酸盐和氰化物 反应,形成硫代硫酸盐和硫氰酸盐。[10]
三硫化氢的另一种假想,已用电脑模拟的异构体,其中两个氢原子连接在三硫链的中心硫上,而不是在每个末端都连接一个。(结构:S–-(SH22+)-S–)[8]硫代亚硫酸的两个氧原子被硫取代后,会形成四硫化氢的异构体 ((HS)2S+–S–),已被电脑模拟。[11] 硫代硫酸的三个氧原子被硫取代会产生五硫化氢的异构体,已通过电脑模拟出来了。[12]
更高价的钋氢化物可能存在。[13]
參考資料
-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18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5).
- . [2019-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8).
-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p. 766–7
- Sumathi, K.; Balasubramanian, K. .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990, 92 (11): 6604–6619. Bibcode:1990JChPh..92.6604S. doi:10.1063/1.458298.
- Goldbach, Andreas; Saboungi, Marie-Louise; Johnson, J. A.; Cook, Andrew R.; Meisel, Dan. . J. Phys. Chem. A. 2000, 104 (17): 4011–4016. Bibcode:2000JPCA..104.4011G. doi:10.1021/jp994361g.
- Hop, Cornelis E. C. A.; Medina, Marco A.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4, 1994 (116): 3163–4. doi:10.1021/ja00086a072.
-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p. 633–8
- Dobado, J. A.; Martínez-García, Henar; Molina, José; Sundberg, Markku R. . J. Am. Chem. Soc. 1999, 121 (13): 3156–3164. doi:10.1021/ja9828206.
- R. Steudel "Inorganic Polysulfanes H2S2 with n > 1" in Elemental Sulfur and Sulfur-Rich Compounds II (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 2003, Volume 231, pp 99-125. doi:10.1007/b13182
-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683
- Laitinen, Risto S.; Pakkanen, Tapani A.; Steudel, Ralf. . J. Am. Chem. Soc. 1987, 109 (3): 710–714. doi:10.1021/ja00237a012.
- Nishimoto, Akiko; Zhang, Daisy Y. . Sulfur Letters. 2003, 26 (5/6): 171–180. doi:10.1080/02786110310001622767.
- Liu, Yunxian; Duan, Defang; Tian, Fubo; Li, Da; Sha, Xiaojing; Zhao, Zhonglong; Zhang, Huadi; Wu, Gang; Yu, Hongyu; Liu, Bingbing; Cui, Tian. . 2015. arXiv:1503.08587 [cond-mat.supr-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