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盃
波羅的海盃(英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是一項由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隊參加的國際性足球錦標賽,芬蘭曾經兩度以邀請身份參加比賽。賽事最初每年舉行一次,但自2008年開始改為每兩年舉行一次。由於COVID-19大流行,2020年的賽事推遲至2021年舉行。波羅的海盃早於1928年創辦,是繼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之後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國家隊足球比賽而現今仍繼續進行。[1]
| 成立 | 1928年 |
|---|---|
| 地區 | 波羅的海 (UEFA) |
| 參賽隊數 | 3隊 (芬蘭、冰島以邀請身份參加) |
| 現任冠軍 | |
| 最成功球隊 |
歷史
1925年至1927年,愛沙尼亞曾經與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進行友誼賽,前者則向外界宣布自己成為波羅的海足球冠軍,其他國家提出質疑因此在1928年決定聯合組織足球錦標賽。儘管邀請波蘭和芬蘭加入,但賽事由三個波羅的海國家之間舉行。[2]波羅的海盃於1928年舉行第一屆賽事,由拉脫維亞獲得首屆賽事冠軍。1933年東道主立陶宛對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作出不公平對待,當屆最終取消冠軍頒發,這場爭執導致1934年賽事取消。1940年代波羅的海三國因蘇聯入侵導致賽事停擺,直至1991年三國從蘇聯解體獲得獨立,波羅的海盃亦重新再舉辦。
歷屆賽事一覽
| 年份 | 主辦國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殿軍 | |
|---|---|---|---|---|---|---|
| 1928 | ||||||
| 1929 | ||||||
| 1930 | ||||||
| 1931 | ||||||
| 1932 | ||||||
| 1933 | 由於參賽球隊對比賽時間作出分歧,冠軍沒有頒獎。 | |||||
| 1934 | 由於對1933年比賽作出分歧而沒有舉行 | |||||
| 1935 | ||||||
| 1936 | ||||||
| 1937 | ||||||
| 1938 | ||||||
| 1939 | 由於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一場有爭議的籃球比賽後,雙方體育關係緊張而沒有舉行。 | |||||
| 1940–1990 |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遭到蘇聯佔領令賽事停擺。 | |||||
| 1991 | ||||||
| 1992 | ||||||
| 1993 | ||||||
| 1994 | ||||||
| 1995 | ||||||
| 1996 | ||||||
| 1997 | ||||||
| 1998 | ||||||
| 2001 | ||||||
| 2003 | ||||||
| 2005 | 由於賽程安排發生衝突,愛沙尼亞賽前退出。[3] | |||||
| 2008 | ||||||
| 2010 | ||||||
| 2012 | ||||||
| 2014 | ||||||
| 2016 | ||||||
| 2018 | ||||||
| 2020 (2021年舉行) | ||||||
| 2022 | ||||||
球隊成績
- 截止2022年[4]
| 排名 | 国家 / 地区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总计 |
|---|---|---|---|---|---|
| 1 | 13 | 14 | 1 | 28 | |
| 2 | 10 | 7 | 9 | 26 | |
| 3 | 4 | 6 | 16 | 26 | |
| 4 | 1 | 0 | 0 | 1 | |
| 5 | 0 | 1 | 1 | 2 | |
| 总计(共5个国家 / 地区) | 28 | 28 | 27 | 83 | |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