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號驅逐艦 (DD-356)
波特號驅逐艦(舷號DD-356)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為波特級驅逐艦的首艦。她是美國第三艘以海軍將領父子大衛·波特(David Porter)和大衛·迪森·波特(David Dixon Porter)為名的軍艦。
波特號 USS Porter DD-356 | |
---|---|
波特號,攝於1939年。 | |
概觀 | |
艦種 | 驅逐艦 |
艦級 | 波特級 |
製造廠 | 紐約造船廠 |
動工 | 1933年12月18日 |
下水 | 1935年12月12日 |
服役 | 1936年8月25日 |
結局 | 1942年10月26日於聖克魯斯群島戰役沉沒 |
除籍 | 1942年11月2日 |
技术数据 | |
標準排水量 | 設計:1,805噸 |
全長 | 整體:115.98公尺 |
全寬 | 水線:11.02公尺 |
吃水 | 3.12公尺 |
鍋爐 | 4座 |
功率 | 設計:50,000軸馬力 |
最高速度 | 37節 |
續航距離 | 6,380海哩/12節 |
乘員 | 13名軍官 19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主炮:4門雙聯裝5吋/38炮 2門4聯裝28mm防空機關砲 2挺白朗寧M2重機槍 2座深水炸彈發射器 2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 |
裝甲 | 無 |
波特號於1933年12月18日開始建造,在1935年12月12日下水,1936年8月25日服役。波特號起初駐紮在大西洋,在1937年轉到太平洋服役。1941年日軍突襲珍珠港時,波特號剛好在兩日前離開珍珠港,沒有受到攻擊。隨後波特號主要在美國西岸和夏威夷海域負責護航任務。1942年8月,波特號加入第16特遣艦隊支援瓜島戰役,卻在10月26日聖克魯斯群島戰役期間遭到魚雷重創,最後被邵號驅逐艦以艦炮自沉。美軍初期的紀錄指波特號是遭到日軍伊號第二十一潛艦擊沉,但這與日軍行動紀錄不符。後來的考據發現波特號是遭到企業號航空母艦_(CV-6)的TBF復仇者式轟炸機魚雷擊中:該架TBF遭到瑞鳳號航空母艦的零式重創而迫降海面,卻因為機件故障而無法丟棄魚雷。該枚魚雷隨後在海上觸發並打圈移動(這使到美軍誤以為有兩至三枚魚雷),最終意外擊中前來拯救TBF機員的波特號。[1]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