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爱因斯坦

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04年5月14日—1973年7月26日),美籍瑞士裔工程師及教育家、泥沙運動力學理論始創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塞爾維亞數學家米列娃·馬利奇之長子。[1][2]漢斯·愛因斯坦生前长期担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水利工程学教授,提出了床沙質和沖瀉質的概念,並根據河流實測資料得到了確定沙波阻力的計算方法。[1][2][3]

漢斯·愛因斯坦
Hans Einstein
出生(1904-05-14)1904年5月14日
 瑞士伯爾尼
逝世1973年7月26日(1973歲—07—26)(69歲)
 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
死因心臟衰竭
居住地 瑞士 (1904-1926)
 德國 (1926-1938)
 美國 (1938-1973)
国籍 瑞士 (1904-1973)
 美國 (1943-1973)
教育程度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博士)
雇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美国农业部
身高5英尺8英寸(173)
体重195英磅(88)
头衔水利工程系教授
配偶弗里达‧克内希特
1927年结婚—1958年去世)

伊麗莎白‧羅伯茲
儿女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
克勞斯·愛因斯坦
大卫·爱因斯坦
艾弗琳·爱因斯坦
父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米列娃·馬利奇
亲属愛德華·愛因斯坦(弟弟)
麗瑟爾·愛因斯坦(姐姐,下落不明)
网站einstein-website.de
备注
"I have also considered many scientific plans during my pushing you around in your pram!" - Albert Einstein in a letter to his son Hans Albert, June 1918

漢斯·愛因斯坦是水利工程学方面的权威学者之一,为纪念他的杰出成就,1988年美國土木工程協會(ASCE)特别设立每年一度的“漢斯·阿尔伯特·愛因斯坦獎(Hans Albert Einstein Award)”,以獎勵在侵蝕控制、泥沙以及水道開發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學者。[4][5]

早年生活

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Hans Albert Einstein)1904年5月14日,出生於瑞士伯爾尼[2][6] 其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當時在瑞士專利局任職文員,而从1914年则一直待在德国柏林、與其母亲(米列娃·馬利奇)分居五年後在1919年離婚。[2][7]

漢斯跟隨了其父母的道路,入讀位於瑞士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 (ETH)。他隨後在1926年獲得土木工程文憑,在1926年之1930年間任多蒙特某橋梁項目的結構工程師。1936年,他从该校獲得科技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奠定了泥沙運動力學的基礎。[6]

学术研究

学术生涯

1933年,父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離開了德國,以​​躲避納粹猶太人的種族清洗。漢斯聽從父親的建議,於1938年從瑞士移居到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他在1938年至1943年間於美國農業部任職,研究泥沙運動,隨後於1943年他開始在加州理工學院繼續為美國農業部工作。[2]

1947年,漢斯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職水利工程副教授,後來升為全職教授并在该校荣退。[1][2]由於漢斯在水利工程領域的權威地位,他經常在世界各地參與水利工程會議。其主要著作有《明渠水流的挾沙能力》,主要論文有《粗糙邊壁上的水動力》、《水流綜合阻力》、《河道阻力》、《沖瀉質輸沙率能否以床沙質函數估算》、《高度不均勻沙的輸送》和《光滑邊壁上的層流附面層》等。[8]

中國水利泥沙專家錢寧師從漢斯,兩者協作提出的動床泥沙模擬試驗方法被稱作「愛因斯坦—錢寧方法」。

荣誉奖项

  • 1953年,获得著名的Guggenheim Fellowship。
  • 他在1959年和1960年先後獲美國土木工程师協會(ASCE)頒授水力學研究獎和史蒂文斯獎(最佳討論獎)。
  • 1972年,為紀念他於水利工程領域的貢獻,其門生出版Sedimentation: Symposium to Honor Professor H.A. Einstein
  • 1988年,美國土木工程师協會設立“漢斯·阿尔伯特·愛因斯坦獎(Hans Albert Einstein Award)”,獎勵在侵蝕控制、泥沙以及水道開發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學者。[4][5]

个人生活

父母兄弟

愛因斯坦父子在書信時,父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會以家族對漢斯的慣用暱稱"Hadi"或"Adi"稱呼之,而漢斯則稱其父作"Vadi"或"Papa"。[9]

漢斯·愛因斯坦的弟弟愛德華·愛因斯坦(Eduard Einstein)於1910年出生並於1965年去世,其姊麗瑟爾·愛因斯坦(Lieserl Einstein)則下落不明,大概是1902年出生不久后夭折或被收养。[3][10]

妻子儿女

1927年,漢斯娶弗里達‧克內希特(Frieda Knecht)為妻。但諷刺的是,父亲卻因為與(母亲)米列娃的婚姻挫敗非常反對漢斯與弗里達的婚事。1958年,弗里達 ‧克內希特去世,漢斯之後與第二任太太伊麗莎白‧羅伯茲結婚。[10] 1973年,漢斯·愛因斯坦在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的一個研討會因突發心衰竭,搶救無效離世。

漢斯和弗里達共育有四名子女[2][10][11]

轶事

漢斯·愛因斯坦樂於享受生活。他是一個狂熱的水手,經常帶同事和家人在舊金山灣區遊覽。他亦喜愛音樂,懂得演奏長笛鋼琴

参考资料

  1. . www.lib.berkeley.edu.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2. . www.einstein-website.de.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0).
  3. . berkeleyplaques.org.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4. . www.asce.org.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5. . www.asce.org.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9).
  6. . [201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9) (英语).
  7. 張海潮. (PDF) (pdf). 台大開放式課程. [2013-12-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1-29).
  8. (PDF). [2012-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9).
  9. , Special Collections & University Archives, The University of Iowa Libraries,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30) (英语)
  10. , spokeo.com,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11. (PDF). [2012-07-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2).
  12. Calaprice, Alice; Kennefick, Daniel J.; Schulmann, Robert.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10-27. ISBN 9780691141749 (英语).
  13. . berkeleyplaques.org. [2019-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14. Martin, Douglas. .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4-18 [2019-08-05].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美国英语).
文献
  • "The bed-load function for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n open channel flows", Einstein, H. 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echnical Bulletin 1026, Washington DC, 1950
  • H. A. Einstein, Hsieh Wen Shen, Sedimentation: symposium to honor H. A. Einstein, edited and published by Wen Shen Hsie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