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出使歐洲使團 (1599年-1602年)

1599年,波斯沙阿阿拔斯一世派遣使團出使歐洲,尋求組成同盟對抗鄂圖曼帝國[1]。波斯人與鄂圖曼帝國的衝突已超過一個世紀,因此試圖獲得歐洲人的援助對抗鄂圖曼帝國[2]。除了領土上的紛爭,兩國都存在著宗教衝突,波斯人信奉的什葉派與鄂圖曼帝國信奉的遜尼派有所衝突[1]。使團的目的顯然是要建立基督徒-波斯人同盟對抗突厥人[3]。波斯人在1578年至1590年的鄂圖曼-薩非戰爭落敗,促使了波斯人與歐洲人恢復友好關係。

使節侯賽因·阿里·比格。
使節的甥侄阿里·古利·比格。

計劃

安東尼·舍里說服阿拔斯一世派遣使團出使歐洲,他本人也隨同出發。

使團由大使侯賽因·阿里·比格(Husain Ali Beg)及四名官員(將軍阿里·比格的兒子烏魯奇·比格、大使的甥侄阿里·古利·比格及其餘兩人)組成,並由英國冒險家安東尼·舍里(Anthony Sherley)帶領[4]。舍里與25位英國人在1599年5月從威尼斯乘船航行到波斯,受到阿拔斯一世的歡迎[5]。在此前,波斯與歐洲己有多次的聯繫,如1562年伊麗莎白一世派遣的安東尼·詹金森(Anthony Jenkinson)使團[6]

使團計劃到訪八個歐洲國家,另設一位特使長駐在俄國沙皇鮑里斯·戈東諾夫的宮廷裡。使團實際上拜訪過三位德國統治者、意大利宮廷及西班牙宮廷,但拜訪法國、英格蘭、蘇格蘭及波蘭的初步計劃沒有得到落實[7]

路線

使團在1599年7月出發,前往阿斯特拉罕[6],在同年11月抵達莫斯科[8]。接著經過長時間的航行後使團於1600年秋季抵達波希米亞布拉格,謁見魯道夫二世,並在當地過冬。1601年春季,使團出發前往慕尼黑,晉見原巴伐利亞統治者威廉二世,然後抵達意大利曼托瓦,獲溫琴佐·貢扎加(Vincenzo Gonzaga)接見。威尼斯總督卻以正在接見奧斯曼帝國大使為由拒絕接見波斯使團[9]。最後,使團來到西班牙謁見腓力三世,然後在葡萄牙以海路前往霍爾木茲海峽波斯[10]。使團的其中一位成員是穆拉,他在梅里達被一名西班牙人刺死[11]。在獲得賠償後,使團在1602年初從里斯本歸航[12]

皈依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使團成員公開放棄了穆斯林信仰,改信天主教。三名使團人員在羅馬皈依天主教,另外三名隨行的秘書官在西班牙皈依,包括大使的甥侄阿里·古利·比格,他奉腓力三世為教父,取名為道恩·腓力[12]。另一名秘書官烏魯奇·比格則以瑪格麗特皇后為教母,成為道恩·胡安(Don Juan)。他成為一位天主教徒,定居於西班牙,寫了一本名為《關係》(Relaciones)的著作[5][13],他在1605年於華拉度列被刺死。隨行的第三秘書官布尼亞德·比格同樣皈依天主教,取名為道恩·迭戈[13]

使團所取得的成果有限[12]

影響

羅伯特·舍里現代化了波斯軍隊,幫助波斯在1603年至1618年奧斯曼-薩非戰爭裡取得勝利,導致第二次出使歐洲

完成了出使的任務後,波斯與奧斯曼帝國馬上爆發新一輪戰爭,波斯在1603年至1618年奧斯曼-薩非戰爭獲勝可歸功於安東尼·舍里的弟弟羅伯特·舍里(Robert Shirley)所組織的軍事和現代化改革[14]

第二次出使歐洲羅伯特·舍里本人帶領,經克拉科夫布拉格佛羅倫斯羅馬馬德里倫敦,然後由莫臥兒帝國印度返回波斯[3]

1616年,阿拔斯一世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達成貿易協議。到1622年,「一支由英國和波斯組成的聯軍在波斯灣驅逐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15]

羅伯特·舍里在1624年再度帶領使團出使英國謀求達成貿易協議[3]。1715年,一支波斯使團出使路易十四[16]

參見

参考文献

引用

  1. Khair, Leer & Edwards 2005,第173頁
  2. Strange 2004,第2頁
  3. Maquerlot & Willems 1996,第17頁
  4. Strange 2004,第1、3頁
  5. Strange 2004,第1頁
  6. Strange 2004,第3頁
  7. Harper & Brothers 2007,第7頁
  8. Strange 2004,第4頁
  9. Strange 2004,第6頁
  10. Strange 2004,第8頁
  11. Strange 2004,第8-9頁
  12. Strange 2004,第9頁
  13. Strange 2004,第9-10頁
  14. Keegan & Wheatcroft 1976,第9頁
  15. Badiozamani 2005,第182頁
  16. Armstrong 2003,第224頁

来源

  • (英文)Khair, Tabish; Leer, Martin; Edwards, Justin D.,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253218217
  • (英文)Strange, G. Le, , Routledge, 2004, ISBN 0415344883
  • (英文)Maquerlot, Jean-Pierre; Willems, Michèl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521475007
  • (英文)Harper & Brothers, , Lightning Source Inc, 2007, ISBN 1406763578
  • (英文)Keegan, John; Wheatcroft, Andrew, , Morrow, 1976, ISBN 0688029566
  • (英文)Badiozamani, Badi, , East West Understanding Pr., 2005, ISBN 0974217204
  • (英文)Armstrong, Alastair, , Heinemann, 2003, ISBN 04353275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