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奖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每年颁奖一次,奖励上述领域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士,是世界公认的权威奖项[upper-alpha 1][1]。诺贝尔在遗嘱中将部分遗产用于创立诺贝尔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金牌、获奖证书和不菲的奖金,具体金额每年由诺贝尔基金会决定[2]。诺贝尔物理学家、化学奖和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布,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学院颁布文学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和平奖[3]。
从1901年创立至今,共有919人(其中865名男子,54位女士)和24个组织至少一次获得诺贝尔奖肯定[4],其中共有18名波兰人获得诺贝尔奖。
得主
年份 | 姓名 | 获奖时公民权 | 奖项 | 获奖原因 | 来源 | |
---|---|---|---|---|---|---|
1903 | ![]() |
玛丽·居里 | ![]() |
物理学 | “因为他们(她和皮埃尔·居里)与亨利·貝克勒教授共同研究发现了辐射现象” | [5] |
1905 | ![]() |
亨利克·显克微支 | ![]() |
文学 | “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所体现的史诗般的叙述艺术” | [6] |
1907 | ![]() |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 ![]() |
物理学 | “他的光学精密仪器以及在他们的帮助下进行的光谱和计量研究” | [7] |
1911 | ![]() |
玛丽·居里(第2次) | ![]() |
化学 |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 | [8] |
1924 | ![]() |
瓦迪斯瓦夫·雷蒙特 | ![]() |
文学 | “因为他伟大的民族史诗《农夫们》” | [9] |
1944 | ![]() |
伊西多·拉比 | ![]() |
物理学 | “因为他发明了用共振记录原子核的磁性” | [10] |
1950 | ![]() |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 ![]() |
生理学或医学 | “发现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 [11] |
1977 | ![]() |
安德鲁·沙利 | ![]() |
生理学或医学 | “发现了大脑中肽激素的产生” | [12] |
1978 | ![]() |
梅纳赫姆·贝京 | ![]() |
和平 | “促成戴维营协议,促成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谈判和平” | [13] |
![]() |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 | ![]() |
文学 | “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 [14] | |
1980 | ![]() |
切斯瓦夫·米沃什 | ![]() |
文学 | “以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 [15] |
1981 | ![]() |
罗德·霍夫曼 | ![]() |
化学 | “独立发展了关于化学反应过程理论” | [16] |
1983 | ![]() |
莱赫·瓦文萨 | ![]() |
和平 | “團結工聯的创始人;人权运动者” | [17] |
1992 | ![]() |
乔治·夏帕克 | ![]() |
物理学 | “他发明和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 | [18] |
1994 | ![]() |
希蒙·佩雷斯 | ![]() |
和平 | “为了纪念一项要求双方都鼓起勇气的政治行为,这为中东发展开辟了新的机遇。” | [19] |
1995 | ![]() |
约瑟夫·罗特布拉特 | ![]() |
和平 | “他们在国际政治中致力于减少核武器,并从长远来看消除核武器” | [20] |
1996 | ![]() |
維斯拉瓦·辛波絲卡 | ![]() |
文学 | “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 [21] |
2007 | ![]() |
里奥尼德·赫维克兹 | ![]() |
经济学 | “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础” | [22] |
2018 | ![]() |
奧爾嘉·朵卡萩 | ![]() |
文学 | “叙事方式热情,充满想象力,犹如百科全书般丰富宏大,超越了人生的局限” | [23] |
注释
- 诺贝尔经济学奖全名“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次年首度颁奖。虽然从技术上而言不属于诺贝尔奖,但获奖者仍是国际共认的诺贝尔奖得主,在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公布。[1]
参考资料
- . . [2020-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 . Nobel Foundation.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 . Swedish Institute. 2018-12-07 [2020-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 Media, Nobel. . Nobel Foundation. 2020-06-01 [2020-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30).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4).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 . NobelPrize.org. [201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1).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 . NobelPrize.org.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