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 (四川)

泸州中国古代的

隋代以前的瀘州

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535年—546年)置泸州。治所江阳县(今泸州市)。相当于现在的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纳溪区江安县

隋代的瀘州

隋朝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

瀘川郡,仁壽中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統縣五[1]

  • 瀘川縣,舊曰江陽縣,并置江陽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置瀘川郡,縣改名。
  • 富世縣,後周置,及置洛源郡。開皇初郡廢。
  • 江安縣,舊曰漢安縣,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 合江縣,後周置。
  • 緜水縣,梁置。
隋代行政区划变遷
区划開皇元年区划大業3年
瀘州瀘川郡
東江陽郡洛源郡瀘川县 綿水县
江安县 合江县
富世县
瀘川县 綿水县
漢安县 合江县
富世县

唐代的瀘州都督府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

舊唐書中的縣[2]

瀘州下都督府。隋瀘川郡

  • 瀘川縣、漢江陽縣地,屬犍為郡。梁置瀘州,故以江陽為瀘川縣,州治。
  • 富義縣、隋富世縣。貞觀二十三年,改為富義縣
  • 江安縣、漢江陽縣地。晉時,生獠攻郡,破之,又置漢安縣。隋改為江安。
  • 合江縣、漢符縣地,屬犍為郡。晉置安樂縣,後周改為合江。
  • 綿水縣、漢江陽縣地。晉置綿水縣。
  • 涇南縣、貞觀八年,分瀘川置。

瀘州都督十州。

新唐書中的縣[3]

唐朝瀘州辖县
618年泸川县合江县江安县绵水县富世县来凤县和义县
626年泸川县合江县江安县绵水县富世县和义县(废除来凤县
627年泸川县合江县江安县绵水县富世县和义县(增思隶县[4]思逢县[5]施阳县[6]
634年泸川县合江县江安县绵水县富世县思隶县思逢县(增泾南县[7],废除施阳县和义县改属荣州
637年泸川县合江县江安县绵水县富世县泾南县(废除思隶县思逢县
649年泸川县合江县江安县绵水县富世县(改为富义县)、泾南县
766年泸川县合江县江安县绵水县富义县(废除泾南县
776年泸川县合江县江安县绵水县富义县(增永川县[8],改属昌州
唐朝泸州刺史
  • 程知节(627年—634年)
  • 谢叔方(贞观年间)
  • 左难当(644年)
  • 王湛(663年—667年)
  • 樊伯通(唐高宗时)
  • 赵师立(唐高宗时)
  • 康玄辩(725年之前)
  • 夏侯铦(733年)
  • 韦虚受(757年—758年)
  • 苏元(乾元年间)
  • 杨子琳(766年—769年)
  • 韩澄(大历年间)
  • 刘文翼(807年—809年)
  • 李暄(元和年间)
  • 支竦(842年)
  • 刘成师(大中年间)
  • 洗宗礼(854年—855年)
  • 杨庆复(869年)
  • 柳玭(893年)
  • 马敬儒(895年—897年)

宋代的瀘州

瀘州,瀘川郡,瀘川軍節度。領羈縻州十八。納州薛州晏州鞏州奉州悅州思峩州長寧州能州淯州浙州定州宋州順州藍州溱州高州姚州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南宋末年,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在合江神臂崖筑城,抗战35年

元代的瀘州

元朝时,属重庆路。 瀘州,下。唐改瀘川郡為瀘州。宋為瀘川軍。元至元二十年,併瀘川縣入焉。二十二年,隸重慶路。領三縣:江安縣,下。納溪縣,下。合江縣。下。

明代的瀘州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省,九年(1376年)直隶四川布政使司

清代的瀘州

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直隶州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国二年改泸州为泸县

註釋

  1. 《隋書》卷二十九志第二十四地理上梁州瀘川郡
  2. 《舊唐書》卷四十一志第二十一地理四十道郡國四劍南道瀘州下都督府
  3.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志第三十三下地理七下羈縻州劍南道諸蠻瀘州都督府
  4. 四川省泸州市納溪区花果镇
  5. 四川省叙永县江口镇
  6. 今四川省叙永县兴隆乡
  7. 四川省泸州市納溪区新乐乡梓童村
  8. 重庆市永川区

参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